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食品安全風險解析已經由*初的危機應對為出發點的輿情熱點解讀,逐漸加大為和平時期與風險預防為特征的消費者教育。”1月3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中國經濟網協辦的2018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在北京舉行,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在致辭中指出,2018年我國食品安全呈現整體趨穩,但風險猶存,需要保持警鐘長鳴。
??風險解析:從危機應對到消費者教育
??在對2018年輿情關注的12個熱點問題進行解析時,孟素荷指出,對比2013年、2014和2016年,可以明顯地看到,對于輿情熱點的回應由2013年的****的回應熱點,到2018年33.3%的回應熱點,下降了三分之二;而針對潛在風險的消費提示,由2013年的0%上升到2018年的66.7%。
??“食品安全風險解析已經由*初的危機應對為出發點的輿情熱點解讀,逐漸加大為和平時期與風險預防為特征的消費者教育,這是中國食品安全的風險管理日趨從容穩健的標志,這一特征在2018年更加明顯。”孟素荷表示。
??她指出,目前,輿情的關注點開始向食品安全社會共治體系建設中,各方的規范、自律、及公平延伸,正從對某個企業產品的安全與否延伸到對中國食品安全社會共治體系建設中各方更加透明、協調、嚴謹、自律的作為,并進而轉向保護消費者與公平對待所有市場主體的探求。
??食品安全風險猶存 需警鐘長鳴
??孟素荷指出,2018年我國食品安全呈現整體趨穩,乳業合格率居首,油、肉行業現輕微波動。
??同時,以環境污染為源頭的食品原料污染;食品添加劑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中檢出非食用物質及保健食品摻假等四大問題是近期中國食品安全的短板。隨著人們對保健食品的需求提升,保健食品行業以近乎于食品工業4倍的速度快速發展,但行業的問題依然是魚龍混雜。
??孟素荷指出,在互聯網+時代,電商等網絡銷售渠道的快速成長,給網絡食品帶來新挑戰,包括食品欺詐、產業鏈安全建設空心化等問題,將成為影響我國食品安全輿情的關鍵熱點。此外,隨著進口食品的基數加大,進口國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不,風險概率提升,外源性輿情風險也在加大。
??孟素荷表示,我國對食品安全的治理,已經從大規模的以企業為主體的產業鏈安全建設,進入到更完善、細致的法規體系建設及治理源頭污染、嚴打假冒偽劣產品的攻堅期。進入2019年,食品原材料的真實性、食物過敏源及健康聲稱等問題仍然是未來工作的著力點。“中國食品安全的風險永遠存在,需要警鐘長鳴。” 作者:吳曉薇 韓肖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