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 新華網上海4月4日電(楊金志、戰嘉琦)復旦大學教授、國際生物安全研究學會主席盧寶榮和上海交大教授、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標準化委員會委員張大兵等專家*近表示,我國具備檢測轉基因食品的先進技術,并對轉基因食品的進口、銷售實行嚴格監管,轉基因食品安全有嚴格保障。
“上海科普大講壇”第二講3日?
下午在上海科技館進行,講座以轉基因食品安全為主題,盧寶榮、張大兵等專家在講座上做出上述表示。
盧寶榮教授說,我國擁有健全的轉基因食品監管法規體系。國務院在2001年5月出臺《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農業部在2002年3月實施《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辦法》。與此同時,我國還簽署了管理轉基因生物越境轉移的國際性法律協議——《生物安全議定書》。
“在我國,如果食品中含有轉基因成分,必須標注清楚。”盧寶榮說,“我國很多食用油產品都在油壺上標注使用轉基因大豆,我國執法部門也經常到超市賣場進行檢查。”
盧寶榮特別強調說:“轉基因產品標志并不是說這個東西是不好的,而是讓人們明白消費,就像標注某樣食品中含有維生素D一樣。國家既然允許有標志,就證明轉基因食品和非轉基因食品沒有明顯差異。”
盧寶榮說,我國已經建立完善的轉基因食品評價和管理體系。任何一種轉基因產品進行商品化,都必須進行嚴格的申報、審批,得到相關證書才能進行商品化。“從轉基因食品進入市場以來,我們還沒有看到一例因為轉基因導致的重大傷亡事件。”
張大兵說:“我國的轉基因食品檢測技術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與歐盟等地區的技術非常接近,轉基因食品檢測的時間也很快。人們甚至在網上買到試紙,在廚房里就可以檢測食品是否屬于轉基因食品。”
轉基因技術誕生于上世紀八十年代,是指將人工分離和修飾過的基因導入到生物體基因組中,由于導入基因的表達,引起生物體性狀的可遺傳的修飾。
轉基因技術發展迅速,在大豆、玉米、油菜等作物上應用尤其廣泛。2007年,全球轉基因植物種植面積達到1.143億公頃。在美國,70%的玉米都采用了轉基因技術。轉基因作物具有高產、抗蟲等優點,但歐盟等地區也有人士擔憂其食用安全性。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