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人感染H7N9疫情持續引人關注,市衛計委(廣州市衛計委)日前發布人禽流感防控知識,指出經常接觸禽類的人及免疫力較低的人群特別容易被禽流感病毒感染。普通人群*重要的預防方法是減少接觸活禽和活禽市場,做好個人防護,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對于禽類愛好者、禽類從業人員、禽類加工人員,市衛計委也提供了防控指引。
為什么要注意H7N9:免疫力低人群感染后易發展為重癥
市衛計委介紹,H7N9病毒是禽流感病毒的一種,通常情況下只感染禽類,引起禽鳥發病。在偶然情況下可以感染人,引起流感樣癥狀。
H7N9流感是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以發熱、咽痛、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癥狀為主,可快速進展為重癥肺炎,病情嚴重可導致死亡。這個病的潛伏期多數在一周內,傳染源為攜帶H7N9流感病毒的禽類。病人主要因接觸禽類或被病毒污染的物品而感染。
什么人特別容易感染H7N9:經常接觸禽類者、老人孕婦小孩等免疫力低群體
有兩類人特別容易被感染:經常接觸禽類的人,例如從事禽類養殖、販運、銷售、宰殺等工作人員,以及免疫力比較低的人。因為目前監測發現,H7N9病毒特別喜歡“欺負”患有慢性基礎病的老人以及孕婦、兒童等這些免疫力較低的“軟柿子”。他們感染了之后容易發展為重癥,所以這些人群為了保護自己,應盡量不去活禽交易市場。
專家認為,人感染H7N9流感,活禽暴露史與禽類市場暴露史是感染的高危因素。實行禽類“集中屠宰、冷鏈配送、生鮮上市”措施能有效減少公眾的暴露風險。
做什么事情容易感染H7N9:接觸活禽、去活禽市場是感染的重要危險因素
目前已有證據提示接觸活禽和去活禽市場是感染H7N9的重要危險因素。經呼吸道或直接接觸攜帶病毒的家禽及其排泄物、分泌物可能是感染H7N9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
H7N9病毒主要通過下列途徑感染人類:吸入含有禽流感病毒的飛沫或飛沫核;直接接觸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禽類或其分泌物和排泄物;間接接觸受禽流感病毒污染的物品和環境。
防疫指引:H7N9怕熱不怕冷 涉禽器皿需注意存放
市衛計委分別對普通人群、禽類愛好者、禽類從業人員、禽類加工人員提供了防控指引。
普通人群:
*重要的預防方法是減少接觸活禽和活禽市場、做好個人防護,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市衛計委提醒,要盡量避免接觸禽畜;從正規渠道購買冰鮮禽肉,食用禽肉蛋時要充分煮熟,并注意生熟分開。
市民要盡量避免接觸野生禽鳥或進入野禽棲息地;在農家樂游玩時注意遠離禽類屠宰現場;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避免去人群密集、空氣污濁的場所,特別避免去有活禽交易的市場;合理飲食起居,保證充足的營養和睡眠;適時加減衣服;多參加戶外體育活動。
禽類愛好者:
加強飼養管理,提高禽體抗病力;注意籠舍的衛生清潔;保證籠舍的通風;鴿舍、鳥籠要特別注意衛生,注重日常消毒。家中飼養的雀鳥,應避免它們與野禽接觸。一旦接觸后,要及時給鳥籠消毒,必要時還要到動物防疫部門進行防疫。在養鳥或者觀鳥時要盡可能避免接觸禽類以及其糞便,處理它們的糞便時應戴上手套;接觸它們或它們的糞便后,必須用皂液和清水徹底清潔雙手。觀鳥過程中不撿死鳥,不吃野生禽鳥。
禽類從業人員:
在進行接觸禽類的工作活動過程中,應穿著防護服、佩戴口罩和手套,做好個人防護,減少與禽類的直接接觸。清潔禽舍時,要嚴格執行清潔和消毒程序;清潔完畢后,要及時徹底地洗手和消毒;當身體接觸禽類污物時,也要徹底地清洗。當發現病死禽時,應及時通知當地動物檢疫部門處理。
當出現發熱、咳嗽、咽痛、全身不適等癥狀時,應戴上口罩,并盡快到發熱門診就醫,并主動告之醫生自身職業和發病前的活動史。保持勤洗手、室內勤通風換氣、注意營養,保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加強體育鍛煉。禽類加工人員:
經常清潔和消毒用于家禽準備的所有工作臺、設備和器具,應經常洗手。處理禽肉時要做到生熟分開。特別是一些器皿,容器也應注意生熟分開。確保將食品烹調到適當的溫度,禽流感病毒普遍對熱敏感,對低溫抵抗力較強,65℃加熱30分鐘或煮沸(100℃)2分鐘以上可滅活。
完全熟透的家禽/豬肉等是可以食用的。但是病毒在較低溫下可存活1周,在4℃水中或有甘油存在的情況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另外,當加工者手部有破損處理肉類時,建議佩戴手套。(來源:廣州日報?記者伍仞 通訊員穗衛計宣)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