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原標題:掛面泡出“膠”?莫把面筋當橡膠)
在水中泡一泡、搓一搓,浸泡后的掛面竟然出現了白色膠狀物質。這個膠狀物質竟然是橡膠?這是近期在朋友圈刷屏的一段視頻中出現的場景:一位年紀較大的男性消費者向觀眾展示,一把泡了一上午的面條,手一捏,就會團成一塊像“口香糖”一樣的東西,也無法溶解,十分有彈性。為此,這位消費者斷言,“這肯定是橡膠做的。”
掛面浸泡后出現的膠狀物質到底是什么東西?面條和橡膠,真的可能傻傻分不清楚?4月7日上午,南都鑒定走進廣州C E C食品安全檢測消費者體驗中心,與華南農業大學“話食科普”團隊一起,揭秘掛面泡水后出現的“膠”的真實身份,以及對比測試橡膠和面條有哪些不同之處。本次科普鑒定試驗還進行了同步視頻直播,**時間內吸引超過152 0173 3840萬網友觀看。
鑒定由頭
視頻中面條泡出了膠狀物
有人認定面條是橡膠做的
網上流傳的幾段涉及“橡膠面條”的視頻中,演示試驗的消費者大多持南方口音。其中一位男性消費者,把面條放在了盛滿水的臉盆里,號稱“已經泡了一上午了”。他不斷地從水里把面條撈起來,想展示面條依舊很“筋道”。隨后,他又仔細搓揉了一下面條,直到把這些面條揉成了一整團“糊糊”的物質。之后,他斷言,這些面條“全是橡膠做的”。
長沙市民張女士看了這段視頻后,自己也做了一場“試驗”,并請來了媒體報道。她說,自己從超市買回來的面條泡了一晚上,變得“十分有彈力,捏不碎”,“沒有任何 粉 揉出來,像 橡皮泥 一樣。”她轉而向媒體求證,這樣的面條是不是里面添加了什么東西?人體食用究竟健不健康?類似的版本還有不少。還有消費者為了證實面粉應該是可溶的,還特意把散裝的面粉也泡在了水里,“你看,面粉就一下子溶解了,但這個面條就不會。”
廣州市場面條照賣
有人認為“南方人大驚小怪”
廣州市場上的面條有沒有受到影響?試驗前夕,鑒定君隨機走訪了幾家超市,發現貨架上的面條正常售賣,并沒有受到視頻的影響。鑒定君現場隨機采訪了幾位前來購物的市民。一位林女士表示,沒有看過網絡上的有關視頻。“感覺泡一泡也不能證明它就是橡膠做的吧。本身煮面條的時候,那么高的水溫,面條都不會爛,就拿水泡一泡,不爛,不能說明它就是橡膠做的吧。”
李女士則表示,橡膠的成本比面條還要高,“生產者拿橡膠來做面條劃得來嗎?還要想盡辦法做成面條的口感,這個造假成本太大了吧,無利可圖啊。”而一位王女士則表示是南方人大驚小怪了。“這個就是面筋啊。我們那邊做面都用這個。反復換水,多揉幾次,越揉越筋道。”王女士還表示,面筋的形成情況和揉的力道很有關系。“力氣越大,揉出來的面條越筋道。”
鑒定實錄
掛面泡出的膠狀物真可能是橡膠嗎?
時間:4月7日
地點:廣州C E C食品安全檢測消費者體驗中心
測試對象:玉米掛面、高筋掛面、綠豆掛面、橡皮筋
儀器:燒杯、鑷子、酒精燈、氫氧化鈉溶液和硫酸銅溶液等
目的:掛面泡水后出現的膠狀物是什么東西?橡膠和面條,究竟有何不同之處?
