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農資雖然有較大市場,但屬性不符合;消費品市場有限,只需要建立縣級物流就可以不放棄這塊市場;農產品電商還需要等待消費市場的成熟。因此看似龐大的農村電商只是一塊雞肋——食之無味,棄之略顯可惜。
不管是淘寶還是京東,眼下都將農村電商提升到戰略的高度。淘寶專門上線了農村淘寶,并推出了村淘合伙人;京東推出針對農村的3F戰略,據說也已經招募了十多萬鄉村推廣員。從體量上來講,農村擁有上萬億的市場潛力,確實有很大的想象空間。不管是淘寶還是京東,要繼續保持較高的增長率,到農村去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廣大的農村可能并不是電商巨頭的用武之地,農村的廣大市場更像是雞肋,而不是蛋糕。
農村人口眾多,擁有七八億人口,但同時也地域遼闊,不利于商品配送。更為主要的是,目前實際待在農村地區并有消費能力和潛力的人口并不多,并且未來農村地區人口將進一步減少。雖然農村不僅需要物美價廉的消費品,還需要需求巨大的農資,但農資電商卻不一定適合現有的電商巨頭來做。我們將**從農村電商的分類進行分析。
1.農村電商的分類
當我們談到農村電商的時候,可以指在前不久炒得火熱的淘寶養豬,也可以指京東大力發力的種子化肥。便于分析,我們按照商品屬性把農村電商分為以下:農村消費品電商,農資電商和農產品電商。
農村消費品電商是指農村地區的人網購消費品,即購買現有網上的品類,這點和現在的電商在種類上沒有區別。但會在選擇標準上有所差異,比如可能需要更大的冰箱。
是指農民在網上采購農資產品和設備,屬于生產資料。如果按需求頻次再次分類,又可分為消耗品(化肥、種子等)和耐消品(農具、機械等)。
農產品電商是指農民把農村出產的產品拿到網上賣出去(主要銷往城市),包括農產品和特色工藝品。又可以按照銷售對象分為針對B端和C端兩種。針對B端的銷售對B端來講就是采購,生鮮電商的采購就是其一。針對C端的銷售主要是通過電商平臺零售,如淘寶開店。同時兩者又相互影響,如果能有較好的B端渠道,那么C端銷售就會減少。例如,現在很多地區的優質核桃由于賣給收購商價格太低,就會有一部分拿到網上零售,但如果未來供應鏈經過整合變得高效,零售就是沒有必要的了。
2.農村的現狀及發展
當我們分析農村電商可能的發展時,**要對農村的現狀和未來進行分析,從需求的角度考慮農村的市場。
1)人口。現階段農村有七八億的人口總量,但是由于人口流動,不少年輕人都到城市發展,剩下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而留在農村有消費能力的人中,中年及以上的對互聯網不熟悉,沒有網購經驗。中國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重,接下來人口總量可能會下降。
2)農牧業。農牧業將會轉型,大規模生產將成為主流。一方面是技術的發展使大規模生產成為可能;另一方面,是面臨國外競爭的必然選擇。隨著貿易壁壘的減少和農牧業逐漸對外開放,中國的農牧產品將面對來自國外的競爭。事實上,目前中國大多數農產品價格遠高于國際市場。以豬肉為例,美國的成品豬肉的價格比我們的生豬價格還要低,這意味著,我們必須降低成本。去年一些地區的奶農倒掉牛奶就是因為國外的牛奶成本遠低于國內,而奶農還沒有做好迎接殘酷競爭的準備。今年的玉米價格低于往年的部分原因也是國際市場的競爭。但是,這并不是偶然,且農牧產品的價格還將進一步降低。所以,農牧業的規模化也將是必然選擇。
人口和農牧業的趨勢造成的結果是,農牧業的規模化生產將減少勞動力的使用。所以,農村人口將會大幅減少,流向城市。事實是目前已經完成了部分轉移,如果在政策上能夠解決土地產權和戶口問題,那么轉移將徹底完成。未來的幾十年也不會如部分人所預測的那樣面臨勞動力的短缺,因為技術的進步(包括農牧業的大規模生產和工業的信息化)將同時減少密集勞動力的使用。并且,現在的勞動力實際上過剩的,從產業上游工廠相繼倒閉的新聞就可以略知一二,只是農民工身份的特殊性導致其不會在失業率上體現出來——他們還有土地。
資源的流向和人口是一致的,或者說人口的流向和資源是一致的更為合適,這就是北京房價居高不下并不斷上漲的原因。接下來資源依舊會向若干中心集中,大城市會更大,而吸引力不夠的中小城市乃至省會城市將會沒落。同時,仍舊在農村地區從事生產的人也會向縣城轉移。雖然工作在農村,這些人可能會同時在縣城安家,這部分是由于農村人口減少造成的生活不便。
3.農村消費品電商
網購的優勢是便利和價格優勢,價格優勢是由于省下了實體店的租金。但是,由于物流問題,農村網購并不便利,同時物流成本較高。另外,農村及小城鎮的實體店租金低于大城市。因此,農村網購并不是一件特別劃算的事。對于電商巨頭來講,需要重點解決的物流問題,通過降低物流成本保持價格優勢。物流到達縣或鎮一級就足夠,畢竟,現在去一趟縣城也是非常便利的事。
或許農村消費品的市場的挑戰是在未來,即農牧業規模化生產化造成的農村地區人口減少。如果十年后農村只有2-3億人口,并且分散在如此廣大的地區,物流成本將會進一步提高,那么農村消費品電商還有利可圖嗎?
