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番茄能聽懂音樂嗎?草莓聽小夜曲能增產?豬牛羊聽“交響樂”變得悠閑快樂?圈舍安上“空間電場”可減少畜禽疫病?……多年前被視作“離經叛道”的荒誕之舉,如今正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農業實際生產中,并收到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如今,它們越來越得到研究者和生產者的認同,并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物理農業。
物理農業技術神奇而實在
遼寧大連莊河市光明山鎮佟嶺村的不少村民已種植草莓多年,記者在大棚中看到,草莓叢中放置著好幾臺綠色的“音響”,不時發出“嗡嗡”的聲音。據村民介紹,這是聲波助長儀,有七八個波段,可調節聲音,除適用于草莓,還適用于黃瓜、番茄等多種蔬菜。自從去年開始應用聲波助長儀后,不僅產量提高了1/3以上,而且果實大、口感好,還能提前半個月上市,賣價高出一大截。現在,村民都自覺應用這種儀器,對其神奇功效大加贊賞。
其實,聲波助長儀即是物理農業技術設備之一,于業界來說,對應的技術被稱為植物聲頻控制技術。這種技術可以簡單地理解為植物“聽音樂”,但有別于人耳聽到的音樂,而是一種聲波,因此也稱聲波助長技術。該項技術是目前物理農業科技發展的核心技術之一,它通過聲波激發蔬菜的活力,增強植物的抗病性并提高作物產量。據了解,對物理農業技術研究較早的江蘇省無錫市早在2004年就建立了試驗基地,將聲波助長技術應用到葡萄、西瓜、玉米、水蜜桃等農作物的生產中。多年的試驗表明,采用這種技術后,農作物產量至少可以提高一成,品質也更好。
作為一種新興而神奇的技術,我國農業專家也在積*研究。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趙志超博士介紹說,該所致力于將現有物理農業技術應用于水稻栽培,比如所里有一個948項目,就是跟蹤日本先進物理農業技術的特點,研究通過溫度控制對作物種子進行消毒處理,效果與常規化學消毒方式相同,但更環保。
趙志超博士介紹說,在病蟲害綜合防治方面,物理農業技術已有目共睹。利用燈、電來誘殺害蟲,既是生物防治,也是物理防治,主要是利用光的物理特性來達到誘殺害蟲的目的。趙志超說,隨著地球大氣溫室效應的加劇,物理農業技術越來越有市場。比如,水稻在成熟期前后可能遭受高溫,這時很容易產生高溫障礙,主要表現就是結實率降低,乳白粒和碎米粒增加,影響稻米品質。現在我國從日本引進了一種用水降低地溫的技術,從而減少了高溫對水稻的影響。
發展生態農業的重要途徑
物理農業方興未艾,但何謂物理農業?業界目前尚未形成特別一致的共識,但大都傾向于認為,將電、磁、聲、光、熱、核等物理學知識和高新技術應用在農業生產中,通過特定的技術方法處理農作物,使之達到增產、優質、抗病和高效的目的,這就是物理農業。
趙志超博士認為,在實際生產中,能應用物理技術的就盡量應用物理技術,因為這可以有效減少肥料和化學農藥對土壤、大氣、水的危害,保護人類健康。過量使用肥料和化學農藥還容易使有害生物發生變異。據日本媒體報道,多年使用除草劑后,有些雜草產生變異,對除草劑產生了抗性,一些害蟲也發生了變異,抗藥性增強。研究發現,有些細菌、真菌也產生了抗藥性。趙志超說,物理農業技術不存在這個問題,如地膜覆蓋也屬物理農業技術的一種,使用這種技術照樣可讓雜草生長不起來。再如在水田中使用的稻糠覆蓋技術,在雜草剛一冒芽時即利用稻糠予以遮蓋,雜草就死掉了。
趙志超博士認為,影響有機農業發展的,主要是化學農藥。由于過量使用化肥和農藥,環境污染呈逐年加重趨勢,影響了農產品的品質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于是,生態農業應運而生。而物理農業則是實現生態農業的主要途徑之一。
物理農業大有可為,但目前也存在一些需要引起關注的問題。趙志超博士認為,由于目前階段物理農業技術研究尚不系統,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及各學科之間各自為戰,力量分散,遠未整合為一股研發合力。宜由政府引導,進行跨部門、多學科交叉協作,以便整合資源,形成更加有效的戰斗力。還有,物理農業技術的內容豐富多彩,每一項技術的原理、功能是什么?適用哪些作物?……許多問題有待理出頭緒。應進一步系統研究,把各種物理技術進行科學組裝,形成體系,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