A
掛面泡水揉搓后 真的出現了膠狀物
掛面用涼水浸泡后,是否真的會像視頻中一樣,出現白色膠狀物?試驗一開始,鑒定君就將一小把折斷的掛面放在盛滿涼水的燒杯中。大概半個小時后,原本直直插在水中的掛面,水下部分開始出現變軟跡象。大約一個小時后,掛面全部軟化浸泡在了水中,原先透明的水呈現乳白色。
鑒定君用手不停攪拌水中的掛面,并不斷揉搓后,掛面開始黏在一起。隨著面條在水中不停地被揉搓,面團逐漸出現白色的膠狀物,而且不溶于水。“這就是北方人所說的 面筋 。”試驗員表示,面條筋道的秘密就在于面筋,也就是面粉中的蛋白質。如果將面團、面條放在水里反復搓洗,面條中的淀粉和水溶性成分就會離開,剩下具有黏性、延伸性不溶于水的物質就是面筋。
試驗員介紹,面筋蛋白主要有兩種,分別是麥醇溶蛋白和麥谷蛋白。它們可以相互結合,形成復雜網絡結構。蛋白質是面條的骨架,其含量和結構的細微差異賦予面粉不同的加工性能。如果蛋白質含量太低,面條韌性、彈性不足,加工的時候容易斷裂,煮的時候容易混湯。如果蛋白質過多,面條韌性過強,雖然耐煮,但也不容易煮透,導致*終口感不佳。
B
四招區分面條和橡膠
那么掛面泡水后出現的膠狀物,有沒有可能是橡膠?橡膠和蛋白質以及面條,到底有何不同,是否可能被混淆?鑒定君準備了三種掛面(分別是綠豆風味掛面、高筋爽滑掛面以及玉米風味掛面),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橡膠制作的橡皮筋。隨后,鑒定君和“話食科普”的成員,通過四種方法,來逐一測試面條和橡膠到底有哪些不同之處。
干燒
面條燒后有淡淡味道橡膠一燒有刺鼻味道
**道試驗,鑒定君選擇了“燒燒看”這一直觀的辨別方法。試驗員用酒精燈把三種面條逐個點燃,面條的燃燒速度不算太快,燃燒時沒有什么聲音,有白煙冒出,現場還會有一股淡淡的味道,但并不刺鼻。燒完后的面條灰燼均為黑色條狀。鑒定君用手指碰了一下,灰燼很快就碎了,和紙片燒完后的灰燼形態很相近。
試驗員又對橡皮筋進行了燃燒。這次的燃燒速度快很多,而且火焰也比較大。橡膠燃燒時同樣不發出聲音,但現場很快就有刺鼻的味道傳出。燃燒時,橡皮筋還會形成黑色油狀“液體”滴落在托盤上,南都鑒定君用手觸碰了下,黑色油狀的液體并不凝固,氣味十分難聞,非常臭,而且很難洗掉。
水煮
面條煮后就軟水變乳白色橡皮筋煮后和水都無明顯變化
面條和橡膠被水浸泡后的狀態會一樣嗎?為了加速浸泡效果,試驗員決定用熱水來做浸泡試驗。試驗員把三款面條和橡皮筋全部放在熱水中,隔水蒸煮。煮沸后的掛面,明顯變軟。試驗員將煮后的面條全部放在清水中,盛有面條的水明顯變成了乳白色。
而作為橡膠代表的橡皮筋,不管用水如何蒸煮,外形都沒有發生明顯變化。橡皮筋所在的水杯中的水的顏色也沒有發生絲毫變化。“在耐高溫方面,橡膠明顯要比面條高很多。”試驗員表示,通過水煮可以發現,面條和橡膠有明顯的不同。
拉扯
面條不管干濕一扯就斷橡皮筋一直彈性十足
試驗員對面條和橡皮筋分別進行了拉扯。結果發現,干的掛面,很容易折斷。經過蒸煮的面條,柔韌性比面條保持在干燥狀態時有所增加,有一定彈性,但這個彈性十分有限。力氣稍微大點,面條就能被扯斷。
與此同時,橡皮筋不管在干燥狀態,還是在水煮之后,一直都是彈性十足。煮過的橡皮筋依然保持著和初始狀態一樣的彈性,不易拉斷。試驗員表示,這是因為橡膠有一定的耐熱性,水煮的溫度下,不會發生太大的改變。
滴試劑
橡膠和面條*大區別是否含有蛋白質成分
第四步,試驗員打算用滴試劑的方式,檢測試驗的幾款面條中究竟有沒有蛋白質。“普通掛面里都是含有蛋白質的,蛋白質有個特性,在堿性條件下,遇到淡藍色的硫酸銅溶液就會變成紫色,而橡膠不含蛋白質,是不會變色的。通過這個實驗,很容易就能區別面條和橡膠。”
于是,試驗員分別將三款都浸泡過面條的水,兌入氫氧化鈉溶液和硫酸銅溶液。很明顯,水就變成紫色。試驗員再將浸泡過橡皮筋的水,也同樣兌入氫氧化鈉溶液和硫酸銅溶液,但水依然是藍色的,沒有發生任何變化。
