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教授28日說,到2020年,中國糧食總需求估計可能在6.4億噸左右,糧食供需基本平衡,缺口逐步縮小,中國也有條件和能力保障糧食需求。
世界資源研究所與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當天下午在北京共同舉辦“糧食安全與可持續發展:2014全球熱點觀察”主題論壇,胡鞍鋼發表《2020中國糧食安全戰略》演講時作上述表示。
他介紹說,2000-2012年間,全球谷物產量增加4.3億噸,其中中國增產1.34億噸,貢獻率達31%;中國2013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首次突破6億噸大關,首次實現10年連續增產?!爸袊坏晒鉀Q了13億人民的吃飯問題,也為全球糧食安全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020年,中國人口總量將達到14.1億人,城鎮化率達到60%以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對中國糧食需求總量、糧食食品種類都提出更高要求,糧食消費結構和城鄉居民飲食習慣也將發生轉變。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的糧食需求將進一步從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
中國的基本人口國情影響著中國以及世界的發展,因此“十幾億人的吃飯問題不能立足于國際市場,而要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胡鞍鋼提醒說,全球的糧食安全形勢并不樂觀,中國的糧食安全也不能輕言過關,雖然中國糧食生產未來仍具有較大增長潛力,但也面臨著耕地資源、水資源、氣候變化等制約因素,糧食繼續增產難度變大。
這位知名國情專家表示,中國中長期糧食安全總目標是充分滿足十幾億全體人口對糧食的基本需求、對谷物的基本自給、對口糧的**安全、對食品的高質量需求,建立健全更加完善、高效的現代糧食安全體系。
在這方面,中國既要保障耕地的數量與質量,也要提高耕地的可持續利用效率;既要發揮政府與市場“兩只手”作用,也要堅持國有與民營“兩條腿”走路;既要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又要積*開拓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完)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