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新聞】李先生由于胃部不適,在北京一家超市購買了“江中猴姑餅干”,食用后發現其與普通餅干無異,李先生認為該產品不是保健品也不是藥品,宣傳上屬于誤導消費者,故起訴銷售者北京超市發連鎖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者江西食方食坊中藥食品公司、廣告代言人徐靜蕾等被告要求十倍賠償貨款共計7830元并在中央電視臺8套、騰訊視頻、超市發廂紅旗店大屏幕等廣告發布載體上公開道歉。日前,海淀法院受理了此案。
猴姑餅干,能不能“養胃”?
一聽“養胃”,你覺得他應該是保健品,那就大錯特錯了!該商品的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為QS35000801152 0173 3840,該編號表明該餅干類產品屬于食品,既算不上功效食品,更談不上保健品!
在我國,保健食品應在外包裝中注明保健食品“藍帽子”標志,但猴姑餅干外包裝盒上并沒有該標志,至于“養胃”功能一說,在目前國家食藥總局規定的保健食品27個功能范圍中,也并無“養胃”功能一說。
你可能會問,他不是含有“猴頭菇”么?猴頭菇不是養胃么?
中國營養學會常務理事李淑媛表示,猴頭菇有助于增強人體免疫系統抵抗力,但是在餅干中加入這種成分,能否達到所宣稱的功效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楊文嬌也表示,除去配料表中的猴頭菇成分外,猴姑餅干其余成分其實與普通餅干相差無幾,產品本身中也包含一些油類及脂肪,人們攝入有益成分的同時也會吸收對人體不益的成分,并不建議天天食用。
猴菇餅干只是普通食品
根據規定,如果是保健食品,外包裝上要有“藍帽子”標志,但記者查看了多個品牌猴菇餅干的外包裝,并未發現“藍帽子”。而根據《食品安全法》有關條例,普通食品是不能宣稱具有保健功能和疾病預防功能的。
同時,記者在多個品牌猴菇餅干的營養成分表上,只看到所有普通食品需標注的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卻并未發現其他營養素的標注信息。
即使添加了猴頭菇,猴菇餅干的主要成分也是淀粉、油、糖等,而且猴頭菇在干制的過程中是否會損失營養成分?這樣吃到消費者口中還能有多少有益的成分?
對此,云無心認為,直接吃猴頭菇來養胃都沒有可信的科學證據。討論猴菇餅干吃到消費者口中含有多少有益成分全無意義。
猴菇餅干賣點在哪里?當然是那句“養胃”的宣傳語。某品牌猴菇餅干在外包裝上標注“供胃病人群使用”,并建議胃病患者每天食用兩到三包。
對此,上述主治中醫師提出了質疑。“餅干在宣傳上,提到了養胃的功效,提到了餅干的食用頻率,它暗示了消費者如果依照這種食用方法來吃餅干,就能夠控制胃病的發展,這有沒有經過臨床驗證?有沒有科學依據?廠家有沒有做過科學對比試驗,觀察猴頭菇餅干(是產品而不是猴頭菇本身)對胃病患者各項癥狀的緩解情況?”
“假如說這種宣傳能夠被采信,那么有很多其他東西會走上神壇。比如說,大棗也有養胃補氣的作用,那么大紅棗餅干、大紅棗酸奶是不是也可以養胃?小麥能夠治療虛汗、盜汗,那么小麥面包、小麥餅干、小麥啤酒是不是可以改善虛汗,盜汗?赤豆能夠解毒利尿、治療水腫,豆沙包是否可以減輕水腫?”他進一步解釋道,“同樣一種東西,作為食品和藥品發揮的作用是不同的,因為藥品有特殊的用法用量,有獨立的配伍。”
餅干高油高糖,不是健康食品
專家建議,餅干本身就不是一種健康食品,包含的油脂、糖分都很多,偶爾吃吃沒問題,但不建議每天都吃。
而某品牌猴菇餅干的包裝上卻建議胃病患者每天食用兩到三包,對于有胃病的患者來說,進食如此多高油高糖的餅干,是否對病情不利?
“**說,所謂的猴菇餅干是按照普通食品申報的,宣傳養胃功能本來就涉嫌虛假宣傳。其次,即使是加了猴頭菇,這個餅干中的油、糖成分依然還是挺高的。不管是對什么人群,每天吃這么多都對健康不利。”云無心表示。
“餅干是不健康食品,假設有人研究出現代餅干和藥物的結合品,那么你可以想像,現在的醫院會處于什么尷尬的境地:沒有處方權的食品廠可以生產并銷售含藥物的食品,有資質的藥廠只能生產又難看又難吃的藥品劑型,這可能嗎?”上述主治中醫師這樣假設。
參考:廣州日報 《“猴姑餅干”不養胃 消費者起訴徐靜蕾》
39健康網 《猴菇餅干真的可以養胃嗎?》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