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如果有人問你,讓你感受*深的漲價產品是什么,很多人會說是房子。確實,一路飆升的房價漲到讓人心痛。但在保健品領域,也有一位公認的“漲價王”,那就是東阿阿膠。其旗下主打產品阿膠塊,在2001年到2016年期間,共上調價格16次,零售價格從每公斤152 0173 3840元漲至約5300元,漲幅超過40倍。
然而,與房子的建造者也大呼“房價太高”不同的是,東阿阿膠的當家人秦玉峰面對“每年例行提價”卻十分淡然,他認為,“作為滋補國寶,阿膠正走在價格回歸的路上”。在他心中還有一個“小目標”,“阿膠價格應該在每斤5000-6000元”。這意味著阿膠至少還有一倍的漲價空間。“一箭多雕”忙布局受國人固有“冬季進補”觀念以及春節臨近的影響,每年的第四季度到來年1、2月份,都是阿膠產品提價的黃金窗口期。
2016年11月18日,東阿阿膠發布了*新產品價格調整公告,將公司重點產品東阿阿膠、復方阿膠漿和桃花姬阿膠糕出廠價分別上調14%、28%、25%,零售價亦做相應調整。對于調價理由,當然少不了“原材料成本增高”的因素。用公告語言來表達就是,“公司此次價格調整,是把毛驢當藥材養、從源頭構建產業生態系統的內在需求。”
不過,據藍鯨健康了解,在此次調價的阿膠塊、復方阿膠漿和桃花姬三款產品中,對原材料消耗較小的桃花姬阿膠糕漲幅(25%)卻遠高于消耗*大的阿膠塊(漲幅14%),這一現象顯然無法用“原料成本升高”這一理由來**解釋。
那么,調價的背后還隱藏著哪些考量呢?藍鯨健康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阿膠產品提價,直接帶來公司利潤的提升
根據東阿阿膠公司年報披露,2005~2015年,東阿阿膠的銷售收入從9.4億元猛增至54.5億元,增長了4.8倍;凈利潤從1.14億元增長至16.4億元,增長了13.4倍。
從上圖我們可以發現,東阿阿膠業績提升的過程和阿膠產品漲價的過程基本重疊,阿膠價格的持續上漲,帶動了阿膠產品利潤的不斷提升。把控上游資源 優化產業鏈如提價公告所示,公司利潤的提高,有助于反哺上游原料產業的發展,促進阿膠全產業鏈的持續健康發展。包括上游原料供應鏈的良性發展、阿膠產品醫療科學領域的研發、消費者服務的升級、阿膠滋補養生價值的傳承等諸多方面。
強化高端品牌概念
東阿阿膠作為阿膠行業的龍頭老大,主要面向的是高端市場,為了維持品牌高端和獨特性,需要從價格上與競爭者拉開差距。北京鼎臣醫藥管理咨詢中心負責人史立臣也認為,“特別是對桃花姬這種快消食品的提價,很大程度上是為了營造概念,希望將旗下所有的產品都打造出高端的形象。”
以“提價”打市場
阿膠不同于其他快消品,受原料無法快速生產及人們保健心理、消費升級等因素影響,以拼低價來打價格戰行不通。
提價公告的*后一句很耐人尋味,公告稱,“短期內,產品價格調整對公司業績產生的影響難以預計”。事實上,東阿阿膠對此已經做了足夠的考量。
東阿阿膠內部人士這樣表示,一方面從歷史上看,此次提價的幅度并不算大;另一方面,公司的產品經過多次提價,已完成了客戶群的升級,剩余客戶對產品的忠誠度高,價格敏感性較低。此次提價對公司阿膠產品的銷量并不會造成較大的沖擊。
所以,似乎已立于不敗之地的東阿阿膠,把球踢給了競爭者。如果對方不跟提,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東阿獨享提價紅利;如果跟著提價,那么低端用戶可能會放棄購買,而中端用戶則很可能直接選擇高端品牌。
除了提價,東阿手里還有什么牌?
