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兩盒糖醋排骨,一根臘腸,帶這些回家肯定是土豪。”2019年底,這樣的調侃讓很多人會心一笑。
??飛奔了半年的豬價,在豬年里出乎意料地成為全民牽掛的話題。但在豬年的末尾,“二師兄”的身價終于降了。2019年11月,豬肉價格一個月內4次降價,12月份更出現8連降。雖與去年同期相比仍然昂貴,但有網友激動地表示:“豬價降了,可以灌臘腸了”。
??豬年收尾,鼠年將至,“二師兄”的身價還會繼續高漲嗎?卓創資訊分析師張莉莉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受非洲豬瘟還未能解決、生豬產能恢復需要一定周期的影響,2020年豬價雖不會再創新高,但還難以回落到正常年份的價格,可能仍將維持高位的水平。
??雖然高漲的豬價正進入下降區間,但這個豬年里“二師兄”面臨的種種難題仍未結束,豬周期變化、養殖業結構轉型等余波仍將在鼠年繼續。
??被豬瘟打亂的豬周期
??“二師兄”的身價本來和各類大宗商品一樣,呈現出周期性波動的特點,從而被稱為“豬周期”。
??在半年之前,絕大多數分析人士似乎都沒有能夠預見到,2019年下半年豬肉價格居然能如此快速地攀升至歷史從未有過的高點。
??養豬行業是周期性比較明顯的行業,我國的豬周期大概始于2000年以后。按照以往的經驗看,一個豬周期一般維持三年,其中平一年、漲一年、跌一年是基本規律。
??而根據平安證券研報分析,從2005年至2017年的三次完整豬周期來看,豬肉價格同比增速峰值呈現出不斷下降、持續時間有所拉長的趨勢性特征。以至于在本次豬肉價格上漲之前,市場普遍認為,養豬集中化程度的提高能夠平抑豬肉價格的波動,從而弱化豬周期的影響。
??但突然到來的非洲豬瘟,打破了這一趨勢。“(本輪豬周期)跟前三輪比的話,很明顯的特點就是振幅比較大,價格是歷史*高價的兩倍之多。”張莉莉說。這輪豬周期更被人們稱為“十年罕見”、“*強”豬周期。
??為何非洲豬瘟能帶來如此大的影響?根據農業農村部披露的數據,從2018年8月非洲豬瘟爆發至2019年11月,因非洲豬瘟疫情已撲殺生豬119.3萬頭。
??而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自2010年以來,我國生豬年出欄量始終保持在6.6億頭以上,2014年達到7.35億頭的峰值,2016年后開始小幅下跌。2018年全年,我國生豬出欄6.9億頭。
??100余萬頭的生豬撲殺數雖遠遠不能與動輒數億頭的年出欄量相提并論,但記者梳理發現,由于非洲豬瘟正好出現在新一輪豬周期的上行階段,因此,其進一步導致了后續生豬市場中的供需失衡,也就出現了生豬價格在2019年下半年飛速上漲的現象。
??而在這輪新的豬周期中,平安證券研報指出,受非洲豬瘟影響,因疫情恐慌導致的清欄以及環保一刀切等因素所導致****的供給側收縮,造成了本輪豬肉價格飆升。從2018年第四季度開始,生豬存欄數同比增速猛烈下降,到2019年9月同比下降超過40%。
??當南豬北上遭遇生豬禁運
??實際上,被非洲豬瘟打亂的不僅僅只有豬周期,還有南豬北上的運輸版圖。
??2016年4月,原農業部出臺《全國生豬生產發展規劃(2016-2020年)》,根據資源和環境承載能力,將全國的生豬養殖區域分為重點發展區、約束發展區、潛力增長區和適度發展區。其中,廣東、福建、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安徽、江蘇八個南方水網密集的省份劃為約束發展區。
??為保護生態,在加強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的政策要求下,南方的豬場大量關閉。
??在被劃為約束發展區之一的浙江省,就早在2014年9月底已完成全省禁限養區內關停搬遷養殖場戶69597個,占應關停搬遷數的97.92%,涉及生豬存欄490.18萬頭。截至2017年8月,不少縣市已進入豬場標準化升級階段。浙江金華禁養區內養殖場也已全部關停。
??根據上海道融自然保護與可持續發展中心從2000年-2016年浙江省各市、縣統計年鑒中搜集到的豬出欄量,記者梳理發現,浙江省從2013年開始豬的出欄量就出現了明顯下降,下降的原因之一便在于浙江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五水共治”,浙江各地紛紛將養殖污染整治列為農業水環境治理的重點之一,讓治水倒逼促畜牧業轉型。
