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好久沒有聞到這么熟悉的味道了,這樣的餐巴,好吃又方便!”中午,福建省莆田市區和成天下小區的“90后”居民陳喜順,特地來到國資大廈樓下的“莆田餐巴”移動篷車前購買美食。此后一個小時里,又有80多份套餐售出,隨到隨買、打包取走,現場不逗留,安全有序。
??為應對疫情帶來的挑戰,莆田市委市政府指導市餐飲烹飪協會推出“莆田餐巴”——“流動餐廳”載著多樣美食進園區、社區、寫字樓、機關,既豐富了群眾的用餐選擇,也為受疫情影響的商家開辟了新出路。
??餐車動起來,創造上百個就業崗位
??在莆田市區雅頌居,兩輛“莆田餐巴”移動篷車停靠在小區門口,一輛車內擺放著荔枝肉、海苔等20多種菜肴,還有莆田紅團、綠豆糕等特色糕點;另一輛車內則提供主食,廚師現場烹飪燜豆腐等,吸引附近居民前來選購。“非常時期,外出就餐不方便,家里又是雙職工,平時沒空做飯,在家門口就能吃到套餐,贊!”幾名戴著口罩選購食品的居民說。
??莆田市餐飲烹飪協會會長關玉標介紹,原來為籌備元宵節,協會籌資40萬元購買了15輛美食移動篷車,計劃布置在市區鬧市。但一場疫情改變了所有計劃。
??怎么辦?“人不動我動”。思路一開,資源就活。餐飲烹飪協會將15輛移動篷車打造成“莆田餐巴”,先后在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城廂萬輝社區、荔城荔園小區等10多個地方布點試營業,既解決了企業復產工人、當地居民的用餐問題,又使得多家餐飲企業“動起來”,創造出餐巴服務點、中央廚房等上百個就業崗位,實現多贏。
??個性化定制,試水行業轉型之路
??在莆田市餐飲烹飪協會的牽頭下,莆田主要餐飲企業“抱團取暖”,各家中央廚房統一配送菜品到“莆田餐巴”上,線上訂餐、線下自取,私人訂制配送、現場體驗,“小餐巴”愣是走出了“互聯網+”的范兒,餐飲員工也從后廚走向社區。
??“個性化定制是餐巴的特色所在。”莆田市餐飲烹飪協會秘書長郭文輝表示。務工人員要求低價實惠,那工業園區的餐巴則以套餐為主,每份15元;“上班族”更喜營養均衡,寫字樓下餐巴則提供更多樣的菜品和套餐;居民動手能力更強,供應半成品成為社區餐巴的主打,居民只把“烹飪”環節帶回家……
??“這是一種全新的業態發展方向,是行業轉型的前哨戰!”莆田老蒲鮮餐飲企業創始人陳偉軍說。“餐飲企業化被動為主動,線上線下同頻共振,減少損失、穩定客源,還為接下來傳統餐飲業轉型升級打下基礎。”
??點對點互動,新模式異軍突起
??兩家門店,4名客服人員,10萬名“粉絲”,逆勢上揚的營銷業績——
??近期,莆田蘑菇私房菜餐飲企業在疫情期間的“成績單”讓人眼前一亮。企業負責人黃朝琴告訴記者,“制勝法寶”就是線上線下高度一體化,點對點互動,實現無縫對接。4年多的營業歷史,該企業僅有的兩家門店,走的都是線上訂餐、線下配送的發展模式。企業設立了多個微信號以維護“粉絲”,請了客服人員專門管理微信號,每天發送菜品資料、接受顧客下單、處理投訴等,更重要的是與顧客進行微信私聊,“點對點的互動才更暖人心”。在平時,門店網上訂餐**152 0173 3840單,疫情期間直接翻番,達到300多單。
??“蘑菇私房菜‘新餐飲’的發展模式,就是借力互聯網的典型,給莆田餐飲企業轉型帶來啟示。”郭文輝說,“莆田餐巴”一推出就深受市民歡迎,他們下一步將組織各會員單位,在全市的各社區、園區、寫字樓布置更多服務點,增設“早餐工程”,同時推出“百道名菜進社區”等活動,鞏固推廣線上線下結合的“新餐飲”模式。(作者: 劉曉宇 ? 顏珂)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