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上世紀90年代,由于標準化工作的相對滯后,國家標準中沒有明確“釀造醬油”和“配制醬油”的區別,一些生產企業隨意在產品上標注“釀造醬油”或“純天然釀造”字樣,一些不法商販甚至用酸水解植物蛋白液冒充配制醬油或釀造醬油。這樣的市場混亂,既破壞了行業間的公平競爭,又損害了消費者明白消費的知情權。
為此,2000年9月1日發布、2001年9月1日實施的GB 152 0173 3840-2000《釀造醬油》標準將在商品標簽上注明“配制醬油”或“釀造醬油”列為強制執行內容。
釀造醬油中有味精?
依據標準,釀造醬油是用大豆和/或脫脂大豆,或用小麥和/或麩皮為原料,采用微生物發酵釀制而成的醬油。配制醬油是以釀造醬油為主體,與酸水解植物蛋白調味液、食品添加劑等配制而成的液體調味品。配制醬油必須以釀造醬油為主體,其比例(以全氮計)不能少于50%。只要在釀造醬油中添加了酸水解植物蛋白液,不論添加量多少,一律屬于配制醬油。
雖然這樣生產出的釀造醬油和配制醬油都是合格產品,但對消費者來說,人們更多選擇的還是釀造醬油。然而,*近有消費者在其所購買的“釀造醬油”的配料表里發現了“谷氨酸鈉”。眾所周知,谷氨酸鈉是味精的主要成分。既然醬油是“釀造”的,釀造是自然發酵而成的,怎么會有“味精”呢?顯然,味精是添加進去的。
在某大型超市,記者分別查看了4個品牌的釀造醬油,除了和田寬外,海天、加加、李錦記的釀造醬油中都添加有谷氨酸鈉。
醬油加味精符合標準嗎?
釀造醬油可以加味精嗎?加了味精的醬油還能叫“釀造醬油”嗎?
一般來說,醬油中有四類食品添加劑。一是增味劑,如谷氨酸鈉,還有5’-肌苷酸二鈉、5’-鳥苷酸二鈉,它們也是鮮味物質,多和谷氨酸鈉一起使用。二是甜味劑,如安賽蜜,主要用于調味。三是色素,如焦糖色,尤其在老抽中。四是防腐劑,如苯甲酸鈉、山梨酸鉀等。
至于釀造醬油中的味精,這個問題既簡單又有些復雜。
依據國家標準,釀造醬油的定義是:“以大豆和/或脫脂大豆、小麥和/或麥麩為原料,經微生物發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體的液體調味品。”配制醬油定義是:“以釀造醬油為主體,與酸水解植物蛋白調味液、食品添加劑等配制而成的液體調味品。”
很明顯,釀造醬油的定義中沒有提及食品添加劑的信息,配制醬油的定義中則明確點出了食品添加劑。而對于食品添加劑,企業要遵循的標準是GB 2760-2011《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
生產釀造醬油,企業要遵循兩個標準,而且都是國家標準。一個是前文提到的GB/T 152 0173 3840-2000《釀造醬油》,一個是GB 2717-2003《醬油衛生標準》。
在GB/T 152 0173 3840-2000《釀造醬油》的“技術要求”一節中,對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有明確要求:“只要是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GB 2760的規定要求就可以使用。”于是,谷氨酸鈉以及經常在醬油中出現的5’-肌苷酸二鈉和5’-鳥苷酸二鈉兩種鮮味物質,因為“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GB 2760的規定要求”,自然可以用于釀造醬油中。
如此,我們就會生出這樣的困惑:國標與國標之間存在著互相矛盾的地方,這使得企業在生產時既可據此,又可避彼,同時又符合國家要求。但這樣一來,釀造醬油也可以像配制醬油那樣添加增味劑了,“釀造”的意義似乎不那么“純粹”了。換句話說,釀造醬油與配制醬油的區別少了“本質”的內容。
“味精醬油”安全嗎?
那么,釀造醬油為什么要添加味精?添加了味精的醬油安全嗎?
現在很多消費者都知道選購醬油時要查看包裝上的“氨基酸態氮”,氨基酸態氮越高,醬油的味道就越鮮,醬油的等級也就越高。過去,氨基酸態氮的數值高低取決于釀造的工藝與時間,而添加谷氨酸鈉等物質就可以提高氨基酸態氮的數值。
據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碩士阮光鋒介紹,目前,測定醬油氨基酸態氮的方法是甲醛法和比色法,這兩種方法都能將谷氨酸鈉和5’-肌苷酸二鈉、5’-鳥苷酸二鈉當做氨基酸態氮計算進去,因此測定時氨基酸態氮含量升高了,但這只是表象,實際發酵產生的氨基態氮并沒有增加。“有研究計算,按照GB/T5009.39-2003中規定的氨基酸態氮的檢驗方法進行檢測,普通無鹽味精中氨基酸態氮含量為7.279/100克。按照市售醬油500毫升的凈含量計算,每添加1克無鹽味精,可以提高醬油的氨基酸態氮含量約0.014%。”
雖然,“總氮”指標可以辨別醬油是否為無添加味精的純釀造,但新老國標對此均無強制性標注要求。由此,我們不難得出這樣的判斷:企業在釀造醬油里加味精,既可以獲得高等級的“好”醬油,又可以節約成本,還不會違反國家標準要求。
那么,“味精醬油”安全嗎?
阮光鋒指出,釀造出的鮮味和添加的鮮味不是同一物質,但無論鼻子聞還是嘴巴嘗都無法區分開來,因為前者是大豆在發酵過程中產生的一些小分子氨基酸,種類很多,后者是谷氨酸鈉等鮮味物質,也有小分子氨基酸結構。
營養師凌寒認為,人們擔心“味精醬油”的安全,主要還是出于對味精安全性的擔心。她認為這一點倒不必憂慮。因為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都把味精歸入“*安全”的類別。如果消費者特別在意醬油的成分的話,可以選擇沒有添加谷氨酸鈉或其他鮮味物質的產品。倒是味精中含有鈉,我國消費者鹽的攝入量本來就高,與世衛組織倡導的6克相差較遠,從健康角度講,還是選擇沒有添加的純釀造的醬油為好。
另據了解,醬油的國標矛盾并非個案,因為一直以來我國存在著兩套國家強制執行的標準,一套是食品衛生標準,是按照食品安全法制定的,是衛生部門行政執法的依據;另一套是食品質量標準,是按照產品質量法制定的,是國家質檢總局行政執法的依據。兩套標準長期并行,且互不溝通,因此在實際執行中就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按照一套標準監督檢查合格的食品,按照另一套標準就有可能不合格。再加上我國還有一部分食品的行業標準也是強制執行的,這就更增加了標準的亂象問題。為此,2009年,《食品安全法》公布執行后,明確要清理整合現有標準,執行一套國家強制標準。目前,這項工作正在進行中。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