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中新網12月6日電據蘭州市衛健委網站消息,2019年12月2日,蘭大一院西站院區上報4例疑似布魯氏菌病(簡稱布病)病例,均為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人員。蘭州市衛生健康部門及時做出響應,協調國家、省、市、區四級專家前往現場進行指導和調查核實,抗體陽性,無相關臨床癥狀,經流行病學、實驗室檢測和臨床專家綜合研判,確定為布病隱性感染。
??事件發生后,甘肅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做出重要批示,在國家和省級衛生健康部門和專家的指導下,蘭州市衛生健康部門組織工作組對該研究所人員進行了流行病學調查、實驗室檢測,組織臨床專家開展心理疏導、專業咨詢,制定治療方案。截至12月6日12時,已檢測263人,其中抗體陽性65人(含上述4例),以實驗室工作人員為主。65人均按照治療方案進行醫學觀察,必要時及時采取規范治療措施。農業部門正在積*進行病源追溯、現場處置,各項監測處置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專家組評估認為,布病是人畜共患性疾病,人的傳染源主要是牛羊等染疫動物,人傳人的風險*小,目前國內尚未報道過人傳染人的病例。該研究所重點場所防控措施已經落實,不會對周圍人群構成新的威脅。
??該網站同時發布了布魯氏菌病科普知識。
??1. 什么是“布魯氏菌病”?
??布魯氏菌病(以下簡稱布病)是一種由布魯氏菌侵入機體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傳染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群眾稱之為蔫巴病、懶漢病。人類對布氏菌屬中的大多數細菌都是易感的。
??2. 布病的傳染源有哪些?
??目前,已知有60多種動物可作為布魯氏菌貯存宿主。羊、牛、豬作為傳染源*為常見。其中羊是人類布病的*主要傳染源。除了病羊、牛、豬外,其他患病動物也可作為人類布病的傳染源,但一般只引起個別病例,人與人之間不會傳播。
??3. 布病是怎么傳播的?
??(1)經直接接觸傳播:直接接觸病畜或其排泄物,或在飼養、擠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皮、毛、肉等過程中沒有注意防護,可經皮膚微傷或眼結膜感染。
??(2)經消化道傳播:主要是通過食用被布魯氏菌污染的食品、水或飲用生奶以及未熟的肉、內臟等感染。有的人喜歡喝生奶,吃生奶制品及生肉或做飯過程中生熟案板不分,均有可能引起感染。
??(3)經呼吸道傳播:常見于吸入被布魯氏菌污染的飛沫、塵埃。皮毛加工企業職工、圈舍打掃以及布魯氏菌實驗室操作人員容易通過該種途徑感染。
??4. 什么是布魯氏菌隱性感染?
??隱性感染是指由與疑似布魯氏菌感染的家畜、畜產品有密切接觸史,或生食過牛、羊乳及肉制品,或生活在布魯氏菌病疫區;或從事布魯氏菌培養、檢測或布魯氏菌疫苗生產、使用等流行病學史,且符合實驗室確診結果。隱性感染期間無發熱(包括低熱),多汗,乏力,肌肉和關節疼痛等臨床癥狀。
??布魯氏菌病的發生、發展和轉歸比較復雜,其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很難以某一種癥狀來確定診斷。對布魯氏菌病的診斷,應結合病人流行病學接觸史、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等情況綜合判斷。
??5. 如何預防布???
??1. 養殖戶要做到科學養殖、規范屠宰。養殖區與生活區要分開,牲畜圈舍要定期消毒處理,清理圈舍要濕式作業,做好個人防護,防止氣溶膠傳播。
??2. 購買牲畜要檢疫,飼養牲畜要免疫,嚴格控制病畜流動,避免患病和未患病的牲畜混養。嚴禁徒手直接接觸病畜流產物和死胎,病畜流產物、胎盤等應消毒或焚燒后,挖坑深埋,病畜要及時撲殺處理。
??3. 對普通民眾而言,盡可能減少與牛羊等家畜接觸,牛羊肉要煮熟后食用,特別是吃烤肉、涮肉時,一定要烤熟煮透,家庭加工過程中案板、刀具等做到生熟分開。布魯氏菌在乳及乳制品、皮毛中能長時間存活,但不耐熱,在高溫下即可殺死,因此,生鮮奶要“煮沸”后才可以放心飲用。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