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近來蔬菜價格居高不下讓大家直呼“菜比肉貴”這兩天雞蛋也來“湊熱鬧”價格蹭蹭上漲眼下本是需求淡季為何雞蛋卻也開啟上漲模式?“火箭蛋”難道要卷土重來?
雞蛋價格再現大漲行情10月底,在北京市西城區某菜市場,記者注意到,鮮雞蛋標價6.3元一斤。商販表示,“*近雞蛋進貨價就高。”??在西城區另一超市,散裝雞蛋標價5.98元一斤。一位居民稱,“一星期前,價格好像還是5.38元一斤,短時間內就漲了6角錢。”
據農業農村部“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價格信息系統”監測,10月22日-29日,雞蛋價格10.46元/公斤,環比上漲7.5%,同比上漲34.20%。這意味著雞蛋價格相較去年同期貴了超兩成。
而現貨市場上,蛋價從月初*低8.12元/公斤,一路向上突破,截至10月29日,全國主產區雞蛋均價已上漲至10.73元/公斤,高于中秋節前高點,僅半個月的時間漲幅達到了30%左右。
為啥雞蛋不“淡定”了?國內雞蛋價格在四季度前期出現暴漲的局面,在以往的年份并不多見,那今年的蛋價是受何影響呢?
這要從2000年以來的雞蛋市場價格走勢說起,2015年以前價格走勢有明顯的周期性,通常表現為3年左右一個周期,1年半時間左右的上漲以及1年半左右的調整。“蛋周期”主要受到利潤養殖的影響,通常情況下當前蛋雞補欄量決定下一階段雞蛋供給量,養殖戶根據當前供求關系反應出的雞蛋價格來調整補欄蛋雞苗量,在時間上慢于市場,造成雞蛋價格的周期波動性。
而2015年以后,雞蛋價格上行通道被打破,價格下跌以及上漲的時間周期拉長。2015年,因玉米價格大幅下跌,雞蛋的高利潤刺激養殖戶大肆補欄。2016年、2017年禽流感的爆發使消費端受影響,促使價格一路下行。2018年,養殖戶補欄謹慎,蛋雞存欄大幅下降,支撐現貨市場企穩。2018年8月份以來的非洲瘟豬疫情使得生豬產能下滑,尤其是進入2019年的下半年,豬肉供應不足、價格上漲,消費端購買力向蛋禽類轉移,拉動了雞蛋價格的上漲,雞蛋市場需求增量明顯大于供應,形成了2019年蛋價大幅走高的行情。
今年雞蛋價格的上漲因素主要是菜價上漲拉動雞蛋消費,而存欄量不足,這與2019年的雞蛋大漲有著相似之處。
→供應面來看。全國蛋雞當前的在產存欄量10億出頭,與去年同期相比,大概少了2億左右。國慶之后大范圍的降溫,導致產蛋雞整體的產蛋率下滑,每下滑一個點,就相當于短時間內少了一千萬只蛋雞。
記者在采訪時了解到,湖南省常德市一家蛋雞養殖合作社有入社農戶近百戶,但目前“有蛋可賣”的農戶只有58戶。近期氣溫驟降,產蛋率明顯降低,導致雞蛋收購困難。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縣某家禽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 毛顯安:今年的原材料成本漲價比較厲害,為了規避風險,有一部分養殖戶就沒養了。
→需求面來看。受前期持續降雨及快速降溫影響,北方蔬菜產量下降,造成蔬菜價格明顯上漲,是拉動雞蛋消費、刺激*近蛋價走高的重要因素。同時,雞蛋價格上漲后,部分消費者擔心價格持續上漲,大肆購買雞蛋,下游采購積*性迅速提升,入市采購量增加,產區貨源緊張,多地出現搶貨現象,推動雞蛋價格上漲。
春節前,或仍將強勢運行如今,雞蛋零售價每斤近乎6元,后期雞蛋價格是否繼續升高?何時才能回落?
以2019年10月底雞蛋價格走勢為參考,當時蛋價上漲至高位后,在11月份迅速走低。目前,隨著蛋價上漲至階段性高位,有下游經銷商表示“已經不愿意過多采購”,多地蛋雞價格也出現了止漲回穩之勢。但是,今年蛋雞存欄量明顯低于2019年同期水平,價格下調的可能性并不大。
從基本面看,目前各環節庫存仍然偏低,且相關替代品價格尚未出現下滑之勢,雞蛋需求仍然偏強,短期蛋價不易下跌。同時,飼料價格高位對雞蛋價格形成底部支撐,后期隨著蔬菜上市,蔬菜價格或將回落,雞蛋價格亦有下調可能,但下降幅度或有限。
你*近買雞蛋了嗎?價格怎么樣?
來源丨農業農村部、央視財經、中國新聞網、北京青年報、中證網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