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7 來源:互聯網
玉米粗縮病是一種由灰飛虱傳播的病毒病,近幾年呈逐年加重發生趨勢,對玉米生產造成嚴重影響。
?
1.癥狀:玉米整個生育期都可感染發病,以苗期受害*重。在玉米5-6片葉即可顯癥,心葉不易抽出且變小,可作為早期診斷的依據。開始在心葉基部及中脈兩側產生透明的油浸狀褪綠虛線條點,逐漸擴及整個葉片。病株葉片寬短僵直,葉色濃綠,節間粗短,頂葉簇生狀如君子蘭。葉背、葉鞘及苞葉的葉脈上具有粗細不一的蠟白色條狀突起,有明顯的粗糙感。至9-10葉期,病株矮化現象更為明顯,上部節間短縮粗腫,頂部葉片簇生,病株高度不到健株一半,多數不能抽穗結實,個別雄穗雖能抽出,但分枝*少,沒有花粉。果穗畸型,花絲*少,植株嚴重矮化,雄穗退化,雌穗畸形,嚴重時不能結實。
?
2.發生規律:玉米粗縮病以帶毒灰飛虱傳播病毒。灰飛虱若蟲或成蟲在地邊雜草下和田內麥苗下等處越冬,為翌年初侵染源。春季帶毒的灰飛虱將病毒傳播到返青的小麥上,以后由小麥和地邊雜草等處再傳到玉米上。此病發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灰飛虱田間數量和帶毒個體的多少,早播玉米發病重于晚播玉米,靠近地頭、渠邊、路旁雜草多的玉米發病重,靠近菜田等潮濕而雜草多的玉米發病也重,不同品種之間發病程度有一定差異。
?
玉米粗縮病的綜合防治:1.選抗、耐病品種。根據近年來的調查顯示,品種之間病害發生情況存在一定差異,農大108、鄭單958、魯單981、魯單984等品種發病較輕,病株率在5%以下。
?
2.農業防治。在小麥、玉米等作物播種前和收獲前清除田邊、溝邊雜草,精耕細作,及時除草,以減少蟲源。對玉米田及四周雜草噴40%氧化樂果乳油152 0173 3840倍液。適當調整玉米播期,使玉米苗期錯過灰飛虱的盛發期。加強田間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及時拔除病株,以減少病株和毒源,嚴重發病地塊及早改種豆科作物或甜、糯玉米等,以增加經濟收入。
?
3.藥劑防治。包括苗蚜防治和穗蚜防治。麥蚜、灰飛虱兼治的藥劑可畝用10%吡蟲啉10克噴霧防治;在玉米三、四葉期,對田間及地塊周圍噴藥防治灰飛虱。藥劑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或5%銳勁特懸浮劑30毫升或10%吡蟲啉15克,對水30-40公斤噴霧;也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30毫升或48%毒死蜱60-80毫升,對水30-40公斤噴霧。噴藥力求均勻周到,隔7天再防治一次,以確保防治效果。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下一篇《奶牛的接產》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