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在成都春季糖酒會上,中糧名莊薈宣布將抓住進口酒在華快速發展的機會,未來兩年內計劃開店1000家,完成1000家經銷商開發目標,10億元銷售額,實現進口葡萄酒和進口啤酒“兩翼齊飛”。對此,中糧名莊薈總經理李士祎稱,進口啤酒與葡萄酒不同,未來將針對進口啤酒進行產品線上、線下渠道的深度挖掘和資源整合。
中糧名莊薈深耕進口啤酒
在今年成都春季糖酒會上,中糧名莊薈宣布加碼進口啤酒,并且作為重點推廣品類,為此引進了多個品牌,如德國領鷹、3Hourse三瑪、獅子亨利、莫拉塔公牛啤酒等品牌。
據李士祎介紹,中糧名莊薈將抓住進口酒在華快速發展的機會,2016年計劃開店數量目標是300家,預計年底可達500家,未來兩年內計劃開店1000家,完成1000家經銷商開發目標,10億元銷售額。值得關注的是,原來中糧名莊薈的運營策略是以進口葡萄酒為主,現在已經調整為進口葡萄酒和進口啤酒兩條腿走路。
李士祎表示,隨著消費升級,現在已經從一般性產品消費過渡至個性化消費,這也是中糧加碼進口啤酒的原因之一。此外,進口啤酒品牌相對而言集中度較高,品牌數量較長少,更適合中糧這種大公司來運作?!爸挥袑I的平臺化公司才能滿足消費新需求,而這恰恰是中糧名莊薈的企業優勢。進口啤酒的消費節奏較葡萄酒要快,我們設置了兩個團隊,一個專業做啤酒的,另一個是做飲料兼做啤酒作為補充,雙方經系統支撐協同合作,以便更好地運作進口啤酒?!?/p>
北京商報記者獲悉,中糧名莊薈的戰略目標是成為進口啤酒的**運營商,為此專門成立了德國啤酒推廣聯盟,并創立 “Let’s beer”作為其進口啤酒業務供應鏈平臺商號。
消費熱點引企業加碼
根據數據顯示,進口啤酒在國內實現快速增長,2015年中國進口啤酒53.83萬千升,同比增加59.4%;金額為5.7億美元,同比增加42.5%。2015年中國進口啤酒總量是2010年的11.5倍,連續四年以超過59%的速度增長,也使其成為了2015年中國酒業*火爆的品類。有業內人士指出,進口啤酒已經成為一個風口,主要原因是現在國內對進口啤酒擁有強大的市場需求,未來兩三年還會有更大的發展。受到整體消費趨勢影響,中糧名莊薈開始發力進口啤酒項目。
據了解,國內人口消費基數較大,而且國內消費者對進口工業化批量生產的啤酒有著大量需求,這也促使進口啤酒近年在國內迅速興起。此外,國內針對進口啤酒實行零關稅政策,使得進口啤酒的價格更加親民,性價比的提升,也是進口啤酒熱銷的原因之一。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認為,國內消費者對個性化啤酒產品的需求日益增大及高端啤酒的利潤,是國外啤酒可以在華增長的原因。
也有業內人士指出,出于國內消費者對食品安全方面的顧慮,也使得進口啤酒更受青睞。
洋啤酒進一步擠占國內市場 在進口啤酒呈現繁榮景象的同時,國產啤酒行業則顯得頗不如意,自2014年以來,國內啤酒行業持續24年的增長趨勢出現拐點,國產啤酒陷入頹勢。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1-10月中國啤酒產量為4152 0173 3840萬千升,同比下降5.73%。有業內人士指出,進口啤酒品牌不斷搶灘國內市場,受此影響,進口啤酒已逐漸擠占了部分國產啤酒的市場。
據了解,國產啤酒的口感普遍偏淡,濃度也較低,難以滿足消費者日益提升的個性化需求。而隨著越來越多的進口啤酒不斷進入中國市場,這種差距也越來越明顯。尤其是價格便宜、口感相似是國內啤酒企業給消費者的固有印象,這直接導致現在國內啤酒企業難以形成新的突破。 朱丹蓬分析,年輕消費者對于個性化、高端化的品類更感興趣,而這個群體決定了未來國內啤酒市場的走向,國產啤酒可以在這方面下功夫,針對消費者的特點推出相應的產品。
除此之外,也有業內人士指出,市場低迷之際,國產啤酒企業也可以通過加強管控降低營業成本,此外,加強渠道建設,或是發展電商渠道,以加大國產啤酒優勢。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