??這令浙江省在2016年捧回了全國**畜牧業綠色發展示范省稱號,但造成的結果之一是——2017年浙江省生豬產能逐步探底企穩,豬肉自給率繼續下降。據此前**財經報道,東部的浙江、上海,由于其生豬需要從其它省份大量調入,調入量往往占據總供應量的40%以上。
??實際上,在自給無法滿足豬肉供應量后,浙江省在2017年5月初便發布了《關于促進省外養殖基地發展保障畜產品有效供給的意見》的新政策,主張“自給”和“外養”相結合,在省內有環境承載力的縣區規劃養殖區,在不適合養殖的縣區,積*引導支持養殖業主“走出去”養殖,重點在周邊省份規劃建立一批生豬養殖基地,實行訂單生產,并將生豬運回浙江消費的,浙江省將加大支持力度。
??“南豬北上”又或者稱為“北豬南調”的模式逐漸形成。在《全國生豬生產發展規劃(2016-2020年)》里,除了將南方8省區規劃為約束發展區,還將東北四省區劃為潛力增長區。2019年10月,浙江**的養豬大王——浙江天天田園集團公司董事長葛云明在浙江*后的豬場被關閉后,也遠赴吉林養豬。
??但隨著2018年8月初,**起非洲豬瘟疫情在遼寧沈陽被發現,全國延續多年的活豬大流通格局被打破了。半個月內,農業農村部就下達了文件,限制生豬、豬肉產品調運,以隔離疫區,防止疫情傳播。
??人們從非洲豬瘟流行病學的傳播路徑中發現,疫情主要通過活豬、豬肉制品、蜱蟲、豬的排泄物及飼料進行傳播。其中,活豬調運及飼料傳播的風險大。
??而在2019年10月30日,中南六省(區)(廣東、福建、江西、湖南、廣西和海南六省(區))防控應急指揮部更聯合發布《關于中南區試點實施活豬調運有關措施的通知》要求,自2019年11月30日起,中南六省(區)開始試點禁止非中南區的活豬調入中南區(種豬、仔豬除外;在2020年11月30日前,符合中南區跨大區“點對點”調運備案要求的生豬除外)。
??“史上*強”生豬生產恢復政策效果如何?
??讓消費者感到安慰的是,伴隨著政府重視和生豬養殖企業的積*補欄,近兩個月來,生豬價格終于出現了走低的苗頭。
??今年9月以來,農業農村部會同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等多部門,相繼印發文件,支持生豬的生產發展。政策內容中不僅包括對未來一年多的時間里的新建、改擴建豬場目標和計劃,亦包括保險和貸款貼息等金融補助。值得注意的是,新政中還涉及了推動糞污處理的環保問題、放寬生豬養殖用地的管理并明確限制和規范地方的限養行為。
??12月6日,農業農村部再次發布了一份名為《加快生豬生產恢復發展三年行動方案》(簡稱《方案》)的重磅文件,要求東南沿海地區(天津、江蘇、浙江、廣東、福建)為主銷區,自給率要達到并保持在70%左右。因此,《方案》亦被稱作“史上*強”的生豬生產恢復政策。
??中央政策迅速得到了各地的響應,多數省份將生豬穩產保供的目標分解到市縣,一些省份大力支持龍頭企業擴產增養,建設高標準規模養殖場,增加產能的同時推動產業升級,全國生豬生產開始探底回升。
??據農業農村部對全國400個縣定點監測,2019年11月全國生豬存欄環比增長2%,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長4%。從2018年4月份以來,這是首次出現“雙增”。
??另一方面,凍肉的投放也成為政府穩定市場的一大措施。記者梳理華儲網信息了解到,去年9月和12月,我國共進行了7次中央儲備凍豬肉競價投放,累積投放17萬噸。2020年1月3日,再次投放3萬噸。 ??在各種措施作用之下,生豬市場價格終于出現下調。根據國家發改委對外公布數據,2019年12月31日,我國36個大中城市超市、集貿市場豬肉(精瘦肉)零售價格已連續一個月穩定在30元左右,比11月上旬的*高點回落11.1%。
??盡管生豬養殖和市場價格出現了一些好的苗頭,但在業內人士看來,恢復生豬市場的供需平衡尚待時日。
??張莉莉對此表示,非洲豬瘟對本輪豬周期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對市場也造成重創。與前幾輪豬周期對比,眼下豬周期*明顯的特點就是振幅比較大,生豬價格是歷史*高價的兩倍之多。
??“(生豬價格)什么時候能回落至原有的水平?*終要看非洲豬瘟疫情發展的情況和我們國內非洲豬瘟疫苗研制的這個基本情況。就目前而言,疫苗短時間內出來的可能性不大,非洲豬瘟疫情防控任務依然艱巨。”張莉莉補充道,預計2020年,生豬價格依舊會維持在比較高的水平。(作者: 李詩琪 ? 宋可嘉)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