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5月30日訊 (記者 管亞東 通訊員 胡辛楠)無論我們愿意與否,轉基因食品已經進入了每個人生活。昨天下午,市疾控中心聯合市農作物良種引進中心在梅林一村舉行轉基因食品安全宣傳咨詢活動,面對專家認為經國家批準上市的食品基本是安全的觀點,前來咨詢的市民似乎并不“買賬”。
轉基因食品大多是洋貨
市面上哪些食品是轉基因的?“目前*大規模市場化的就是食用油,各大油商從美國、加拿大和南美等進口轉基因大豆、玉米等用來榨油,目前全球大豆77%的種植面積是轉基因大豆。”市疾控中心分子生物醫學檢驗科鄧平建主任說,中國政府**批準商業化運作的轉基因農作物只有一種棉花。
不過專家們也都表示,包括土豆、油菜、番茄等也都在國外有轉基因市場化生產,消費者吃到的薯條、薯片等有可能也是轉基因原料。此外,*有名的轉基因水果就是夏威夷木瓜,這種從國外引種的木瓜,在海南等地已經有種植,我們市場上大約有80%左右的木瓜都是轉基因栽培。
對于百姓十分關心的在深圳某大型超市發現“轉基因大米”事件,鄧平建主任說,據他了解這種大米雖然沒有經過國家批準,但已經有七八年的研發時間了,這些大米流入市場是從研發渠道來的。
長期以來,在動物飼養中,出于防病需要,往往在飼料中添加大量抗生素和其它獸藥,結果造成禽畜肉類食品中的有害藥物高殘留。而現在為了提高禽畜產量,一些轉基因的肉雞、肉牛等品種也都無所不在。可以說轉基因產品已經深入日常生活。
安全與否沒人能“打包票”
“你說轉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它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誕生,到現在也就30年時間,其危害在一代人當中還不能體現出來。”昨天,梅林一村的居民陳先生對專家發出了這樣的疑問。
對此,鄧平建主任說,這也是百姓*關心的問題,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目前有兩種觀念,一種認為肯定不如自然的好,可能導致傳統生物的基因污染,許多環境保護組織,如綠色和平、世界自然基金會和地球之友等都認為無法評估其風險。一種觀念則認為,每一樣轉基因食品進入市場,都經過了十幾年的安全性檢測,而且我們國家也有嚴格的審批和追溯制度,轉基因食品應該是安全的。
對于其到底安全與否,鄧平建主任打了個比方,譬如四環素投入市場后也是逐漸發現其副作用的。目前我國政府對市場上轉基因食品、含轉基因成分食品,都要求強制標識的,如果這個商品敢于在其商品上明確標明,則證明其是經過國家嚴格檢驗的,市民可以放心選擇。
是不是轉基因市民難辨別
對于所謂的強制標識,記者在景田一家大型超市看到,一瓶販售的金龍魚深海魚油調和油中的成分表中發現,其并沒有像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等那樣有特殊標注,而是混跡于普通的成分表當中。倒是其它一些品牌的食用油,大大地在自己的包裝上寫了“非轉基因”。而在水果區,無論木瓜或者是番茄等更是看不到相關標識。
對此,市農作物良種引進中心檢測部部長侯紅利表示,在美國和香港,轉基因食品是自愿標識,而我國則是強制標識,要求尊重百姓的知情權和選擇權。不過轉基因食品沒有特殊符號,百姓購買時要細看成分表。檢測部門對百姓食用的益民豆腐等產品進行檢測,目前未發現含有轉基因成分。
那么市民能否從外觀或其它特征上判斷自己所購買的是否是轉基因食品?侯紅利部長明確表示,這不太可能,因為轉基因的檢測是分子級別的實驗,甚至有些加工產品在經過高溫等處理后,分子成分遭到破壞后,專業儀器都檢測不出來。
目前,對轉基因食品*主要是把好關,像歐洲或美國那樣,人們在超市購買時大多可以自己判斷要買轉基因、有機或是一般食物,尊重民眾的知情權和自主選擇權。
作者:管亞東 胡辛楠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