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今年年初從2月份開始以來,生豬價格出現了較大幅度下跌,消費者真切感受到豬價便宜了,與此同時養殖戶出現虧損。針對這種局面,農業農村部連續發布預警信息,提醒養豬場戶避免投機性壓欄和恐慌性出欄,加快淘汰低產母豬,國家發展改革委連續發布豬糧比價過度下跌三級、一級預警,商務部等有關部門啟動了中央儲備豬肉收儲,截至7月18日共分三批收儲豬肉5.3萬噸。
在各方密切配合下,近期市場價格下跌的趨勢被遏制。7月份以來,豬價基本穩定在成本線附近,略低于成本線。據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顯示,6月份第4周,全國活豬平均價格13.76元/公斤,豬肉平均價格24.60元/公斤。7月份第3周,活豬平均價格15.92元/公斤,豬肉平均價格26.29元/公斤。
目前,養殖戶生產狀況如何,國家和地方各部門有什么應對措施?記者采訪了養殖戶、相關部門負責人和業內專家進行調查。
養殖主體咬牙堅持 有信心撐過去
湖北省恩施市芭蕉侗族鄉寨灣村龔家權的家庭農場里養了500多頭豬,龔家權告訴記者,養殖戶現在采取的是兩種完全相反的措施,有些人看到豬價跌得快,怕虧損更多,就盡快淘汰母豬,把豬拋售。也有人覺得豬價低,賣掉不合適,就一直壓欄養著,本該230斤出欄的豬被硬是被養成了300多斤的“牛豬”。
“雖然現在是三伏天,但卻是養豬人的‘寒冬’,大家都在咬牙堅持,希望能撐過去。” 龔家權告訴記者,有國家的收儲調控,他對未來豬價回升還是有信心的,雖然繼續養會虧損,但他還是盡量保證了500頭的存欄量,這樣等到豬價上漲時才有能力把虧的賺回來。
“我們從事養豬行業幾十年了,經歷了好幾撥豬周期,豬價高峰來的時候就已經想到會有低谷期,因此我們已經預判到這次的豬價下行周期并準備了應對措施。”北京順鑫農業股份有限公司鵬程食品分公司養殖負責人張茂告訴記者,鵬程會從優化成本、提高技術、保證生物安全等方面提高生產效率,同時通過強化管理、替換更優質的種豬品種等方式來提高生產水平。
“豬價持續下行,我們養豬行業的利潤普遍大幅降低,甚至有的養豬企業已經開始虧損。” 張茂告訴記者,雖然豬價在下跌,但近年來的生豬的養殖成本卻已經提高了不少。他介紹,**飼料原料的價格顯而易見提高,另外非洲豬瘟疫情使得行業內必須增加生物安全防控成本,同時,因防疫需要封閉環境,工作人員一進入豬場就長時間不能外出,因此就需要給員工漲工資,提高了用工成本。
維持生產和價格穩定 中央地方在行動
“生豬價格波動本身也是市場配置資源的一種表現,但是大起大落對行業發展、對群眾生活、對穩定物價都會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所以,抑制和緩解豬周期,避免豬貴傷民、豬賤傷農,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重大課題,也是我們工作的目標。”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二級巡視員辛國昌介紹,下一步將努力做好鞏固生豬生產恢復成果,加快建立穩定生豬產能的調控機制,促進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三方面的工作。與此同時,各地也陸續采取相關措施。
“應對豬價走低,很多養殖場缺少技術應對能力。用設備比貴,樓房比高的方式并不能真正走向高質量發展,而是要提高母豬的生產效率和繁殖水平,北京市畜牧總站也一直重視這方面的技術工作,我們在一個擁有1200頭母豬的養殖場,開展了母豬高繁殖能力的實驗示范項目,使得母豬整體的PSY水平提高5頭。”北京市畜牧總站工作人員史文清告訴記者,將這種技術推廣應用,提高母豬的生產效率,養殖企業在豬價走低的時期能夠更好地保證效益。
7月6日,四川省印發《四川省穩定生豬生產十條措施》,提出確保完成年初下達的4000萬頭存欄任務和5800萬頭出欄調度目標。 十條措施分別是:進一步強化生產服務、深化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鼓勵企業開展豬肉產品加工、嚴格價格監督檢查、做好豬肉收儲準備、夯實財政支撐、穩定信貸支持、提升保險保障能力、落實環保及用地扶持政策、加強組織領導。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得盲目限貸、抽貸、斷貸,將屠宰、加工以及冷鏈物流等生豬全產業鏈環節納入擔保范圍,維持生豬養殖項目0.5%的擔保費率。并抓緊完善新建規模豬場環評、用地等手續。全面落實“新編縣鄉級國土空間規劃應安排不少于10%的建設用地指標和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時,每年應安排不少于5%新增建設用地指標,重點保障鄉村產業發展用地”的要求,優先保障生豬產業用地需求。
記者從甘肅省發改委網站了解到,甘肅省6月底豬糧比價為5比1,生豬價格處于過度下跌二級預警區間。7月5日,已啟動豬肉臨時儲備收儲,總量1000噸,必要時會進一步增加。
未來供需總體平衡 養殖戶要長期節本增效
在北京市朝陽區大悅城的永旺商城內,記者看到,谷飼白豬五花肉目前19.9元/斤、后臀尖20.9元/斤。另一處,北京市順義區李橋鎮南半壁店村的農貿市場里,豬肉價格降價力度更為明顯,前臀尖9.5元/斤、后臀尖10.5元/斤、排骨16元/斤,豬肉價格總體上下降了不少。那么,未來豬肉市場會有怎樣的走勢呢?
辛國昌介紹,下半年,整個消費會有所增加,但從生產增長的慣性看,豬肉供應也會有所增加。綜合兩方面因素分析,可能未來一段時期豬肉市場供需總體是平衡的,這種平衡局面要持續一段時間。隨著消費趨旺,可能養豬能夠回到正常的利潤水平。
“但是要提醒廣大養豬場戶的是,高利潤階段已經結束了,不要再賭市場,要多關注農業農村部門的官方預警信息,要加快淘汰低產母豬,做好節本增效的各項工作,特別是不要聽信市場上一些小道消息,不要盲目的壓欄,要有序出欄,不要再以投機心態來安排生產,要做好長期的節本增效工作。”辛國昌說。
“面對豬價下跌,養殖戶、養殖企業應該加強技術應對的能力,重視效率,提高母豬的生產效率和繁殖水平,重視母豬的生產成績,同時保證存欄數量;還可改良日糧的配置方式和飼喂方式,提高日糧利用的效率,可使用‘玉米-豆粕’日糧的替代方案,降低日糧成本。”史文清告訴記者。
針對目前豬價形勢,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農業農村部生豬產業監測預警首席專家王祖力提醒養殖戶,現在已進入豬周期的后半程,市場供應處于持續增長態勢,價格持續性的下跌是生豬產業發展的大趨勢,養殖戶要認清形勢,把握好生產節奏,規避市場風險,該出欄出欄,不要盲目跟風惜售。要優化生產結構,根據情況做產能縮減,減少后續出欄量。
王祖力認為,在這種生豬價格下跌形勢下,政府應出面協調金融保險機構,加大對養殖場(戶)金融保險支持,如抵押貸款、貸款貼息、價格保險扶持等。這個時間點,一定不能對養殖場(戶)斷貸、抽貸。如果養殖者出現嚴重虧損經營困難,各地也要有相應的應對措施,兜底工作有保障,這樣才能穩定養殖者的信心、穩住生豬產能,確保生豬產業平穩有序發展。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劉一明 劉碩穎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