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12月23日,海關總署和農業農村部發布公告,中國解除日本口蹄疫禁令及對日本30月齡以下剔骨牛肉的禁令。
而在此前,受瘋牛病影響,中國自2001年起開始禁止進口日本牛肉。專家表示,時隔18年后的解禁是由中國消費升級和對外貿易關系共同助推而成。
日本牛肉18年后再獲輸華批準
據海關總署和農業農村部聯合發布的公告顯示,根據風險評估結果,解除日本口蹄疫禁令,允許符合要求的日本偶蹄動物及其產品輸華,原質檢總局、原農業部2010年第45號聯合公告同時廢止。同時,解除原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總局、原農業部聯合公告2001年第152 0173 3840號對日本30月齡以下剔骨牛肉的禁令。日本30月齡以下剔骨牛肉輸華檢驗檢疫要求另行制定。
此前,受瘋牛病影響,中國于2001年開始禁止進口日本產牛肉。原國家衛生部曾在發布防止瘋牛病傳入的公告中指出,瘋牛病全稱為"牛海綿狀腦病",是一種發生在牛身上的進行性中樞神經系統病變。人類發病者罕見,但染上此種疾病,遲早腦部會受損,癡呆癥狀日益嚴重,因起并發癥而致死亡。
而在2010年,伴隨日本境內爆發口蹄疫,中國進一步禁止了進口日本的偶蹄動物(豬、牛、羊等)及其制品。據農業農村部介紹,口蹄疫是危害嚴重的動物疫病之一,被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列為法定報告動物疫病,我國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
2019年4月,日本媒體報道,中日兩國政府在部長級“經濟高層對話”上就中日解禁出口的條件之一“動物衛生檢疫協定”達成實質性共識。關于肉牛的飼養設施,日方將就相關水準向中方聽取意見。日本國內畜產業人士認為,解禁后,中國將成為“很有魅力的市場”。2019年12月,日本牛肉迎來時隔18年后的正式解禁。
牛肉解禁與市場需求相關
事實上,為保護消費者健康,我國曾多次因疫病問題調整國外牛肉的進口源。除日本外,受瘋牛病影響,中國曾先后禁止進口英國、愛爾蘭、法國、丹麥、美國等國家的牛肉及相關產品。
伴隨食品安全問題的解除,2017年,美國牛肉在13年后重新回到中國市場;2018年,英國牛肉也在22年后獲得進口批準;同在2018年,中國還先后解除了愛爾蘭、荷蘭、丹麥、法國等國家的牛肉輸華禁令。
食品行業分析師朱丹蓬向新京報記者表示,此次中國開放日本牛肉一方面與政治經濟因素有關,另一方面則與國內的消費升級有關。“開放日本牛肉也有助于推進中國對外貿易關系得到改善。而伴隨中國的消費升級,消費者對于高品質牛肉存在剛需。”
結合海關總署的進口數據可知,伴隨年內市場的肉類強需求,截至2019年11月,牛肉進口總量已達到147.02噸,同比增長79.3%。而據澳洲媒體報道,2019年,中國已超過美國成為世界*大牛肉進口國。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