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 有錢的農戶在家門口大搞種養就搞活了經濟;沒錢的農戶在家門口苦干實干就領上了工資,有些還分到了紅利……這就是陽山縣扶貧辦積*摸索“幫大戶帶窮戶”的扶貧新模式后,讓更多的農戶得到了實惠的一件新鮮事。
??? 陽山縣從佛山市南海區對口幫扶的資金中安排專項經費,以廣東溫氏食品有限集團公司等農業龍頭企業為依托,實施了“幫大戶帶窮戶”的扶貧模式。目前,該扶貧辦按照這種模式共提供幫扶資金82.1萬元,幫扶了32戶種養大戶,帶動了當地58戶貧困戶發展。去年,他們一共養殖了28860頭生豬和40萬只肉雞,還開挖15畝魚塘養魚,給550畝山地種上了砂糖桔、柑桔、柚子、檸檬。種養大戶聘請當地貧困戶做工后,除每月按時給他們發放固定底薪之外,有些還可以按協議讓他們享受利潤分紅。同時,扶貧辦還可以從毛利中逐步收回投放的本金,這種“養豬養魚養肉雞養‘肥’錢包,種桔種柚種檸檬種出喜悅”的事情就形成了一種多贏的良好局面。
??? 一般該縣的種養大戶都有經驗和技術優勢,但是,在擴大再生產時常常會遇到資金周轉不足的情況,這就制約了生產的進一步發展。因此,陽山縣扶貧辦主任潘志雄在2006年任此職后就與副主任向妮等班子成員共謀良策,既幫種養大戶解決急需的資金問題,又要種養大戶實行“捆綁式”幫帶扶貧,扶持本村1至3戶貧困戶發展種養業。大戶既可以聘請人均年純收入152 0173 3840元以下在冊貧困戶家庭的勞動力做工領工資,又可以讓貧困戶用土地參股等形式分紅,還可以在種養大戶的幫助下,讓貧困戶自主發展種養業等等。由于絕大多數貧困戶既缺資金又缺技術,于是,在貧困戶發展種養時,由種養大戶以豬場或果園等作擔保向縣扶貧辦為貧困戶借取短期幫扶資金,并為貧困戶作技術指導,解決一些具體的“瓶頸”問題,讓貧困戶增產增收,增強對致富的信心。
??? 陽山縣陽城鎮黃竹村委會的種果專業戶馮大馬在當地種果成功后,縣扶貧辦的領導又動員他“復合種養”。當他提出財力不足時,就現場拍板支持他5萬元資金,幫助他解決了購買豬苗和興建豬舍的部分周轉資金,使馮大馬在2007年7月**批就能購進458頭溫氏豬苗。經過精心飼養,在當年11月下旬出售首批肉豬后,馮大馬就獲得4.8萬元毛利。馮大馬嘗到這種甜頭更增添了信心。他在搞好自己生產的同時,還根據縣扶貧辦的要求,“捆綁”幫扶本村貧困戶龔志文一起走養豬致富道路。2007年底,龔志文搭建的豬舍現在每批可飼養220頭生豬,去年出欄量達400頭,獲毛利4.5萬多元,成了致富的后起之秀。他總在想:過去別人戴上手表了,自己還沒有用上掛鐘;別上買起彩電了,自己還沒有用上收音機;別人打著手機了,自己還沒有用上電話;別上買起汽車了,自己還沒有用上摩托。如今,腰包開始鼓了,彩電搬回家了,瓦房準備換了,得到扶助后努力走出一條養殖奔小康的路心里也踏實多了。他堅信,勞動致富也不再是遙想的夢了。通過兩三年的摸索和實踐,縣扶貧辦的領導總覺得想法決定做法,思路決定出路,于是,從“扶窮扶智扶資金”做起,達到一種“增產增收增信心”的目的,該扶貧辦還聯合相關部門對有些貧困戶進行科學種養的培訓等,開展智力扶貧,同時,通過“幫大戶帶窮戶”的幫扶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就拿陽山縣七拱鎮隔坑村委會石橋村小組的村民歐暖來說吧,他依靠溫氏公司合作養豬,不斷擴大養殖規模。2008年,由幫扶干部聯系歐暖和貧困戶組成幫扶小組,以大戶投資,貧困戶投勞,利益共享的形式,向縣扶貧辦申請幫扶資金。該辦以“封閉式”模式借款5萬元幫扶發展生產:即由扶貧辦將款項直接匯入溫氏公司帳戶,溫氏公司在歐暖交售商品肉豬結算時按毛利的60%代縣扶貧辦扣還借款。三戶貧困戶各出一個勞力參與養殖,歐暖給予每人每年1萬元的底薪,并以每欄豬純利的30%給予分紅。目前,歐暖共建起豬舍5個,肉豬存欄量1300只,每年可出欄肉豬2600只以上,純利潤達28萬元以上,加上養魚、種果的收入,全年純利超過40萬元,三戶貧困戶每戶分紅可達3萬元,實現脫貧。在歐暖的帶動下,隔坑村發展了十多戶養豬專業戶,既推動了貧困戶脫貧致富,又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 “幫大戶帶窮戶”的開發式扶貧模式,有效地幫助大戶解決了產業發展的資金問題,同時解決了貧困戶進入產業鏈條“門檻難”問題,既保證了扶貧金的安全,又用活了扶貧資金、使農戶增加了收入,還可以促進農業龍頭企業的發展,實現了企業、農戶和貧困戶、扶貧單位的“三贏”。在全縣的年度考核中,縣扶貧辦由于業績突出在2007年和2008年連續兩年被縣委、縣政府評為一等獎。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