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春節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期間自然少不了歡宴聚餐、走親訪友。酒是春節餐桌上必不可少的東西。然而,酒并非人人都能喝,過度飲酒不僅傷身,而且對特殊人群來說甚至還會有生命危險。怎么喝酒才能對身體傷害*小,哪些人不宜喝酒呢?日前,記者就相關問題進行了走訪。
(圖片與文章內容無關)
A 拼酒等于拼命
如今,雖然越來越多的人已經認識到過度飲酒的危害,但過年期間難免還是有人經不起誘惑。特別是在旁人的勸說下,更容易出現拼酒的情況。對此,樂山市市中區中醫醫院內科主治中醫師朱文表示,大量飲酒,不僅會造成胃部痙攣,出現粘膜損傷、出血、吐血的癥狀。長此以往,還會誘發肝硬化,甚至導致酒精性重癥胰腺炎。
“在我接診的病人中,曾有一個患者,差點因酒喪命?!敝煳恼f,患者平時就有酗酒的習慣,每天從早到晚都要喝酒。后來在一個酒席上,他喝了一斤多酒便休克了。經檢查發現,這是一個典型的酒精性重癥胰腺炎患者。
朱文表示,重癥胰腺炎是一個死亡率在30%以上的*其兇險的疾病,從發病到死亡可能只要幾天時間。在引起重癥胰腺炎的三大原因中,酒精就是其中之一。它的發病機制尚無共識,目前比較認可的說法是,大量酒精會導致十二指腸乳頭痙攣,造成胰管堵塞,有腐蝕性的胰液排不出來,就會腐蝕胰腺自身,之后進入腹腔腐蝕各臟器。
“現在,酒精性重癥胰腺炎的發病率越來越高,這與人們生活習慣和生活環境有非常大的關系。節假日本是放松休閑,合家團聚的日子,切莫因為喝酒而導致悲劇的發生?!敝煳恼f。
B 四招抵擋勸酒攻勢
那么,實際生活中,面對親友的勸酒攻勢,我們應該怎樣抵擋呢?哪些情況不宜飲酒呢?
****喝酒臉紅,這其實是病。
不少人認為,喝酒臉紅說明這個人能喝酒。但恰恰相反,喝酒臉紅是一個不好的現象。有研究顯示,酒精(乙醇)進入人體后,會被代謝為乙醛,再依靠一些酶,把乙醛代謝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但有接近半數的中國人,天生就缺乏這些酶,所以乙醛代謝不順暢,堆積在體內,作用于中樞神經和血液,就引起臉紅、頭暈、惡心等不舒服的反應。當然,這不是說喝酒不臉紅的人就可以放心喝。無論是否臉紅,過量飲酒都會帶來很多健康問題。
NO.2今天吃了藥,喝酒會要命。
大家可能都聽說過“吃了頭孢不喝酒”,因為會引起雙硫侖樣反應,輕則頭痛胸悶,重則致命。這是因為頭孢類藥物(一類抗生素)和甲硝唑都會和酒精發生反應,引起中毒癥狀。
除此之外,替硝唑、奧硝唑、氯霉素、酮康唑、磺胺類等藥物,吃過之后也不能飲酒,因為可能會出現看不清東西、臉很紅、胸悶、頭疼、心悸、惡心、嘔吐,甚至死亡。如果是年紀較大,本身就有高血壓、心臟病,或者對酒精過敏的人,那癥狀可能會更猛烈一些。在醫學上,稱這個反應為雙硫侖樣反應,喝酒后15分鐘到1個小時左右就會發生。因此,如果一定要喝酒,務必仔細查看正在服用的藥物說明書。
NO.3肝不好,確實不能喝酒。
酒精進入人身體后,主要靠肝臟來代謝。過量飲酒后,肝臟勞累過度,必然會有損傷。雖然人體會對肝臟進行修復,但這個修復機制并不**,肝臟只會瘢痕修復,這主要表現為纖維組織的大量增生,就是肝纖維化。如果肝纖維化繼續發展,*終肝臟失去彈性、變硬,這就是肝硬化。一旦發生肝硬化,無法逆轉,更不能治愈。
NO.4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
任何酒精含量都會影響人的判斷力和安全駕駛的能力。即使少量酒精也會降低協調能力、反應能力,還會影響視力和對速度、距離的判斷力,甚至,讓人昏昏欲睡。并且,酒精離開身體需要一定時間。為了安全起見,午飯喝酒后晚上都不適合開車,晚飯喝酒可能第二天早上都不適合開車。醒酒沒有捷徑,即使喝咖啡或洗冷水澡也沒有幫助。喝酒后幾個小時,血液中的酒精濃度可能仍然高于法律限制值或不適合開車。
相關鏈接——
每天一杯紅酒,能預防心臟病嗎?
朱文:臨床上,有一些研究表明,適量飲酒有益心臟健康。但這里的酒是泛指酒精,而非特指紅酒。而對于有心衰或心臟功能不好的人、每日服用阿司匹林的人及孕婦,更不能飲酒,不要期待通過飲酒來治療心血管疾病。并且,喝酒容易上癮,稍不注意就會過量。如果縱酒或酗酒,帶來的確定風險遠遠大于不確定的益處。
喝白酒能抗癌?
朱文:白酒是個復雜的混合物,成分復雜,含一些有益的活性物質,很正常。但這和喝白酒能抗癌完全是兩回事。因為無論各種酒里有多少有益的活性物質,它們*重要的成分始終都是酒精。對健康而言,酒精的害處遠遠大于其他活性物質可能帶來的任何益處。
當然,雖然飲酒對健康有害,但并不是說一點酒都不能喝。任何事情不過量就好,成年人偶爾喝點酒問題也不大??偠灾m當飲酒是可以的,但別用“健康”做借口。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