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各位聽眾,一次性發泡餐盒被重新解禁后引起的輿論風波持續發酵。回看這個14年前的禁令,一方面它早已將“白色污染”的概念深深地植入老百姓的心中,另一方面,這十幾年間它的影響力僅局限于一些中高檔飯店,而在一些小型餐館和飲食店里,一次性發泡餐盒長期以來一直大行其道。有食品安全專家提出,公眾對于這項“折騰”的政策,*實際的做法就是遠離發泡餐盒。請聽報道:
【打包,炒菜聲壓混】 銅川路上的一個小面館里生意十分興旺,這里的客人大多是附近的水產店小老板,而且許多人往往都是直接打包帶走。記者看到店家所用的都是一次性發泡餐盒,而剛剛出鍋的炒面、蓋澆飯等也都是被直接倒入其中。
【我們十幾年來就用這種】
附近的幾家小吃店里都堆放著一袋袋這樣的餐盒。問了許多店主,不少人都說根本不知道有規定不讓用,而且如果不讓用為什么這些餐盒可以隨意買到?按照店家說的地址,記者來到了位于武寧路江蘇飯店附近的一個小型酒店用品批發市場,在這里這種14年前就被禁止的“白色垃圾”隨處可見。
【(你這個是能降解的么?) 這個不是降解的。這個有的是上海的,有的外地的,】
這種發泡餐盒每只大概只要6分錢,幾乎都是幾百只一個包裝,而所謂的包裝就是一個很薄的塑料袋,上面沒有任何廠家地址和生產許可,按商販的說法,這些東西他們一直在賣從未間斷過,只不過以前大中小飯店都會訂這種,而現在只有一些小吃店才會要。不過,在聽說今后又可以重新使用這種餐盒后,許多商販卻認為這并不意味著今后就能賣得好,因為現在許多飯店都更講究品質,而且用高檔點的塑料打包盒還能向消費者每個加收一塊錢的費用,這也算是飯店的一種收入:
【塑料的賣的還可以,塑料的3毛多4毛左右。一般稍微好點的飯店他們都用塑料的。】
多年來許多市民對“發泡餐盒”和“白色垃圾”這兩詞的等同化聯想,使得許多飯店都有所忌憚,因此一些飯店的經營者也在私下向記者表示,輕易不會再使用這種產品,以免有損形象。而對于一些多年來都長期使用這種餐盒的小吃店或者一些流動的盒飯攤販,有市民提議在條件允許的情況能不用就盡量不用:
【隨便你大作坊小作坊,我們就不用,沒有利益產生了,自然環境是我們自己的。】
有人還建議今后外賣食物不妨隨身攜帶一些保鮮袋或者輕便的儲物飯盒,就像到超市買菜帶購物袋一樣:
【有的時候拿家里的保鮮袋我就帶兩個,*好包里面放那種陶瓷的可縮的,放在包里放一個。】
上海食品安全顧問委員會主任厲曙光教授也認為,對于這種政策的“折騰”大家多想也沒用,只要謹記:發泡餐盒碰到剛出鍋的熱菜一定有毒,用微波爐加熱也是大忌,另外如果對它回收不利,就必定有害環境。清楚這兩點后,其他的老百姓就自己用腳投票去吧。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