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7 來源:互聯網
??? 薏米又名薏仁、六谷米等,屬禾本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食藥兼用植物,也是我國古老的食藥皆佳的糧種之一,其果仁具利尿、安神、健脾等功效。薏米的營養價值較高,含蛋白質1 3.7%、脂肪5.4%、碳水化合物64.7%,所含蛋白質遠比米、面高;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齊全,且比例接近人體需要;脂肪中含有豐富的亞油酸;所含B族維生素和鈣、磷、鐵、鋅等無機鹽也十分可觀。此外,薏米還含有藥用價值很高的薏醇和13—1兩種谷甾醇,這些特殊成分也是薏米具有防癌作用的奧秘所在。
??? 隨著各地種植時間的延長和種植規模的擴大,使薏米黑穗病的發生危害日趨嚴重,直接影響到薏米產量和質量。現根據薏米黑穗病的發生特點和規律,介紹一套有效的綜防措施,以供廣大薏米種植戶參考。
??? 1、為害癥狀
??? 薏米黑穗病主要為害種子,也侵害葉片和幼芽。苗期一般不顯癥,當植株長到8~9片葉開始進人幼穗分化期后,葉片開始顯癥,在上部2~3片嫩葉的葉戌戚葉鞘上形成單一或成串紫紅色瘤狀突起,后變紅褐色呈干枯狀,剝開可見黑粉狀物。子房染病,受害子房膨大為卵圓形或近圓形,部分隱藏在葉鞘里,初帶紫紅色,后漸變黑褐色,內部充滿黑粉狀物,外有子房包圍,染病株主莖及分蘗莖的每個生長點都變成一個個黑粉病皰,病株大多不能結實且會形成菌癭。
??? 2、病原菌
??? 薏米黑穗病由擔子菌亞門薏苡黑粉菌侵染引起。冬孢子卵圓形至橢圓形或不規則形,黃褐色,密生小刺或瘤。冬孢子散生,萌發時產生具隔的初生菌絲,從初生菌絲的1個菌孢上頂生或側生出擔孢子,擔孢子發芽產生次生擔孢子。
??? 3、發生特點
??? 薏米黑穗病病菌以冬孢子附著于種子上或土壤里越冬,翌年4~5月氣溫達到20℃以上時,病菌孢子萌發,**感染薏米的幼芽。7月下旬,病菌隨著植株生長點的生長上升到穗部,致抽穗期種子遭病菌感染而形成黑穗,當黑穗上的小黑皰裂開時,又散出黑褐色的擔孢子,造成重復感染或落到土中,引起下年發病。該病只為害薏米,不為害玉米、高粱等禾本科作物。
??? 4、發病原因
??? (1)種子帶菌。種子帶菌率高是導致薏米黑穗病重發的首要原因。調查發現,種植薏米的農戶對健株留種的觀念淡薄,采種較為隨便,導致種子帶菌率提高,成為下年發病的主要菌源。
??? (2)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大面積連年種植為薏米黑穗病的侵染循環創造了有利的外部條件。薏米收獲后,不少種植戶因未能及時將田塊烤干,把棄置于田間的枯、殘稈葉收集曬干燒毀,為下年病害提供了大量菌源。受山區條件的限制,大多數種植戶只能采用傳統的鋤鍬耕,不易對田塊進行深翻,田間菌源未能得到有效的深埋。為追求產量,薏米種植密度大、偏施氮肥等因素,也促進了病菌的擴展和蔓延。根據薏米黑穗病的發病特點,應以預防為主,但有的種植戶不注意種子和土壤消毒處理,直到發生病害,才噴施藥劑防治,防效差,且達不到防治目的。?
??? 5、防治技術?
??? 5 (1)及時徹底清園。人冬后,將田塊烤干,收集病株殘體和枯萎葉集中燒毀,進行冬翻曬土,清除田邊雜草,以減少田間越冬菌源量。?
??? (2)種子及土壤消毒處理。實i行健株留種,減少種子帶菌量。經過多年的試驗示范,播種前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量的O.5%拌種,防治效果均達100%;土壤消毒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施行潑澆。
??? (3)加強田間管理,合理配施磷、鉀肥。同一田塊,盡量避免連年種植。合理種植密度,降低田間濕度,減少菌源感染。施足底肥,不施帶菌癭的肥料,氮、磷、鉀肥要合理搭配,適當增施鉀肥,提高薏米的抗病性。薏米進入抽穗期后,要及時進行田間檢查,發現病株及時拔除,集中燒毀。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上一篇《驢的無公害標準化飼養》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