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本報記者 潘希
“我工作將近30年了,無論傳統育種還是雜交育種,所有的研究工作在作評價時,都沒有轉基因的"門檻"設得高。”在近日舉行的中國科協第59期新觀點新學說學術沙龍上,黃海水產研究所所長王清印說。
這次沙龍的主題為“轉基因水產動植物的發展機遇與挑戰”。3個月前,美國白宮“一紙禁令”再次將科學家研究轉基因三文魚供人類食用的“夢想”無情撕碎。
其實,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一直在猶豫是否同意轉基因三文魚用于人類食用。但事實是,它依然沒有成為全球**個被批準供人類食用的轉基因動物。
讓科學家想不明白的是,到2010年為止,全世界81%的大豆、64%的棉花、29%的玉米、23%的油菜都是轉基因食品,為何轉基因動物想要擺上桌面,卻如此費勁?
魔鬼還是天使
王清印表示,轉基因已經通過*嚴厲的檢驗,但還是不被大多數人認可。
一部分科學家認為,美國的擔心不無道理。轉基因魚要比普通魚大得多,如果這一魚種逃入自然界自由生活,它們能輕易取得交配優勢,也會與野生魚競爭食物和空間,從而破壞自然界原本相對穩定的生態平衡。
其實,這個問題科學家們早就想到了。
會議前**,中國科學院院士朱作言還專程去了趟他位于鄭州的“轉基因鯉魚”實驗養殖場。“5個月,這群魚長得非常快,體形也非常漂亮,和黃河鯉魚非常相似”,在朱作言展示的照片中,同齡的轉基因鯉魚比普通鯉魚看上去大了一倍。
幾年來,朱作言與湖南師范大學教授劉少軍合作,做了轉基因鯉魚不育的三倍體,并取名“863吉鯉”。“它們不育,到自然環境后也不會造成生態威脅。如果有興趣,我可以讓大家親口嘗一嘗。”
朱作言說,他們曾對轉基因鯉魚進行了很嚴格的食品檢驗,“相當于國家一類新藥的安全檢測標準”,對所有12個組織器官進行組織化學詳細檢查,對遺傳后代、生理生化指標進行嚴格檢查,“都沒有發現其他問題,和正常鯉魚是一樣的”。
然而,社會對轉基因食品的態度,仍舊是“一片否決聲”。如果在搜索引擎中把“轉基因”當做關鍵詞輸入,會發現結果中90%以上是對轉基因的負面評價。
“記得一次學術會議上,有專家對我說:你們做轉基因魚,說好就是好,說魔鬼就是魔鬼。”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張培軍直言不諱,其實,絕大多數做轉基因研究的科學家都有這樣的困惑:如果社會一直排斥轉基因,他們所有的付出都是“白辛苦”了。
科學家還能做什么
“關于轉基因安全的問題,我們通過基因改造,和雜交產生的優良品種是一樣的,在自然界優勝劣汰,好的基因會很好保持下來。”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所研究員孫效文認為,巨大的經濟性狀優勢,是轉基因魚突破“圍堵”的優勢所在。
其實,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科院院士童第周就在世界上首創了魚類的克隆技術。然而,隨著童第周的去世,類似工作隨之成為歷史。
朱作言指著一張照片說:“這是152 0173 3840年在荷蘭養殖的轉基因鯉魚,5個月就長到了2.7公斤,6個月長到了4公斤。但就像畝產920公斤的水稻一樣,不是能夠普遍推廣的。”朱作言認為,如果轉基因魚要想大面積養殖,其條件將非常苛刻。
轉基因魚的生態安全,是科學家必須考慮的重要問題。“可育轉基因魚個體逃逸,勢必會與其同種或近緣種之間發生基因交流,而不育的轉基因魚也不能****保證其不育。”孫效文說。
與此相對應,美國一個顧問小組表示,2010年已經證明食用轉基因三文魚是安全的,但是在提供給消費者的餐桌前,還需要更多的研究。
因此,盡管各項監測指標合格,朱作言也沒有把轉基因鯉魚提議作為食品走向市場。朱作言也承認,“轉基因魚可能會產生生態安全問題”。
“作為科學家,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王清印的話也許能代表一部分轉基因研究者的觀點,“社會對轉基因食品有顧慮,而轉基因用品則易于被消費者接受,可以做轉基因觀賞魚。”
在轉基因領域的科學家們看來,盡管發表了不少文章,但很多研究還是欠缺的。“對轉基因魚的整合機理及評價、安全性做得比較少,能夠信服人的還很不夠。要加強基礎研究,作好技術儲備。”朱作言說。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