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羅云波:我也是重慶人。
轉基因食品是什么東西?不少市民在超市看到轉基因食用油時,恐怕都會有如此疑慮,也因此不敢選購。“其實這種恐懼完全沒有必要”,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院長羅云波認為,轉基因食品其實和雜交水稻原理一樣,“天天都在吃雜交水稻,為啥就不能接受轉基因?”
它和雜交水稻差不太多
標準比任何食品都苛刻未出現過一例安全事故
轉基因食品到底是高科技福音?還是健康和環境隱患?羅云波說,其實大可不必把它看得太神秘。和雜交水稻一樣,轉基因食品也是希望通過基因交換改良品種。不同的是,它的目的性更強,是把某種功能的基因找出來,放進想改造的品種里。
羅云波認為,老百姓之所以不敢吃轉基因食品,是因為對它不了解。“大部分人可能連基因是什么都不知道,以為科學家把一個叫基因的東西放到食品里去了,這個食品很危險!實際上所有食品都來自生物體,一口進去,滿嘴都是基因。”
標準比任何食品都苛刻
據了解,多數國家對轉基因食品持謹慎態度。“轉基因產品要上市,必須經過嚴格的安全性評價。”
**要檢測轉了什么基因,這個基因的功能、來源、有無不良記錄,等等。此外,作為食品,還要經受毒理學、致敏學、營養學等方面的評價,建立相關規范。羅云波說,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評價*其嚴格,“比任何一種食品都苛刻”。
由于上市要求嚴格,目前我國市場上轉基因食品相對還比較少。老百姓經常見到的主要為轉基因菜籽油、轉基因大豆油等產品。
未出現過一例安全事故
然而,作為一種人造的生物,轉基因食品真的安全嗎?如果今后人們吃的都是轉基因食品,會給人類帶來什么影響?
羅云波稱,轉基因食品發展至今已接近30年,還沒有一例因吃了轉基因食品生病或是死亡的案例。至于轉基因食品對食用者的下一代或者再下一代能否保證安全,專家無法直接斷言,但是可以用科學的方法研究,比如正在做的以細胞模型的形式,看10代、20代甚至50代的細胞,看轉基因的成分對細胞有沒有影響。
對于一些環保組織*力反對轉基因食品,羅云波認為,這與他們強調“原生態”、反對一切人為干預的宗旨有關。他認為,這種完全拒絕科學技術的做法比較**,有失偏頗。
未來轉基因食品可防病
“有轉基因和非轉基因的食品,我肯定選轉基因的。”羅云波說,轉基因食品發展的**階段是抗蟲、抗病,也就意味著農民可以少用農藥,少些殘留。“農藥殘留的害處清清楚楚,但轉基因的害處還沒有發現”。
現在已出現的第二代轉基因食品,則會改變食品的品質。比如說強化了某種營養素,國外已經有了轉基因賴氨酸的小麥,賴氨酸是人類必需的氨基酸,只能從食物中補充。
而當第三代轉基因出現時,“那時老百姓看到‘轉基因’的標牌就會搶購了”。通過轉基因技術,食物也可以附加治療、保健作用。
羅云波介紹,科學家正在想辦法把胰島素基因轉移到植物或動物中,比如轉移到西紅柿中或奶牛體內,吃個西紅柿、喝杯牛奶就能得到胰島素的補充,對糖尿病病人來說是一個福音。同樣,把乙肝疫苗表面抗原的基因轉移到西紅柿里去,吃幾個西紅柿,就有了乙肝的免疫。
面對面
記者:現在市場上出現了生態食品、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劃分的標準是什么?
羅云波:企業推銷一個商品,一定要把它的特點和優點說出來,所以就出現了形形色色的各種食品。但目前公認的、比較規范的是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其中,有機食品標準*高、*苛刻,基本上不用農藥、化肥。綠色食品是有限地使用化學物質。而無公害食品可以使用化肥、農藥,但是要按照規范使用,對大家的健康有保障。無公害食品可以說是食品*起碼的標準。
記者:您提到的有機食品等,老百姓根本沒辦法鑒別,用普通蔬菜換個包裝,貼上標簽就可以“變身”,這個問題怎么解決?
羅云波:從外觀上確實很難看出來。要讓老百姓放心,目前還得靠商家誠信,大的賣場對它的供貨商是有要求的,也是知根知底的。今后食品可追溯體系的建立也可以杜絕這方面的問題。只要刷一下條碼,就能知道食品的來源和基本信息。
記者:重慶有很多小的食品攤點,應如何監管?
羅云波:我也是重慶人,知道重慶很多小攤點是很有特色的。單純地限制不行,大部分小商販都沒想在食品安全上做什么文章,他們只希望有回頭客。我覺得可以利用行業協會把小商販組織起來,在食品安全方面進行知識普及。就像駕照一樣,先學習交通法規再考駕照。但對摻雜使假的黑窩點,要絕不手軟,堅決打擊。
相關話題
輻照食品照樣安全
另一種聽來很神秘的“輻照食品”,*近一段時間也鬧得沸沸揚揚。近期發生的河南放射物泄漏事件,引發了關于輻照食品安全的爭論。對此,羅云波認為,輻照射線不會留在食物中并轉移到人體內,老百姓完全不必對輻照食品產生恐慌。
羅云波介紹,輻照食品進入市場的并不多,因為輻照成本相對較高。所謂輻照食品,如某些方便面的調味包,有的不含防腐劑的口服液,都是通過輻照殺死食物中的微生物或引起變質的酶,來延長保質期。
對于輻照食品的擔憂完全沒有必要。羅云波說,輻照技術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就開始使用,經過了大量科學研究,被證明是安全的。“當食品去輻照時,就跟我們照X光一樣,照一下會殺死很多白細胞,但拍完以后你就沒事兒了”。據介紹,輻照射線不會附著在食物中,進入人體內對人體產生輻射。
關于他
他是重慶人,作為食品學界舉足輕重的專家,他對家鄉的美食依然念念不忘,“每次回家鄉,都能吃到新出爐的新菜。”
他曾就讀于西南農業大學園藝系,現在是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他主持和參加了十多項***科研項目,目前承擔著國家863高科技研究計劃“轉基因食品營養學評價及檢測技術”,因此,也樂于和我們談談轉基因的話題。他的名字叫羅云波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