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本報記者 孟珂
隨著元旦、春節臨近,豬肉價格的走勢也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12月6日,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顯示,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為24.74元/公斤。記者注意到,從10月中此輪豬價反彈開始,我國豬肉價格出現連續8周震蕩上漲,較10月12日豬肉平均價格(17.53元/公斤),漲幅達到了41%。
中信證券首席FICC分析師明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能繁母豬、生豬存欄、生豬屠宰量都處于較高水平,在豬肉供給持續增加的背景下,豬肉價格在10月中旬探底后震蕩上升主要受需求拉動,一方面是蔬菜價格大幅上漲帶來的替代效應,另一方面是冬季腌臘灌腸形成對豬肉的需求高峰,同時國家也開啟了第二輪收儲工作。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分析,近期豬肉價格呈現震蕩上漲趨勢,主要原因在于前期豬肉價格持續下跌后的恢復性反彈,特別是10月份豬糧比價大幅下滑,豬肉價格過低造成養殖戶虧損較大,部分養殖戶只能控制出欄節奏,這是市場供需的自然反映和調整的結果,并非是供給短缺現象。
值得關注的是,“菜比肉貴”現象仍然存在。《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北京新發地12月7日農產品價格來看,西芹平均價格為4.4元/斤、油麥菜平均價格為4.15元/斤、空心菜平均價格為6.75元/斤。而部分肉類價格不及蔬菜價格,例如:豬肉(肥膘肉)平均價格為5.5元/斤、雞肝平均價格為2.5元/斤。但相比10月份農產品價格來看,“菜比肉貴”趨勢明顯緩解。例如,10月12日油麥菜平均價格為8.0元/斤,豬肉(肥膘肉)平均價格為4.0元/斤。同時,農業農村部當天的監測數據也顯示,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為17.53元/公斤。重點監測的28種蔬菜平均價格為5.01元/公斤。
在劉向東看來,“菜比肉貴”的現象并不會持久,一方面豬肉價格正在回升并不會長期處于低位,即豬糧價比已會升至6.6左右,而同時鮮菜價格正在逐步回落,之前菜價走高的原因主要是供應暫時性不通暢,特別是部分主產區遭遇澇災,再加上防疫需要造成的運輸成本增高,從而造成價格的波動走高,而蔬菜生產容易受季節波動和天氣的影響,而正趕上豬肉價格周期性下跌,才出現菜價高過肉價的現象。
明明認為,當前穩定蔬菜價格,一方面是做好冷冬生產應對、蔬菜保供的一系列措施,另一方面是做好能源穩價工作、降低運輸成本,*后是穩定市場預期,打擊哄抬物價、囤貨炒貨的行為。
近期豬肉價格已經呈現上漲趨勢,那么臨近年末新春,肉價會不會“漲翻天”?明明認為,在腌臘灌腸高峰和雙節前備貨需求的影響下,預計豬肉價格還會相對偏強運行,但養殖戶肥豬出欄和規模企業年底出欄計劃的供給增量,豬價上漲空間有限。同時,當前菜價仍然高于往年同期,預計短期菜價將繼續回落,但隨著雙節到來,蔬菜價格在回落后預計仍將出現季節性上漲的情況。
“臨近年關豬肉和蔬菜價格都有上漲的預期,但無論生豬供應還是蔬菜供應并未出現嚴重短缺現象,因此兩者價格短暫的上漲不會持久,而且我國已經采取有力措施保供穩價,包括適時動用豬肉儲備等調節市場供需,促使價格保持在適當水平,穩定市場預期。”劉向東表示,監管層需要關注老百姓的消費需求,穩定肉價外,還要關注供應的穩定性和生產的積*性,避免價格過低導致供給大幅減少,從而增加肉菜價格的再度大幅波動。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