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證明轉基因食品的安全,并不是要證明其**不會對人造成傷害,而是要證明其與傳統非轉基因食品相比的相對安全性,以及利是否大于弊。這就如同新藥的臨床試驗,如果臨床試驗證實其利大于弊,那么將允許它上市,但上市后仍須監測其不良反應。
文_崔略商
名詞解釋
轉基因 轉基因是指將某種生物中含有遺傳信息的DNA片段轉入另一種生物中,經過基因重組,使這種遺傳信息在另一種生物中得到表達。轉基因可以自然發生,比如自然界的農桿菌就可以將細菌的基因轉入高等植物中,在樹干上形成冠癭瘤(植物冠癭瘤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腫瘤。至少在60多科,200多屬,上千種的高等植物中存在)。所以轉基因不是對自然規律的違背,而是人類掌握了自然規律以后,利用這種自然規律來為自己服務。
今年初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在科學評估、依法管理基礎上,推進轉基因新品種產業化。”而此前不久,農業部剛頒發了兩種轉基因抗蟲水稻的生物安全證書,這是中國**次頒發轉基因主糧的生物安全證書。政府對轉基因主糧的關注引起了專業人士和民間組織的激烈爭議。
轉基因是一種中性技術
反對轉基因的人往往上來就會大而無當地指責一句“轉基因違背自然規律”。事實上轉基因根本沒有違背自然規律。轉基因是指將某種生物中含有遺傳信息的DNA片段轉入另一種生物中,經過基因重組,使這種遺傳信息在另一種生物中得到表達。轉基因可以自然發生,比如自然界的農桿菌就可以將細菌的基因轉入高等植物中,在樹干上形成冠癭瘤(植物冠癭瘤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腫瘤。至少在60多科,200多屬,上千種的高等植物中存在)。所以轉基因不是對自然規律的違背,而是人類掌握了自然規律以后,利用這種自然規律來為自己服務。如同人類歷史上所有的科技進步――從火的使用到原子能技術一樣,轉基因是一種中性的技術,它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關鍵在于人類怎么使用它。
所有食品都沒有**的安全性
我們判斷一種食品是否安全的方法在邏輯上稱為不完全歸納法。過去沒有發現危害,不代表在我們觀察能力所及范圍之外沒有發生危害,也不代表將來不發生危害,因此不完全歸納法不能提供**的證明。轉基因食品如此,非轉基因食品也是如此。傳統的非轉基因食品也未必是**安全的。比如我們已經吃了幾千年并且現在以及將來仍然每天都要吃的鹽,就已經被證明與高血壓有關。
所以證明轉基因食品的安全,并不是要證明其**不會對人造成傷害,而是要證明其與傳統非轉基因食品相比的相對安全性,以及其收益是否超過風險。這就如同新藥的臨床試驗,如果臨床試驗證實某新藥利大于弊,那么將允許它上市,但上市后仍須監測其不良反應,或進行上市后臨床試驗以發現上市前臨床試驗不能發現的小概率不良反應;一旦發現存在嚴重安全問題,那么這種藥物將被要求退出市場,其生產商將付出巨額賠償,比如前幾年美國制藥業巨頭默克公司的止痛藥萬絡。
監督力度****
事實上,由于轉基因食品出現時人類在評價食品安全性方面已經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食品管理法規也比過去任何時候都要嚴格,所以轉基因食品得到的研究和監督也是過去所有食品在進入人類食譜時都未得到過的,能夠在這種監管機制下過五關斬六將,進入食品市場的轉基因食品有理由得到應有的信任。
在安全性方面確實不符合要求的轉基因食品早就在其研發的各個階段被淘汰掉了。我們要相信轉基因研發生產企業對利益的追求:只要有良好的監管,沒有一家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愿意把巨額研發經費投入到將來會被禁止的不合格產品中去,也沒有一家以盈利為目的的愿意冒巨額賠償和訴訟費用的風險把不合格的產品推向市場(萬絡案中默克公司賠償額將近50億美元,訴訟費用也超過10億美元)。
由此可見,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保證來自切實的證據、良好的監管以及真正的市場機制,而不是想當然的抵制和道聽途說的恐慌。
合理質疑越多,商品化生產才越安全
另一方面,基于證據和邏輯的理性反對意見,正是建立良好監督預防機制的*好借鑒,提出的合理質疑越多,能堵住的安全漏洞也越多,轉基因主糧真正商品化的時候就越安全。
比如,有質疑來自轉基因作物的花粉會污染非轉基因作物品種,于是就有研究在怎樣的條件下能避免這種污染。緬因州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如果轉基因玉米地離鄰近的傳統玉米地距離為100英尺,則其異花傳粉成功率為1%,距離為1000英尺時,則異花傳粉率為零。研究提示:遵循推薦的種植距離來防止轉基因植物與傳統植物之間的轉基因傳遞是可行的。
又比如對轉基因作物的一個有力的質疑是轉基因作物會減少生物多樣性,但也有人認為這種風險并非轉基因作物獨有,因此應對措施并非禁止轉基因作物,而是更好地保留處于流失危險中的傳統作物品種。
根據《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及《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辦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2009年獲得中國農業部生物安全證書的兩種轉基因抗蟲水稻,還需通過品種審定,并獲得種子生產許可證和種子經營許可證后,方可進入商業化生產。在這個過程中,主管部門不應放松對這些轉基因作物的監督管理,應繼續評價其收益和風險。甚至即使將來真的批準其商業化生產了,監管和再評價仍將繼續。
轉基因不全好,但也不全壞
盡管確實有研究發現某些轉基因作物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即使是*早發表轉基因土豆不利結果的阿帕德?普茲泰(Arpad Pusztai)博士也宣稱:“我從來沒有就轉基因食品說過什么,我說的不過是我所研究的那些轉基因土豆。在科學上你不能從一件事情上跳到另一件事情上去。”英國牛津大學和倫敦皇家學院的理論生態學教授、澳大利亞籍科學家羅伯特?梅(Robert May)也曾經說過:“如果在雞尾酒中把氰化物(一種劇毒物質)和苦艾酒混合后給人造成危害,我不能因此一概下結論說應該禁止所有混合飲料。”
同樣道理,證明一件轉基因產品的安全也不等于證明所有轉基因產品的安全。轉基因產品是許多產品的總稱,有些產品對人類的好處大于風險,有些產品則風險大于收益,因此應該分別對待,而不能一概而論,要么轉基因都是好的,要么轉基因都是壞的,這種簡單的二*思維是無法正確處理好轉基因這么復雜的科學技術的。
在全球面臨糧食危機的時候,轉基因食品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值得一試的解決方法,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對待這種威力巨大的技術,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