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6月2日,“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宣傳系列活動”武漢站活動啟動。為減少對長江流域生物多樣性可能造成的危害,專家現場呼吁,不要對長江流域無序放生;對于已經被劃入Ⅱ級嚴重入侵的外來物種小龍蝦,吃就對了。
長江是世界七大水生生物多樣性*為豐富的河流之一。長江的生態安全對于中國,乃至世界,都十分關鍵。然而由于過去快速、粗放的經濟發展模式讓長江付出沉重的環境代價,長江生物完整性指數已經到了*差的“無魚”等級。
在武漢站現場,專家此次科普的水生生物為小龍蝦。WWF淡水項目經理程琳博士認為,廣大市民對小龍蝦的巨大消費需求,有效控制了小龍蝦的野生種群,但并不能掉以輕心。在《云南省外來入侵物種名錄(2019版)》中,小龍蝦已被劃入Ⅱ級嚴重入侵。現階段對長江生態造成*大破壞的是整個長江流域無序的放生行為,因此不要隨意向長江水中放生小龍蝦。
養殖戶時師傅根據養殖經驗提出,水源對于小龍蝦的養殖而言*為重要。江漢平原的濕地修復和保護,對小龍蝦的養殖大有裨益。
天鵝洲的楊家炎師傅是曾經誤捕過白鰭豚淇淇的老漁民,以前以打漁為生,后來轉做小龍蝦養殖。小龍蝦養殖帶來的收入,已經讓他以及周圍的十余戶漁民成功實現了轉產。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首席科學家危起偉稱,小龍蝦的養殖是退漁轉產的成功范例。
據了解,這次活動由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及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共同發起,活動于5月21日從宜賓起航,6月12日到達上海母港,為期23天。其間,由政府、科研院所和NGO組織成員組成的“長江科普團”,將為沿途的公眾科普長江水生生物知識。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