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全國8000多萬個體工商戶遭受了沉重的經營壓力。消費需求不足、房租成本加大、現金流吃緊、自身競爭力不足,成為個體戶生存下去的*大挑戰。
??如何想盡一切辦法讓中小微企業和個體戶生存下來?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沒有起到實效?老百姓每天打交道的早點攤、小餐館、小賣部究竟過得怎么樣?近日,記者從北京、武漢、重慶、天津、溫州等地,通過電話和走訪形式采訪多位個體商家,看看他們*需要哪些幫助,怎樣才能渡過難關。
??全國有8000多萬個體工商戶,他們的復工復產問題牽動著千家萬戶。中國個體勞動者協會聯合紅盾大數據(北京)有限公司開展的“個私企業經營狀況調查”顯示,截至3月底,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復工率均近八成,其中,私營企業復工率為79.2%,個體工商戶復工率為80.1%。
??即便如此,個體戶的復工之路還是走得很艱難。90.5%的已復工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表示經營業績下降,其中表示大幅下降的受訪者占比為64.8%。
??針對困境,近期,國家和地方出臺了不少扶持個體戶的專項政策。中國政府網、市場監管總局官網開通了調查問卷,收集個體戶遇到的問題,以便出臺更有針對性的政策。
??房租壓力亟需緩解
??“今天終于收到消息,通知減免一個月房租。”5月9日,武漢洪山區紡織路“曙光超市”老板小羅發微信告訴記者,這是疫情暴發以來他得到的*好消息。
??2019年6月,小羅開了這家小超市。雖然不大,但因為靠著**的武漢光谷,又緊挨小區大門,每天進出店人流量能達到1000至2000人次,店里生意還不錯,每天有8000元左右的流水。
??因新冠肺炎疫情停業兩個多月后,重新開業的小羅發現,現在**從超市門口路過的人不過三四十人,店里每天的流水也從8000元驟降至400元。由于小區住戶大多是附近工作的租戶,企業尚未完全復工,租戶們也沒有回來,昔日人頭攢動的小區商業街變得冷冷清清。
??“房東不降房租,更別說免房租了。有的小區租戶幾個月沒工資,租不起只好離開。”有些一起開店的人也走了,小羅擔心自己的小店撐不了多久。“我的店每個月房租2萬元,簽了3年,按照合同后兩年還要上漲8%。”小羅算過,以目前每個月1萬多元的收入,加上2、3月份歇業的損失,他很難再堅持下去。店里的存貨也陸續接近保質期,只能打折促銷或者扔掉。
??顯而易見,房租是個體工商戶*大的成本。黨中央、國務院一直高度關注中小微企業、個體戶的房租減免問題,并作出多次部署。早在疫情暴發初期,市場監管總局等六部門出臺的《關于應對疫情影響 加大對個體工商戶扶持力度的指導意見》就提出鼓勵各地結合實際減免個體工商戶房租。
??但對于減免房租,各地普遍實行的是國有集體物業減免房租,個體戶、私營企業租用的大多是私人物業,要享受房租減免比較困難,地方政府也不可能強制私人物業減免房租,因此只能通過溝通、鼓勵私人物業減免房租,并用間接方式對其補貼。不少地方的解決方法是私人業主減免房租,那么該物業的房產稅、土地使用稅也會得到相應減免。
??同在武漢的明順副食店租用的是國有物業,老板娘周雪莉告訴記者,前兩個月他們就接到了房租減免的通知。小羅租的是私人物業,因此好消息來得晚一些。除此之外,武漢還有些私人物業減免了3個月房租。
??5月1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八部委又聯合印發《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幫扶服務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緩解房屋租金壓力的指導意見》,除了國有物業繼續免除上半年3個月房屋租金,還再次鼓勵非國有房屋出租人減免或延期收取房屋租金。而且《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對減免租金的出租人,可按現行規定減免當年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引導國有銀行業金融機構對服務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年內增加優惠利率小額貸款投放,專門用于支付房屋租金。對實際減免房屋租金的出租人,引導國有銀行業金融機構視需要年內給予基于房屋租金收入的優惠利率質押貸款支持。可以預見,這將鼓勵更多私人物業出租人減免房租,共克時艱。
??消費信心尚待恢復
