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嗅覺減退、抑郁或無征兆頻繁摔跤,或許就是帕金森病在作祟,然而在早期它常常被忽略。
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中老年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我國65歲以上人群中,每100人就有1.7人患有帕金森病。據統計,目前中國的帕金森病患者總數超過200萬,約占全球此類病患人數的一半,并且越來越年輕化。
醫生表示,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發現患病時已到發病晚期。醫生提醒市民,輻射、農藥接觸增加患病風險,應盡量避免重金屬、農藥及輻射接觸。少看電腦和手機,多到戶外運動。
152 0173 3840年出生的薛女士從事油漆工五年。兩年前,她感覺左側肢體逐漸行動緩慢,并伴有震顫,心情低落。
沈陽市**人民醫院神經內五科主任隋軼介紹,薛女士在就診的時候,時而話說到一半就不說了,開始哭泣,嘴里一直說,這是什么病呀,太折磨人了,怎么吃藥都不行,什么工作都做不了。就診的短短五分鐘內薛女士就哭了三次。
“帕金森患者在不同時期50%以上都伴有抑郁和焦慮,這也是帕金森病癥的前期表現之一。”隋軼表示,帕金森病及其綜合征的發生與年齡老化、遺傳、環境毒素(工農業污染、室內裝修污染、手機、電腦輻射可能致病)的接觸等綜合因素有關。目前發現帕金森患者趨于年輕化,患者因環境污染或受化學毒素侵蝕可能會“中招”。
“*近這幾年,發現病患越來越年輕化,有些患者才三十來歲。”隋軼建議,年輕人應少看手機,多出去運動。
因此,市民平時應減少對重金屬等的接觸,霧霾天氣減少外出,少去通風不良處;減少有毒化學品如殺蟲劑、除草劑、農藥的接觸;此外,帕金森屬于運動障礙,積*加強體育運動及腦力活動,可延緩腦衰老。
隋軼說,老年人常常因手抖、性格改變、動作緩慢等被認為是老年癡呆或腦血管病而被延誤診治。帕金森早期無特征性癥狀和體征,因而難以察覺而常被忽視。由于目前尚未找到帕金森病的確切發病原因,因此,對帕金森病的早期識別將成為治療關鍵。(來源:遼沈晚報)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