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國家“主攻養殖、開拓遠洋、深化加工”的政策指導下,我國的水產養殖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特別是作為我國傳統淡水魚養殖的四大家魚:“青、草、鰱、鳙”得到廠迅速發展。淡水魚養殖產量不斷提高,但由于產后加工技術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再加上淡水魚骨刺多、泥腥味重,加工難度較大。近年來,不少單位開展了淡水魚糜加工利用,技術上有一定的進展,但由于價格、保質期等種種原因,沒有形成大批量生產。
近幾年在浙江一些地方興起的醉魚干加工生產,以傳統加工方式為基礎,結合現代化加工技術和設備,為淡水魚的加工生產和利用開拓了一條道路。現將加工工藝總結如下:
一.生產工藝流程
鮮活草魚一去鱗一剖殺一清洗1一腌制一清洗2一干燥一切段一調味(醉制)一計量包裝一真空封口一殺菌一保溫—包裝一入庫
二、生產工藝要點
1、鮮活草魚
要求使用未受污染區域養殖的活草魚,以1.5ke—3.0kg*為適合。過小,在加工成產品后肉質薄、口感差、骨刺多:過大,肉質厚、產品表面積小、外觀難看、干燥調味等操作難度加大、魚干儲藏過程中容易腐敗。
2、去鱗
采用人工去鱗或機械去鱗,將魚鱗去除干凈。
3、剖殺
從尾鰭沿背鰭剖開至魚頭處,使魚肚皮處連著,去頭,從背部無肉處切下,掰去頭,把整個魚身攤開,注意在操作過程中不要弄破膽汁,以免使魚肉產生苦味。
4、清洗
去除內臟及雜物,在魚身厚處用刀劃割幾下,以便加工時容易入味,以及烘干時水分可以快速均勻散發。用流水清洗,除凈污血、黑膜、內臟及魚鱗等。
5、腌制
以魚體重量15%~20%的鹽分進行腌制,每條魚均勻撒鹽,魚大時稍多,小時稍少,一般采用腌池腌制,加鹽時應下層魚體加鹽稍少,上層魚體加鹽稍多,在*上層再覆蓋一層薄鹽,然后用重物等壓實,避免魚體在腌制過程中水分出來后造成上浮,使上層腌制不足。一般腌制時間為1 2小時以上。腌制時,應根據魚體大小、地方的食用習慣等適當調整用鹽量及腌制時間,生產條件落后,氣溫高時,要提高用鹽量,以防止微生物的人量繁殖,腌池表面加蓋以防雜物等進入。
6、清洗
腌制完成的魚體用流水清洗,去除殘留的污物及表面的鹽點,以及部分魚鱗,特別要清洗干凈殘留在去頭部位的污血和肚皮處黑膜等污物,洗后瀝水。
7、干燥
冬天可采用自然曬干,其它季節可采用烘房烘干或隧道式烘道干燥,一般干燥后魚體水分控制在35%左右。干燥完的魚干,若不馬上加工成醉魚干,應貯藏于—18℃下的冷庫里。 8、切段
干燥后的魚干按包裝規格進行切段,此工序只是粗切,要求盡量按規格大小,使每段的魚干加工后與包裝規格相一致,這樣包裝后的產品,外觀、形狀都會比較美觀,受人歡迎。
9、調味(醉制)
調味過程中,車間溫度應控制在20℃以下,特別是在夏秋季節加工,應嚴格控制溫度。以酒糟、食糖、香辛料等為主要配料與魚段拌勻,行放于凋味槽中,表面加蓋或覆蓋塑料薄膜以減少酒精等揮發,此過程一般約需一晝夜。
1 0、計量包裝
根據產品規格重新進行切塊,精確計量,包裝要求形狀完整,搭配均勻,同時避免魚刺等硬物外露,以減少包裝袋破損及產品的不必要返工。
1 1、殺菌
采用高溫、高壓殺菌,反壓冷卻。一般殺菌采用:10—20—10/121℃反壓冷卻。
l 2、保溫、包裝、入庫
進行晾十,使殺菌后包裝袋外面水汽蒸發,保溫7天,進行外包裝,裝箱入庫,入庫之前進行必要的檢驗。
三。醉魚干產品質量標準
1、感官指標
個體(塊)完整,肉色自然,組織軟硬適度,咸鮮適口,具有醉魚干應有的滋味和氣味,無異味,無雜質。
2、理化指標
每袋凈重152 0173 3840g或200g,平均公差不超過±3%,鹽分≤7%,水分≤40%。
3、微生指標
菌落總數(cfu/Z)≤1000,大腸菌群(MPN/100g)<30,致病菌不得檢出。
4、產品保質期
常溫下保質期達到6個月以上。?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相關商品
暫無相關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