所以說,農村消費品電商市場空間有限且面臨衰減,且只需要建立縣級的物流體系就能抓住這一部分市場。淘寶專門上線農村淘寶是沒有必要的,甚至還需要額外的推廣成本。農村對消費品的需求和城市并沒有多少區別,農村淘寶有歧視之嫌。
4.農資電商
事實上,對于京東來講,農資電商才是重頭戲。農資的市場也比消費品可觀。但農資不同于消費品,農資是生產資料,這一屬性是至關重要的。
對于作為生產資料的農資來講,農戶應該看作是B端而非C端,目的是生產而非消費。把農資和消費品放到一個平臺是不合適的。且從成本來講,農戶看重的質量而非便利,物流的優勢不太明顯。而對每戶從廠家到地頭的運輸反而會加大成本。當我們選擇網購而非實體店的時候,除了方便還有價格優勢,網購的價格優勢來源于沒有實體店的高昂的租金成本,但是農村實體店的租金很低,甚至在將來可以忽略。
從消費頻次來講,農資中的大部分如化肥、種子可以歸為快消品,需要重復購買。這就算說,沒有重復選擇品牌的必要,一旦選擇一個質量可靠的品牌,就傾向于建立長期的合作,而不是僅僅為了價格而去嘗試其他選擇。這就是B端市場的特點,就像生產企業會選擇穩定的供應商一樣。那么,電商平臺的重要性就大大降低了,結果是農戶和化肥廠等直接合作,特別是隨著規模化生產的到來。
隨著農業大規模生產的到來,農業經營者需要的不僅僅是生產資料,而是綜合的專業服務。因為大規模生產的風險加大,同時對技術的要求也高,未來農戶甚至不具有單一方面的能力,也就是說,需要為農民提供種植的綜合服務,從采購、生產到出售。但是這是電商平臺如京東和淘寶做不到的,京東們只能提供平臺、渠道,*多加上金融服務。在目前小農經濟的形勢下,或許有一定市場,但未來市場不大。并且,農資市場已經屬于供應鏈的前端,不同于商業,這一領域有很多專業的大型公司,他們也在尋求轉型,重要的是,專業技術掌握在這些傳統企業手里。除非京東能成立專門的農業技術公司,否則未來農資電商將在傳統企業中產生,并且不僅是電商,而是農業的互聯網化,比如為大型農場提供一套監測作物生長的信息系統。因此,農資市場雖大,并不適合目前主流的電商平臺。
5.農產品電商
生鮮電商屬于農產品電商的一部分,不過生鮮電商是對采購商而言的,農產品電商是對供應商(農戶)而言的。對于商超及電商,從原產地直接采購會是一個趨勢,即使不能實現產地直采,也會壓縮及優化現有的供應鏈。農戶除了將農產品賣給采購商,還可以拿到網上零售,比如淘寶開店。
網上零售農村出產的產品是一直存在的,大多是特色農產品。對于這一領域,如果京東和淘寶有心去做一些貢獻的話,除了專門開辟出特色館,還可以給與一定的政策扶持,如費用減免。去農村培養電商人才是沒有必要的,只要有利可圖,人才會自發流向農村
但隨著采購渠道的升級,這一市場會越來越小,也就說之前由于賣不上好價錢的農產品一旦可以通過較好的渠道賣出,那么將沒必要零售了。因此,剩下的將是小眾化的、產量有限的特色產品。
生鮮電商的采購不是一蹴而就的,采購不難完成,但**,需要開辟的是消費市場。也就是說,目前網購生鮮的比例還很小,沒有消費市場,采購就沒有意義,這也是京東和淘寶的農村電商戰略中沒有突出這一塊的原因。對于電商平臺,生鮮電商需要供應鏈前端企業的配合,即使對于自營比例較大的京東,也不可能全部由自身來實現產地直銷,而是第三方公司實現產地采購,在平臺售賣。這一過程是一直在推進的。
通過對不同類型的農村電商市場分析,對于京東淘寶,并沒有發現較大的市場潛力。農資雖然有較大市場,但屬性不符合;消費品市場有限,只需要建立縣級物流就可以不放棄這塊市場;農產品電商還需要等待消費市場的成熟。因此看似龐大的農村電商只是一塊雞肋——食之無味,棄之略顯可惜。農村電商的戰略可能*終只是賠本賺吆喝,但實際上,阿里和京東恐怕也是雷聲大雨點小,投入有限。京東鄉村推廣員只有2%的傭金(無其他薪酬組成),機智的阿里一般是先和當地政府合作拿到補貼然后開展行動。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