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0日,國內多家媒體報道了“國際原奶低價壓境 ?國內原奶面臨賣難困局”的消息,再次引起了業內外人士對國產奶業前途的擔憂。
?
優質、低價的新西南原奶進入中國市場,必將對本來就受人質疑的國產原奶業產生相當大的打擊。國產原奶一旦抵擋不住國外原奶的沖擊,則會發生國產原奶價格下跌和滯銷、奶農倒奶、奶牛被宰殺等一系列問題,將嚴重影響我國奶業的發展。
?
面對這種困境,我國乳品行業該如何應對呢?
?
乳品業內人士認為,要提高我國原奶的競爭力,須從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一是降低原奶生產經營成本;二是促進乳制品消費;三是發展乳制品深加工,提高原奶的轉化率;四是建立原奶價格預警機制,提高奶牛養殖者的風險防范意識。
?
專業開發食品殺菌保鮮技術的上海康久消毒技術中心的科研人員周立法先生認為,在乳制品加工過程中,應加強食品質量控制。采用動態消毒技術、全程質量管理措施,可有效預防微生物污染、提高乳制品的安全質量和市場競爭力。
?
2014年12月30日,南方都市報等多家媒體刊發了文章《國際原奶低價壓境:廣東乳企開始拒收本地奶》。該文章稱,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國際原奶價格下跌,國內原奶也被迫降價,且國際奶價比國內降得更猛,國際原奶的價格比國內原奶更低。*近,有大型乳企開始考慮切換還原乳,廣東也有乳品企業開始拒收本地奶。這種現象的存在,將對國內原奶產業造成很大的沖擊。
?
在2013年年底到2014年年初的一段時間內,無論國際或國內乳業,都對未來的價格以及需求有過高的估計,很多奶牛場增加了養殖規模和原奶的產量,尤其是新西蘭,因為沒有歐盟那樣的產量限制,所以產量增加很明顯,而在下游企業方面,有些則是進一步增加原料粉的庫存。
?
然而今年,中國、印度、中東等新興國家和地區對乳制品需求量下降,市場增長放緩,歐美地區對乳制品的需求依舊低迷,從而出現了全球原奶供過于求的情況。國際奶價從2014年3月開始下跌,一直持續至今。2014年12月10日,新西蘭恒天然就下調其對2015年產奶季原奶價格的預期,將每公斤牛奶干物質的價格從5.30新西蘭元下調到4.70新西蘭元,這個價格不僅只有今年5月時的一半,同時也創下2007年后的新低。恒天然一家就占全球乳品貿易三分之一,這次調價對于已經低迷的國際乳業無疑又是雪上加霜。
?
在國內,經歷了2013年的奶荒之后,國內很多牧場快速增加奶牛飼養量,原奶供應量隨之增加。但由于國內市場需求量下降,且大量國外奶粉進入我國,導致2013年一度出現高價的國內奶源如今也在“跳水”回落。農業部監測數據顯示,2014年12月第2周,全國生鮮乳主產區的平均價格為3.81元/公斤,比1月份的均價已經下跌了9%,創下14個月以來的*低位。山東部分地區甚至出現1.5元/公斤的原奶收購價格,甚至低于一些優質礦泉水的價格。
?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整體而言,國際的乳制品價格的下跌幅度比國內更大。在此輪奶價下跌之前,國際奶源的價格就比國內低,國內奶源不具有比較優勢。
?
受國際原奶價格較低等多種因素影響,2014年上半年,我國的乳品生產加工總量已出現了近十多年來的首次負增長,奶粉生產總量同比下降10 .87%,液態奶同比下降1.42%。時至2014年10月,全國的乳制品生產總量為2152 0173 3840.8萬噸,同比增長只有0.04%,其中,液態奶的生產總量為1193.1萬噸,同比增長也只有0.72%,雙雙接近零增長。
?
每年這個時候,廣東乳企都會和養殖場進行談判,簽訂第二年全年的原奶收購價。然而,低迷的奶價使得今年首次有廣東乳企拒收本地奶。
?
我國乳品行業人士認為,面對國際低價原奶的沖擊,我國原奶產業要想有所發展,必須從多方面采取應對措施——
?