鑒定者說
面條中的“膠”多為食用膠
面條中的“膠”并非膠水或工業膠,而是食用膠,學名增稠劑,也叫做可溶性膳食纖維。現在工業生產的面條,里面確實有一些食用添加劑。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要求在面條中使用增稠劑合法合規,消費者不必恐慌。當然不用增稠劑也有替代辦法,比如加入魔芋粉。魔芋的主要成分是高分子多糖,它能起到增稠劑一樣的作用。
目前國家允許使用的增稠劑有幾十種,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天然食物中提取的,可使面條的口感更有彈性、更爽滑,同時提高了面條的韌性。比如海藻酸鈉這些。但海藻酸鈉本身也是從天然海藻中提取出來的,其中包括葡萄糖和高聚糖醛酸。它具有濃縮溶液、形成凝膠和成膜的能力,它會增加面條的口感,但適當地食用對身體是無害的。
面條中添加化工材料?“企業沒必要那么做”
試驗員認為,燒一燒真偽一辨就明,化工材料含有硫等化學物質,一燒就能聞到刺鼻的味道。普通面條燃燒會變焦,但不會有異味。即使放入膠水,也很容易發現。企業沒必要那么做。面特別有手感,是因為面筋里含有麥谷蛋白和麥醇溶蛋白,讓面筋摸起來很有彈性,而并非像視頻說的是用橡膠做的。網上流傳的視頻,泡一下掛面就得出是橡膠做的結論,是嘩眾取寵,不負責任,大家不要再轉發類似的視頻了。
現在的掛面為什么比以前的掛面有嚼勁?試驗員說,這是因為現在的掛面會進行改良,加入食用膠,比如海藻酸鈉,這其實也是一種天然海藻提煉而成的物質,口感會更好,適量食用對人體無害。購買掛面的時候,可以留意掛面上標注的營養成分。大家可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不同成分的掛面。
鑒定補充
涉事企業官網辟謠使用添加劑符合國家規定
在其中一款視頻中,消費者就是把某款品名為爽滑面條的產品進行水泡實驗,之后得出該面條添加橡膠的結論。事后,視頻中提到的面條企業有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公司已經關注到相關視頻,視頻中所指的面條加橡膠一事并非因添加橡膠,而是面粉本身的性質決定的。面粉中因含有蛋白質而具有水泡后黏黏的手感,這種物質俗稱“面筋”。
該負責人同時表示,該企業生產的產品使用的添加劑均符合國家規定,都是國家允許添加在食品中的添加劑。而打開該公司官網的首頁就能看到碩大的“鄭重聲明”,聲明中表示,該公司選用制作掛面的小麥粉的濕面筋均高于國家特制一等粉標準,掛面產品也符合相關國家食品安全標準,消費者可放心食用,望廣大消費者不信謠、不傳謠。
企業認為有關視頻對掛面行業造成了影響
該企業在聲明中說,實際上,掛面經水清洗后留下來的“膠狀物”為濕面筋,其主要是由麥谷蛋白和麥醇溶蛋白組成,而麥谷蛋白和麥醇溶蛋白的*大特性是不溶于水,會互相黏聚在一起形成面筋網狀結構,所以視頻中所稱的“膠狀物”,實際上是蛋白質。根據國家標準GB1355規定,掛面原料小麥粉中普通粉的濕面筋含量在22.0%以上,特制一等粉的濕面筋含量在26.0%以上,掛面生產企業會根據生產工藝選擇不同面筋含量的小麥粉作為原料。
聲明還表示,聲稱掛面中含有害“膠獎物”的視頻,已對整個掛面行業相關企業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為此,該公司對捏造并散布虛假消息,損害公司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的行為人保留依法追究民事責任的權利,歡迎廣大知情人士進行舉報或提供線索。(來源:南方都市報)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