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當前,我國食用油的供給安全問題凸顯,大力發展油料產業,*大的優勢和潛力在于油菜產業。”日前,在中國農科院油料所聯合安徽省農業農村廳主辦的“油菜綠色高效發展現場觀摩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科院副院長王漢中表示,油菜作為國產植物油**大油源,在食用油的供給安全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據悉,我國是世界*主要的油菜生產國和消費國,種植面積超過1億畝、總產量達152 0173 3840多萬噸,占世界種植面積和產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同時,菜籽油在國產食用植物油中的主體地位穩固。
??“油菜具有越冬生育的習性,是冬季農業開發的重點作物,不與糧爭地,同時能充分利用南方冬季豐富的光溫水土資源。”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所所長黃鳳洪告訴經濟日報記者,在我國耕地資源缺乏、擴大油料生產受限、農業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的背景下,開展油菜綠色增產增效技術集成模式研究與示范,能夠為油菜生產提供有力的技術儲備和支撐。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油菜生產發展。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支持長江流域油菜生產,推進新品種新技術示范推廣和全程機械化”。農業農村部近年來也組織實施了油菜綠色高質高效創建活動,支持推動集成示范推廣“全環節”綠色高效技術,構建“全過程”社會化服務體系,打造“全鏈條”產業融合模式,**“全縣域”農業綠色發展。
??“但同時也應該看到,我國在油菜產業發展方面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制約因素。”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副主任許發輝認為,**,油菜產業機械化水平有待提升,目前油菜生產綜合機械化率僅為50%左右,與水稻、小麥、玉米等大宗糧食作物相比差距很大。其次,防災抗災能力有待增強。長江流域油菜生長后期雨水較多,田間濕度大,易造成菌核病大發生,以及根腫病發病面積不斷擴大,對油菜產業影響很大。此外,油菜的種植效益和綠色加工技術及裝備也需要盡快補齊短板。
??據黃鳳洪介紹,為破解油菜產業發展瓶頸問題,提升我國油菜綜合效益,中國農科院油料所聯合全國多家優勢單位在安徽省望江縣開展了油菜綠色高效技術的規模化示范與應用,核心試驗區種植面積達8000畝,示范區規模3萬畝,建設了7D綠色加工示范生產線,集成了高油高產多抗適機化油菜品種“中油雜19”、油菜精量聯合直播技術、油菜全營養緩釋專用肥等7項國內油菜*新科技成果,為油菜全產業鏈綠色高效發展和油菜產業效益提升提供了綜合技術解決方案。
??其中,“中油雜19”可減肥減藥20%以上,每畝節約成本300元以上,通過菜油兩用,每畝可生產菜薹250公斤,每畝綜合收益3600元以上,比較效益十分突出;7D功能型菜籽油產地加工技術裝備通過原理、技術、產品鏈式創新,實現了加工工藝標準化、設備成套化、生產控制自動化、技術工程化,對打造中國高端食用菜籽油品牌,促進油菜產業提質增效,引導食用油科學健康消費,推動油料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王漢中表示,希望油菜體系及有關單位的專家能夠持續創新、完善和提高綠色優質高產高效的技術。通過科技創新,突破產量瓶頸,促成以油菜為代表的雙子葉植物的綠色革命。在此基礎上,完善全程全產業鏈技術的綠色化、機械化、自動化。同時,將現有技術的示范樣板加以提高、改善,向各地推廣,從而讓農民和消費者滿意。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