一是降低原奶的生產經營成本。降低成本可從多方面進行:1.提高奶牛養殖、擠奶、原奶儲存、運輸等環節的機械化水平,減少用工人數,以提高生產效率、減少勞動力開支。2.采用先進的技術和設施,節約原奶生產和儲運過程中的能源消耗量。3.合理使用水、加工助劑等易耗品,減少浪費,提高得率。
?
二是促進乳制品的消費。要提高乳制品的消費量,必須在消費方面加大引導力度,宣傳乳制品的優點。以牛奶為例,牛奶營養豐富,奶中的蛋白質主要是酪蛋白、白蛋白、球蛋白、乳蛋白等,所含的20多種氨基酸中有人體必須的8種氨基酸,奶蛋白質是全價的蛋白質,它的消化率高達98%。乳脂肪是高質量的脂肪,品質*好,消化率在95%以上,且含有大量的脂溶性維生素。奶中的乳糖是半乳糖和乳糖,是*容易消化吸收的糖類。奶中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都是溶解狀態,而且各種礦物質的含量比例,特別是鈣、磷的比例比較合適,很容易消化吸收。
?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城市居民中奶制品的消費群體已發生了變化,已由過去將奶制品作為營養品僅供孩子、老人及體弱者飲用,轉向作為營養食品供全家消費,奶制品飲用群體逐年擴大。提高收入水平固然是釋放乳品消費潛力的基本前提條件,但只要科學宣傳、有效引導,同樣有所作為。要大力引導人們消費奶制品,形成“天天飲奶,營養健康”的良好氛圍。
?
三是發展乳品深加工,提高原奶的轉化率。生牛奶是一種營養和健康價值都很高的食品原料,可加工成多種食品,如牛奶、酸奶、奶粉、奶酪、奶糖、麥乳精、餅干、面包、蛋糕等。發展乳品深加工,既可豐富乳制品品種和食品風味,也可帶動原奶的銷售、推動原奶產業的發展。
?
上海康久消毒技術中心的周立法先生認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識的增強,廣大消費者對食品安全性的要求越來越高。乳制品富含蛋白質、脂肪、氨基酸、礦物質、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易受微生物污染,是一種高危食品,一旦加工過程中的衛生措施沒跟上,則產品容易腐敗變質,從而影響食品安全。
?
周立法先生認為,要預防微生物對乳制品的污染、保障乳制品的安全質量,可從以下幾方面采取綜合措施:1.選用衛生質量良好、新鮮的原奶。2.采用科學的生產工藝,嚴格執行半成品和成品隔離制度,避免交叉污染。3.殺菌時要充分加熱,防止殺菌不均勻。4.對生產設備、工器具、工作衣帽和工作人員等都應嚴格消毒。5.在原奶的采購、運輸、加工、貯藏過程中,配備充足的冷藏設施,以抑制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和保障原奶的衛生。6.對加工和包裝車間的環境應連續消毒,以提高乳制品車間空氣的衛生質量,防止受污染的空氣污染乳制品。
?
采用動態消毒設備,可提高生產車間的空氣的衛生質量,從而保障乳制品的安全質量。動態消毒設備是以NICOLER消毒技術開發而成的一種先進的消毒設備,可用于有人工作的情況下,對乳制品等食品車間進行同步消毒。
?
NICOLER消毒技術是指人機可同場同步作業的一種消毒方式,在對空氣消毒時,工作人員無需離開消毒場所,對人體健康沒有危害,所以,此種消毒方式被稱為動態消毒。
?
四是建立原奶價格預警機制,提高奶牛養殖者的風險防范意識。奶牛養殖屬于畜牧業范疇,也屬于大農業領域,而農業本來就是一個弱勢產業,其收益受天氣、交通、消費、市場需求、國際技術壁壘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波動性較大。要發展奶牛養殖業,政府部門應該從信息、資金、稅收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
由于奶業市場的國際性越來越強,包括原奶在內的乳產品已經突破地域的局限,在全國甚至全球范圍內流通。所以,我國政府部門應組建專門的機構或委托專門的機構,對全球范圍內的原奶等乳產品的產量、需求量等信息進行動態跟蹤、調查,并將這些信息及時反饋給國內的乳制品企業和奶牛養殖場。一旦國際原奶產量將大幅增加、價格將大跌時,國內的奶牛養殖企業可及時調整產品結構和產量,避免盲目增加原奶產量而引發奶牛養殖效益下降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