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麥當勞、肯德基繼續“貼身肉搏”。繼1月27日麥當勞**智能化餐廳落戶北京王府井后,近日,肯德基也推出其在華**智能概念店Original+。
事實上,這兩大洋快餐品牌“相親相殺”多年,在華策略也日趨同質化。“由于麥當勞、肯德基企業屬性、產品屬性一樣,所以整體思路包括市場推廣、策劃等手法都比較雷同,只是速度不同。”中國品牌研究院食品飲料行業研究員朱丹蓬指出。
交鋒1:智能化餐廳
兩巨頭前后腳推出智能化概念店
肯德基概念店“Original+”是與百度聯手打造的連鎖餐飲行業**人工智能服務場景,位于上海國家會展中心。據肯德基中國首席執行官屈翠容介紹,消費者可以體驗百度人工智能設備“度秘機器人”帶來的點餐服務。同時,該概念店還嘗試強化品牌的娛樂屬性,消費者可在餐廳為手機進行無線充電,同時還能在音樂桌上體驗“百度音樂”為肯德基概念店定制的音樂歌單。
肯德基并非智能化餐廳的“首吃螃蟹者”。早在今年1月27日,麥當勞已與微信合作,在北京開出內地**麥當勞智慧概念餐廳。這家餐廳融入了很多智能化的元素,包括自助點餐機、DIY漢堡服務等。
兩家洋快餐巨頭一齊發力智能化餐廳,餐飲業資深人士周先生對此分析稱,洋快餐消費群多是年輕人,其發力互聯網,是拉攏年輕消費者的一個重要信號。此前,在推出智能化餐廳時,麥當勞方面也稱,他們此舉旨在憑借融入智能化元素的概念店,來爭取18~35歲的年輕顧客。
交鋒2:餐單本土化
洋快餐變“土” 肯德基走得更遠
雙方的“貼身肉搏”遠不止于此。在“本土化”問題上,麥當勞于152 0173 3840年入華,從1998年開始,針對中國市場推出了麥辣雞腿漢堡、麥辣雞翅等產品,2004年11月更是推出“珍寶三角”,是其**除漢堡以外的主食。今年2月底,麥當勞推出“麥鮮粥+黃金饅頭”這一**中式特色的早餐組合,其中,麥鮮粥是麥當勞推出的**粥類產品。
而與麥當勞相比,肯德基在華本土化更深入。據了解,自1987年進入中國以來,肯德基一直堅持“立足中國、融入生活”的策略,從*早的芙蓉鮮蔬湯到后來的老北京雞肉卷、番茄蛋花湯、川香辣子雞、粵味咕嘮肉、香菇雞肉粥、枸杞南瓜粥等,產品覆蓋飯、湯、粥等具有中國地域特色的產品。2008年1月,肯德基早餐推出“安心油條”,更是使得其本土化策略達到**。
日前傳出消息稱,肯德基將分拆其中國區業務,而麥當勞中國區也計劃引進戰略投資者,以實現更本地化的發展策略。對此,朱丹蓬曾指出,今后雙方商業模式及產品都要更加本土化,才能保證中國市場利潤營收增長。
交鋒3:電影營銷
捆綁熱門電影 手法大同小異
針對年輕消費群,娛樂營銷成為兩大洋快餐巨頭常用的手段。但回顧這兩年的市場營銷事件可以發現,兩家企業的娛樂營銷手段同質化現象加劇,而且大多著眼于電影營銷。
麥當勞一直熱衷于與熱門電影合作,推出相應主題套餐及主題餐廳。記者查閱資料發現,早在2011年,麥當勞就啟動了電影營銷,當時《功夫熊貓2》在華熱播,麥當勞與夢工廠簽約合作;此后,麥當勞又先后與小黃人、史努比、功夫熊貓等系列電影合作;今年4月20日,麥當勞與《憤怒的小鳥》再續2012年前緣,繼續合作推出主題餐廳及系列新品。
而肯德基也不甘落后,今年3月,肯德基聯手《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開展一系列活動,開始試水電影跨界營銷。推出宅急送正義黎明英雄外帶套餐,推出主題公仔、馬克杯及主題餐廳。
除了在電影營銷有異曲同工之外,在娛樂營銷方面,兩家則手法有所差異。相比與麥當勞中國鮮請明星代言,肯德基從2013年開始就啟用全明星戰略。當時,為推廣其西式炸雞類新品,肯德基破天荒**次在中國市場啟用了陳坤、柯震東兩位當紅明星來代言產品。其后又邀請了張亮、吳莫愁和陳曉等明星加盟,與消費者進行線上、線下的互動。
交鋒4:時尚跨界
麥叔叔、肯爺爺
爭當“時尚先鋒”
有趣的是,在非主營業務中,雙方也“撞”得厲害。在2014秋冬米蘭時裝周上,有設計師把麥當勞系列搬上T臺,讓麥當勞在時尚界一炮打紅,麥當勞叔叔頓時成了全球*時尚的叔叔。如今,麥當勞包包、手表、衛衣和手機殼均在網上熱賣。
一年多后,今年4月9日,肯德基元素現身上海“C.J.YAO x KFC”主題時裝周。同樣的手法,將肯德基的品牌精神與品牌標志顏色等元素融入服裝設計中,吸引了在場觀眾的眼球。(來自:信息時報 黃芳芳)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