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 土雞也叫草雞、笨雞,是指放養在山野林間、果園的肉雞。前幾年由于土雞自身存在生長慢、個體小、產蛋少等缺點,逐步被國外優良品種所取代,養殖數量大大減少。但隨著消費者對食品口味、品質要求逐步提高,“土雞”養殖又成為飼養業的新熱點。
???? 我認為土雞之所以受養殖戶歡迎,有幾個原因。(1)無污染、肉質細嫩,口感好,營養豐富,深受人們的歡迎;養殖成本低,不僅雞苗及防疫投入少,而且精料消耗少,一只本地雞一年僅需4元左右的成本。(2)飼養靈活,管理方便。多采用散養方式,要求飼養者掌握一般技術即可。(3)收入可觀,利潤大。市場上本地雞和本地雞蛋價格均普遍高于肉食雞和雞蛋價格。按本地雞較低時價格每千克12元計算,1只重1.5千克的本地雞可純掙14元。如果1戶農民1年養本地雞200只,可純收入3000元。
???? 土雞的飼養技術要著重以下幾個方面:
???? 飼養場地的選擇
???? 放養地必須遠離住宅區、工礦區和主干道路,且要求環境僻靜安寧、空氣潔凈,附近有無污染的小溪、池塘等清潔水源。在放養區找一背風向陽的平地,搭一坐北朝南的簡易雞舍,也可搭建塑料大棚,給雞提供午休、憩息場所。雞舍的構造可用舊房改造,也可另建雞舍。小雞舍內安裝彈性塑料網或竹編網,網眼直徑1厘米,網距地面100厘米左右。若是舊房改造,應前后開采光窗和地窗。采光窗距地152 0173 3840厘米,地窗距地20厘米。
???? 雛土雞的管理
???? 1 雞舍的準備
???? 做好進雛前的準備工作,舊房改造的雞舍,四壁內及頂上用濃石灰水粉刷1~2次,不論是改建還是新建雞舍,都要嚴格消毒,搞好衛生,驗證舍內調溫和通風設施。
???? 2 雛雞的來源
???? 為減少外來雞帶來病菌和做到品種純正,*好能自留種雞,自繁雛雞。
???? 2.1 種雞選擇毛色光亮、健壯、生長速度快的純土雞。母雞體重1.6千克左右,公雞體重1.6~2.25千克為宜,公母比為1:10,種雞公母不宜用兄妹雞。
???? 2.2 農家采用母雞孵化出雛方法時,為使雛雞日齡統一,除做到喂料投放均勻,按時保質外,先孵的母雞實行空孵(雞窩內不放蛋),但空孵時間不宜超過7天。中大規模飼養時宜采用孵化器孵化出雛。
???? 3 科學管理
???? 3.1 雛雞進入育雛室,**周每平方米50只,且隔開為一群,彈性塑料網上或竹編網上鋪新鮮干凈的干稻草,鋪草厚度以雛雞糞便能從其空隙中落到地上為宜。第二周每平方米40只,撤去鋪草,使雞糞直接通過網眼落到地上,第三周每平方米30只,之后為10只。
???? 3.2 按日齡、強弱、大小、公母分群飼養雛雞。
???? 3.3 雞舍溫度**周為32℃,以后每周降2.5℃,至自然溫度21℃時脫溫。
???? 3.4 采用1小時光照、3小時黑暗的4小時為1周期間隙光照,使雞的活動與休息適量,促進土雞的生長和提高飼料利用率,同時節約電費。光照強度參照白天采光窗的光照強度。
???? 3.5 雛雞25日齡方可放牧,這是保證成活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 放養
???? 1 放養規模:一片林地以放養2000羽為宜,規模大不便管理,規模小效益低。晚春到中秋可放養,冬季氣溫低,蟲草減少,應停止放養。
???? 2 放養方法:土雞要選擇抗病力強的良種雞,3~4周齡前與普通育雛一樣,選擇保溫性能較好的房間進行人工育雛,脫溫后再轉移到山上放養。小雞剛開始放養時沒有上山覓食習慣,要人為地訓練才行。一般需2人配合,一人在前邊吹哨并撒拋顆料飼料,讓雞隨后搶食,另一人在后用樹枝驅趕,直到雞全部上山。每天中午還應在山上補哨補食1次,強化訓練,傍晚再用同樣的方法訓導雞歸舍,訓練10天左右,雞群就建立了條件反射。
???? 3 注意事項:開始放養的幾天為防應激,可在飼料或飲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維生素C或復合維生素;出籠前3個月不用抗生素和驅蟲藥。
???? 預防疾病
???? 防病措施以預防為主,做到每天觀察雞群吃料、飲水情況。發現病雞立即隔離,清糞工作每周1次,雨雪天氣嚴禁放牧,以免打濕羽毛,使雞受涼感冒。
???? 對土雞危害*大,也是*易流行的是雞瘟。雞瘟是由雞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種高度接觸性、毀滅性傳染病,死亡率幾乎100%。此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在炎熱的夏天流行較普遍。養殖土雞講究自然、生態,忌諱使用化學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