“漲價引擎”驅動東阿阿膠業績多年增長。然而,品牌溢價能力并不是無限的,價格的上漲幅度一旦觸及消費者底線,必然會造成銷售大幅下滑。也許是意識到這一點,東阿阿膠又著力打造了幾張**。建立驢業全產業鏈早在2014年,秦玉峰就提出了一個口號:“把東阿黑毛驢當藥材養。”簡單的說,就是不光要驢皮和驢肉,還要從驢奶、驢血、驢胎盤等環節要效益。從原先的一次性利用變成循環開發,大大提高了驢的價值。
打造以驢業為原點、以阿膠行業為主導的“全產業鏈”理念形成后,東阿阿膠先后在山東、內蒙、新疆等地建起20個養驢基地,滿足了企業60%的原料需求。如今,東阿阿膠壟斷了國內90%的烏頭驢資源,這些驢資源成為東阿阿膠****的殺手锏。
擴大產品種類
為了緩解阿膠上游資源的供給瓶頸、帶動阿膠市場擴容,東阿阿膠布局“五膠同推”,即阿膠、龜甲膠、鹿角膠、海龍膠、黃明膠,各膠差異定位,全方位布局滋補市場。同時,發力阿膠衍生品,主打“四大支柱產品”,通過開發小分子阿膠以及阿膠衍生品等打開新的增長*。
發力生物制藥
早在1997年,東阿阿膠就低調涉足生物制藥領域。2014年7月,秦玉峰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生物制藥將成為公司新的增長點,除了已經投產的兩個生物制藥品種瑞通立和百杰依,目前公司還有兩個儲備的生物制藥品種。”在秦玉峰的規劃中,生物制藥是與阿膠、保健品并列的三大支柱板塊之一。
增速放緩現隱憂
數據顯示,2012-2015年,東阿阿膠旗下阿膠產品的營收增長率分別為23.4%、17.86%、16.82%和26.19%。盡管2015年營收增長率出現了回升,但在傳統“旺季”第四季度,公司營業收入為16.64億元,同比上漲僅為18.5%,而前三季度的同比增速均超過了40%。
阿膠產品的增速放緩趨勢明顯。
從近幾年的財務報表來看,東阿阿膠存貨周轉天數、應收賬款、現金流凈額等多項指標也都傳遞出增長乏力的信號。
庫存周轉時間超一年
東阿阿膠2016年三季報顯示,報告期內存貨周轉天數為456.08天。而這一數字,在2010年僅為60天。若數字繼續增加,東阿阿膠的短期償債能力將會受到重大影響。
應收賬款創新高
從應收賬款來看,截至2016年9月30日,東阿阿膠應收賬款為8.01億元,達到公司上市以來的*高值。券商人士指出,應收賬款的高企,可能會演變為未來的壞賬,對股東權益產生不良影響。
現金流承壓
存貨周轉天數和應收賬款的增加,帶來的是現金流的承壓。2016年三季報顯示,1-9月份東阿阿膠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7.17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高達539.08%。
高毛利率引來眾多競爭者
由于不斷提價,東阿阿膠的毛利率也在不斷攀升,2010年以來全部維持在60%以上,巨大的誘惑導致了更多的公司殺入到阿膠行業,不斷蠶食東阿阿膠的市場份額。
目前,已形成東阿阿膠主打高端市場,福牌阿膠、同仁堂阿膠、太*阿膠等企業則分食中低端市場的格局。
據太*集團2015年年報顯示,其阿膠的銷量與2014年相比上漲了6.74%,同仁堂補益類產品的生產量和銷售量同比漲幅也均超過了20%,同時,同仁堂還計劃未來阿膠的產能將擴大4倍。
藍鯨健康認為,由于阿膠是單方制劑,并沒有太高的入行門檻。福膠、同仁堂等企業在借助價格優勢站穩中低端市場之后,也不是沒有搖身一變,搶占東阿阿膠高端市場的可能。
面對競爭者的步步緊逼,東阿阿膠能否在近乎白熱化的競爭背景下,保住其市場“霸主”的地位,我們拭目以待。(來源:界面新聞)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