??“北京調低防控等級之后,生意有些好轉了。”“五一”假期過后,位于雍和宮大街46號的北京渝味川菜小館老板娘李芳蘭看到了希望。
??還記得4月29日,記者**次在店里采訪李芳蘭時,店里在午飯時間竟然一桌客人也沒有,零星取餐的都是外賣小哥。小飯館的租金、員工工資、水電費等成本壓得李芳蘭喘不過氣,雖然通過外賣促銷補上了一部分,但也遠不足以彌補損失。“以前堂食每天有10000元收入,現在只有800元到1000元。以前晚上9點之后,周邊簋街胡大、金鼎軒的員工下了班都會來店里吃夜宵,這屋里坐得滿滿的。現在他們不來了。”李芳蘭還發現,周邊的居民和老客戶們也不敢來店里吃飯,而且大家已經習慣了買東西回家做飯。
??重慶渝北區易生活便利店店主陳先生的店又靠小區又挨車站,雖然客流量沒有明顯下降,但買東西的人明顯少了,預計小店近期收入比同期下降了至少50%。
??溫州瑞安安康便利店開在小區外面的路上,周邊有不少中小企業,還有很多休閑娛樂商家,是做生意的好地段。店主王先生告訴記者,疫情期間生意反而好一些,小區居民出不了門,線上**能有100多單。現在疫情緩解了,線上銷量降為**只有十幾單,線下消費也恢復了一些。據了解,該小店周邊的企業還沒有完全復工,工廠不開工、娛樂場所不上班,留守的人員收入不多,也就不敢消費了。
??在天津市北辰區瑞景西道3號的艾地便利店里,店主馬先生也發現人流量成了大問題,“還沒完全復工,營收大概下降了40%”。由于隔壁健身房處于歇業狀態,店里的客流量也跟著銳減。
??從全國來看,房租壓力、消費需求不足和現金流緊張是個體私營業主面臨的*嚴峻的3個困難。91.3%的受訪者表示經營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難。其中,48.7%的受訪者感到房租壓力大,43.3%的受訪者表示疫情導致市場需求下降,43%的受訪者存在現金流緊張。
??總之,消費者的信心沒有恢復,商家的生意便無從談起。隨著各地防控等級降低,疫情逐漸好轉,消費信心也在漸漸恢復。
??“勞動節之后,堂食比前一段恢復了一些,每天能多掙幾百塊錢了。”李芳蘭說,“只要消費者敢出門、敢消費,我就不怕掙不到錢”。
??轉型線上錯位競爭
??便利店店主陳先生已經開了10年便利店,他很早就開始做線上,并用餓了么接訂單。“以前店里只能覆蓋小區附近,現在可以把東西賣給二三公里以外的客戶,客戶群體比以前要大得多。”陳先生計算過,疫情前每天線上訂單能達到5000元左右,一個月線上流水17萬元到20萬元。
??陳先生把自己的小成績歸結于錯位競爭。“小店不比大超市、大平臺,進貨議價能力有限,價格上沒優勢。”陳先生說,自己對小區居民的需求更了解,大超市沒有的東西在他這里可以買到。同時,售后服務也是小店的強項,消費者買了水龍頭不會安裝,一個電話陳先生就能上門服務。
??如今轉型線上,陳先生認為錯位競爭還是要有,但是賬要算得更精。“我店里銷售的零食都是網紅品牌,如三只松鼠、百草味等,每天都會設計各種滿減、折扣、促銷。”陳先生說,平臺的補貼力度大,要多參加平臺活動,可能不會每一個訂單都賺錢,但流量大了以后,平臺會給予扶持,提供更好的推薦位置。
??“要花很多心思,才能維持這間20多年的老店。”周雪莉也覺得如今線上的玩法不一樣了,線下有15%到30%的利潤,線上*多只有10%到12%。所以,她同時盯著好幾個線上平臺接單,有的平臺水果蔬菜賣得好,有的日用品賣得好,她哪個都不放棄,分別有針對性地推一些商品。
??在餐飲行業,小店轉型外賣也沒有想象中容易。在大眾點評上,渝味川菜外賣打出了“滿30減13”的促銷活動,減的13元里,10元錢是店里自己承擔。記者看到門口待取的外賣,基本都在二三十元左右,*低一單算上4元配送費總計21.5元,店里只收17.5元,這里面還要除去給美團的傭金與給騎手的補貼。
??“怎么設置滿減、怎么給菜品定價,都是美團幫著我計算的,參考了周邊同類餐館的定價和促銷幅度。”李芳蘭告訴記者,現在的價格雖然低,但起碼找到了一個能保持微利又能引流的平衡點。她還希望美團能多推一些大型活動,讓更多商家一起參與,形成合力,共同吸引消費者消費。
??周雪莉也希望線上平臺能多做一些事情,“比如打造品牌,讓我們這些零散的天貓小店統一升級成‘全家’‘羅森’‘7—11’那樣的連鎖便利店,一起促銷、一起引流”。
??對陳先生來講,今年是開店10多年來*艱難的一年。雖然開店不易,但采訪中他的語氣仍然堅定有力:“有房貸、有車貸,這家便利店就是我們一家人的全部希望,再難也要堅持下去。相信疫情過去后一切都會好起來。”(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佘穎)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下一篇《切蛋完整的方法》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