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記者 馬愛平
“我今天的結論很明確:關于轉基因作物的爭議已經結束,我們不應該再來討論它是否安全。”在2013年1月3日牛津農業(yè)會議上,馬克·林納斯在為其反對轉基因傳播的做法道歉中聲稱,不應再花精力追究轉基因是否安全。
他說,在過去的15年中,人們吃了3萬億份轉基因食物,但沒有一例被明確證實是有害的。吃轉基因食物有害的幾率比被小行星砸到的幾率還低。更重要的是,有食用有機食品致死的例子,卻沒有人因為吃了轉基因食物而死亡。
那么,目前在國際上,轉基因食品安全究竟有無定論?
“國際權威機構達成轉基因安全的共識是:凡通過安全評價上市的轉基因食品與非轉基因食品一樣安全,可放心食用。”中國農業(yè)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所長林敏說。
“這是定論。”林敏解釋,“世界衛(wèi)生組織、國際糧農組織都在正式文件中對轉基因食品安全性做出過這樣一個正面的描述。”
同樣,在中國農業(yè)部、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日本厚生省和歐洲食品安全局的網站上,可以查到與此相同的權威描述。
“舉例來說,通過張啟發(fā)院士所做的轉基因水稻安全性和實驗來看,其和非轉基因水稻同等營養(yǎng)。又因加入Bt蛋白,使它對農藥使用需求減少,反而比傳統水稻更安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說。
不僅個例如此,林敏介紹,此種共識建立在堅實的科學評估基礎上:從152 0173 3840年**例轉基因作物田間試驗到1996年開始推廣,轉基因已成為人類科技史上發(fā)展*快的技術之一。2011年,29個國家種植了1.6億公頃的轉基因作物,全世界有70%的人口居住在已批準種植或進口轉基因作物的國家中。
世界轉基因作物發(fā)展態(tài)勢如此,但在我國,對國外轉基因的發(fā)展,仍有不少誤解。有說法認為,歐盟對轉基因采取了零容忍政策。實際上,資料顯示,目前,歐盟食品網站上至少有6個歐盟國家種植了轉基因玉米,每年歐盟要消耗300萬左右的大豆粉,40%以上都是以轉基因為主的。可見,歐盟雖種植很少的轉基因作物,但會大量進口轉基因大豆或轉基因玉米。
有說法認為,非洲餓死也不吃轉基因。實際上,據了解,到2010年有三個非洲國家:南非、布基納法索、埃及都種植了轉基因作物。預計到2015年,在做田間試驗的非洲國家要達到10個。
有說法認為,美國人不吃轉基因食品。實際上,據統計,91%的大豆、86%的玉米和95%的甜菜在美國都是轉基因的。
既然各國已有共識,為什么還需要轉基因安全管理?
“**轉基因安全管理是一種風險管理,要進行風險評估、風險管理和風險交流。這里的風險指潛在風險,可能是對人畜健康的影響也可能是對環(huán)境的影響,再加上轉基因技術發(fā)展迅速,更需要監(jiān)管;其次,通過安全管理可以控制國外轉基因產品的流入,比如歐盟通過轉基因的監(jiān)管盡量不讓美國轉基因產品進入,這是一種技術性的貿易壁壘,是站在國家利益角度的一種選擇;另外,對轉基因風險上,公眾認知非常強烈,在轉基因問題上,謠言比事實傳播得更快。”林敏說,目前,可以證實所謂的轉基因不安全事件都是假的,謊言重復一千遍還是謊言,這也是需要監(jiān)管的一個原因。
陳君石同樣認為,到目前為止,沒有證據說明,已商業(yè)化的或是發(fā)了安全證書尚未商業(yè)化的轉基因作物有毒有害,同樣沒有證據證明轉基因的食品或者作物對人體健康有害。雖然如此,這些說法并不能滿足老百姓和管理部門的需要。因此,轉基因的食品安全性評價一直遵循著國際上既定的三大主要原則:即個案原則、風險分析原則和實質等同性原則。個案原則是指具體品種具體分析,不能由一個品種來推導到其他的品種的安全;風險分析原則是指通過對影響食品安全的各種危害進行評估、定性或定量的描述風險的特征,在參考有關因素的前提下,提出和實施風險管理措施,并對有關情況進行交流;實質等同性原則是說,如果轉基因植物生產的產品與傳統產品具有實質等同性,則可以認為是安全的。
關注轉基因
1、檢測行業(yè)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