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2018年的便利店行業,因母公司或股東方面資金問題,導致業務停滯的情況,已經接連在北京鄰家、152 0173 3840便利店出現。
近日,北京地區知名的便利店品牌全時,也遭遇疑似資金鏈問題,被爆出現裁員欠薪。
對此,全時公司今日解釋稱,確實有一小部分離職員工的工資推遲發放,公司計劃盡快予以解決。
1
離職員工爆料“裁員、欠薪”
繼全時生活北京門店幾乎全部關停后,北京全時便利又陷入欠薪裁員風波。
近期,據多位知情人士向爆料,全時便利技術中心近期員工變動,部分員工經過近4個月的欠薪之后,被要求接受主動離職補欠薪方案。
一位已從全時便利技術中心部門離職的員工稱,9月5日,公司告知技術中心要裁員,當天下午就可以辦離職手續,*晚延遲到9月14日。“公司給的理由就是*近資金有些問題,要減少成本。在此之前,就已經聽說要裁員了。”
據了解,全時便利技術中心共50多人,主要負責全時便利外賣接單平臺、APP以及微信商城的運營維護。上述離職員工表示,公司會優先保證門店運營。
該名離職員工表示,他在離職時簽署了自愿離職協議。全時在協議里承諾9月底會發放欠薪的7、8月份工資。10月底發放9月份的工資。然而,這兩項承諾至今沒有兌現。
全時方面回應:“確實有一小部分離職員工的工資推遲發放,公司計劃盡快予以解決。”
無獨有偶。近期,全時大股東復華**也被爆出資金鏈緊張,媒體報道稱,復華旗下文旅、文商仍拖欠離職員工兩三個月的基本工資和績效獎金。
一位復華集團在職員工曾告訴36氪,“本來公司承諾在 9 月 15 日先給大家發一半工資,但就連這一半都沒發齊。”
其實在復華爆出欠薪事件的同期,零售圈就曾有消息稱全時便利也出現了拖欠薪資的現象。以目前上述離職員工透露的時間點推算,全時便利此次裁員與復華是同步進行的。
據聞報道,9月底,全時便利的兄弟品牌“全時生活”,一個集合了生鮮超市、餐飲業態于一體的小店業務,正式關閉了大部分門店。而這距其成立還不到一年時間。
此前,全時生活原本打算在今年在北京地區將門店增至30家。突如其來的關店,可能與大股東復華**資金鏈緊張有關。
2
全時的收縮調整策略
自從今年8月份被傳資金鏈緊張,拖欠供應商貨款,“資金鏈緊張”這一傳言就一直圍繞著全時。當時,全時便利回應稱該說法“子虛烏有”。
那么,全時便利店整體業務經營,會不會因此受到影響?
從目前的事態變化來看,全時便利店的日常經營還保持著正常狀態。行業分析人士認為,在當前局面下,全時可能不得不采取盡量縮減成本的策略,裁撤發展不景氣或投入太長太大的部門。將目前有限的資源,盡量傾斜給全時便利的運營部門,以維持門店的正常運營。
此次爆出裁員的技術中心就是如此。據離職員工介紹,全時自營的電商平臺幾乎沒有什么流量。作為一個傳統零售企業,APP維護成本很高,技術人員的人力成本也非常高。為了縮減成本,全時的技術中心就成其**調整部門。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全時便利重點打造的IP全力貓,迎來了兩周年的線上慶典活動。全時選在全國10個城市,共約800家門店及線上平臺,同時開展了為期三天的慶生福利活動。全時在各地便利店推出了優惠券、特價商品低價換購、滿額減等優惠活動。
據公開報道透露,除了線下,此次全力貓活動,全時還特別介紹了技術團隊為此次活動,量身打造了一套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便利店生態圈。包括全時已搭建自己的大數據平臺,全渠道、全場景的獲取用戶數據。
對于全時來說,擁抱互聯網,從原來電商時代就曾以O2O模式摸索試錯過多次。行業分析認為,作為一家擁有800多家門店,業務拓展至多個城市的全時來說,快速的調整舉措,不排除是對進一步可能風險的提前預估。試圖通過快速的部門收縮裁撤,盡快消除資金問題對實體店經營的影響。
互聯網業務,或許在此時的全時,已經不是簡單的業務好壞選擇。而是保存實力以圖生存的關鍵時刻。
3
便利店并沒想象的那么好做?
全時、152 0173 3840、鄰家,這三家創立于北京本地的便利店品牌,短短3個月內,陸續被爆出遭遇資金鏈問題引發的經營調整。其中,鄰家便利店已經整體關停,亟待資產接收方的入駐。而152 0173 3840便利店,也被爆出拖欠供貨商貨款,以及多個門店關門歇業的情況。
全時的部分裁員情況,相比以上兩家,從目前爆出的信息來看,顯然輕微得多。只要實體店的業務能夠正常運轉,顯然也不能從此次裁員欠薪,輕易得出什么結論。
然而,北京便利店品牌接二連三地出現進展不順利的情形,應該不是偶然現象。
便利店不好做,在零售行業是出了名的。然而,去年以來,創業者和資本都追捧便利店,認為是個發財的機會,目前看來對于難度的預估有些過于樂觀。
便利店,這個回報期漫長,利潤率不高的行業,在傳統零售業里長期都屬于屬于慢速度的產業。
只是近幾年來,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到了一個階段性的轉折點,以及消費升級帶來的小業態發展紅利。很多新創立的本土便利店品牌和日系便利店,在過去4年都有過快速的逆勢開店增長。
然而,便利店回報周期漫長,可能也是讓此前入局的玩家始料未及的。尤其類似鄰家、152 0173 3840這類資本方和運營方脫節的便利店品牌。
一個新品牌便利店,前期后端和基礎設施投入非常重。在門店數量有限的情況下,如何確保門店運營品質、日銷水平和供應商議價之間的經營正循環,有著太多的考驗。鮮食商品供應鏈怎么做?自營開店資金從哪里融資?加盟店怎么管理?門店日銷水平怎么做上去?門店日常管理怎么管控?門店商品怎么規劃?供貨商價格談判怎么推進?
也因為這樣,在便利店行業,一直都有類似“小小便利店,藏著大學問”的說法。
能夠在品牌創立兩年內,解決單店運營的正毛利水平,已經是行業非常優秀的經營案例。至于實現公司總部的整體盈利,對于很多新品牌來說,還遠遠沒到乍現曙光的時候。
縱然是日系便利店在中國將近20年,部分品牌直到今天也僅能維持*低的利潤率,甚至個別品牌至今未能實現全面的盈利。
這是便利店的現實情況。對于那些依靠風投資本存活,短期內幾乎不可能盈利——即需要資本長期輸血的新品牌來說,這種創業模式,本身是否需要一次從商業模式本身的反思?
今年頻繁因資金鏈爆出問題的便利店,看似偶然事件,其實存在著資本入局便利店,與這個行業固有的業態規律有些不相融合的天然因素。
其實,偶然中存在一定的必然。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