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動消毒器是食品行業即將廣泛使用消毒設備,是企業通過QS、GMP、HACCP等生產資質認證的必備手消毒設備。據了解約一半的膨化食品企業對手部消毒基本不重視,手部消毒方式也存在缺陷,采用含氧類消毒劑浸泡消毒或75%酒精噴灑手部,原本需持續浸泡3 分鐘方達預期滅菌效果,但上班時人員集中,大多只能象征性地共用一盆消毒水浸一下,消毒時間沒保障,且多人重復使用,*終導致消毒水濃度不夠反而成二次污染。
? ??膨化食品自上世紀六十年代發明以來,已經成功全世界人民*為偏愛的休閑食品。現在,為了便于貯藏、改善風味、提高適口性、增加品種等目的,采用了大量的現代化的生產工藝及技術但細菌超標等問題依然得不到解決。
專業從事手部殺菌消毒技術研究和設備開發的上海康久消毒技術有限有限公司銷市場部周婉君女士認為,采用衛生質量良好的原料及科學的加工工藝、在更衣區、內包間安裝NICOLER技術的自動消毒器技術,則可有效控制手部微生物對腌臘肉制品的二次污染、提高食品衛生質量。
? ??按照GB152 0173 384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衛生標準》規定:膨化食品菌落總數≤10000cfu/g、大腸菌群限量指標≤90MPN/g,其中沙門氏菌、志賀氏菌、金黃色葡萄菌等不得檢出。膨化食品加工流程為:制粉→混料→擠壓膨化→整形→烘焙→調味→包裝→上市銷售。經過一系列加工步驟,如何保證膨化食品微生物不超標?
? ??據上海康久消毒技術公司毛杉經理介紹:食品污染受制于內源污染,即原料本身所攜帶的微生物;外源污染,又稱二次污染或交叉污染,指生產器具、生產環境、人員、包裝材料等給產品造成的污染。隨著《新食品安全法》的正式實施后,內源污染基本可以做到制度規范、流程可防可控;但外源污染,目前很多沒有掌握其中的要點。
? ??膨化食品在生產過程中,員工手部的微生物二次污染的主要原因有:1、手部消毒頻率不夠,以首次殺菌后時間計算,建議每隔60-90分鐘對手部重新消毒,阻隔手部細菌的滋生及繁衍。2、手衛生的管理不到位,管理人員手衛生知識欠缺,觀念落后,沒能及時受到培訓,更不能對食品從業人員進行宣傳教育和定期培訓,沒有建立手衛生管理體系,即使開展了手衛生知識培訓教育,也不是強迫性的。3、在更衣、洗手、車間及廁所等區域,隨手可見圖文并茂的手消毒宣傳,時時潛意識默化員工行為。4、倉庫對手消毒器常年備貨1-3臺,避免設備損壞時候替換使用。5、手部消毒都安裝在一更或二更,生產車間缺少或為安裝手消毒設備,手部若被細菌污染,除了二次污染食品外,并會二次污染容器、二次污染工具、二次污染工作臺面等,*后疊加交叉污染食品,導致食品不合格。
? ??針對以上問題,專業從事自動消毒器技術技術開發和設備生產的上海康久消毒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周立法先生講解中得知:目前,國內小部分的食品廠在洗手消毒場所都裝備了免接觸的自動消毒器技術。實踐證明,免接觸的自動消毒器技術完全可以保證手部消毒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隨著《新食品安全法》的正式實施后,若在每個需要進行手部消毒的關鍵崗位安裝一臺自動消毒器技術,在達到標準要求同時,既節約大量消毒液,又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了消毒前后的二次污染,快速殺滅手部細菌。 ? ? ??
??
? ? 安裝自動消毒器技術后,如采用75%醫用酒精作為消毒介質流程為:“感應給皂機洗手—水龍頭沖洗—感應式烘干—感應式手消毒”; 采用其他消毒液作為消毒介質流程為:“感應給皂機洗手——水龍頭沖洗——感應式手消毒——感應式烘干”;建議選擇**種方式,因為酒精揮發后手部無任何殘留。 ?
據悉,專業從事手消毒器技術研發和設備制造的上海消毒技術有限公司成功研發了NCL-Q8自動消毒器技術研,結束國內市場無高端自動消毒器技術的尷尬局面,全方位滅殺手部病原微生物,阻隔細菌二次交叉感染,對營造食品安全生產環境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