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今天是元宵佳節,一個合家團圓的時刻。記憶中,每逢這樣的日子,總是一家老小圍坐在桌前,大人們喝酒,小孩們喝飲料,不是椰樹牌椰奶,就是匯源果汁。
??如今的飲料屆,早已不是它們的天下。可是即便有了更多更好的選擇,大概因童年濾鏡的緣故,維姐每逢家庭聚餐時,還是會買盒匯源****橙汁,總覺得它的味道特別容易讓人想起小時候的美好時光。
??然而,與曾經的輝煌和膾炙人口相比,現在的匯源幾乎可以說是在垂死掙扎。
??據媒體報道,自2019年以來,34天時間里,包括吳曉鵬、閻焱在內,匯源集團總共6位管理層先后請辭。
??從2018年4月3日至今,匯源果汁已停牌10月有余,這場由42.75億元違規貸款引發的停牌風波,進入2019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根據匯源果汁此前的公告,若不能在2020年1月底達成所有復牌條件,即面臨退市風險。但現在,這家公司不僅內部動蕩不安,更被曝連續6年虧損,還遭遇百億債務壓頂……復牌前路可謂艱險。
??也就是說,不久的將來,這個曾經陪伴我們整個童年的飲料品牌,可能就再也見不到了。
??從曾經的果汁之王,淪落到現在危機四伏,匯源果汁怎么就走到了這一步?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不妨從匯源集團創始人朱新禮說起。
??152 0173 3840年春天,于縣外經委擔任副主任的朱新禮在所有人震驚的目光中,辭掉鐵飯碗,下海創業。為了解決果農“賣果難”的問題,朱新禮當時接手了一個負債1000多萬,已經3年沒有發工資的縣辦罐頭廠。
??這個“爛攤子”就是匯源集團的前身,而朱新禮就帶領著這個企業一路高歌猛進。2007年2月,匯源果汁在香港上市,成為了當年香港資本市場*大的IPO,一時風光無兩。
??不過,有業內人士稱,從匯源果汁的一路發展來看,可謂是“成也朱新禮,敗也朱新禮”。
??從農村走出的朱新禮身上,有著濃重的家族和鄉土情結,匯源從初創到壯大,朱新禮一直倚重家人和山東老鄉,以至家族式管理的弊端,已經嚴重阻礙到了匯源的發展。
??此外,據不完全統計,僅2013年迄今,匯源走馬燈似的更換高管人員。前李錦記醬料集團CEO蘇盈福、前百事大中華區飲料運營副總裁梁家祥等5人先后執掌匯源果汁帥印,但幾乎沒有一位任職時間超過兩年,“換了一個又一個,用一個帶有新想法的總經理,替換掉原來的那個。但某種意義上來講,公司的總經理始終是朱新禮。”業內知情人士稱。
??相關業內人士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朱新禮為核心的一干管理體系,不具備現代企業治理結構,導致其經營機制缺乏應對競爭的能力。而作為一家上市公司,缺乏完善的職業經理人制度和財務管理體系,將會是巨大的隱患,顯然,現在這個隱患暴露了。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隨后錯失可口可樂并購,被認為是匯源由盛及衰的轉折點,也是其走向衰敗的導火索。
??2008年前后,朱新禮有意將匯源果汁出售給可口可樂,雙方一拍即合,可口可樂方面甚至提出欲以24億美元、近2倍溢價收購匯源果汁。
??朱新禮也為此次收購做好了轉型做上游原料供應商的準備,大手筆在全國各地興建水果加工基地,并且砍掉原有的銷售渠道。有數據顯示,該公司銷售人員總數由2007年底的3926人銳減到2008年底的1160人。
??然而,這一被匯源果汁看成強強聯合的舉措在當時卻引發了社會層面的強烈“抵制”。隨后,在2009年3月18日,中國商務部依據《反壟斷法》做出了禁止收購的裁定。
??原本板上釘釘的收購案,在商務部的一紙否決下告吹,匯源果汁的命運由此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多年后談起這起收購案,朱新禮仍舊心有不甘地表示,“如果2008年交易成功,我們已是千億級公司了。”
??的確,在此之后,匯源果汁不得不重新布局,而新建工廠、買基地、買種子源都屬于重資產的投資行為,這么多年下來,匯源公司的資產負債率也節節升高。同時,產能利用不足以及折舊問題也蠶食匯源的利潤,不得已,匯源開始出售原材料并涉足飲料代工,這也變相削弱了自己的品牌價值。
??與時俱進,不進則退
??事實上,收購失敗,只是匯源果汁走下坡路的開始,在互聯網經濟的沖擊下,匯源在競爭中越來越疲軟,漸漸喪失優勢,從而演變成今天的困局。
??原先想通過和可口可樂聯姻來解決自身的產品渠道單一,產品認知老舊的問題,但是收購案破產之后,匯源果汁的問題不僅沒有緩解,反而是日益嚴峻。
??在創新能力上,匯源雖然新品迭出卻始終難以培育市場。包括冰糖葫蘆汁、百利哇、早啊混合果汁等新品,甚至還涉足雞尾酒、普洱茶等領域,可市場反響一直平平。目前,只有***果汁產品還苦撐著公司的業績。
??究其原因,這些新品在口味上并未有讓人眼前一亮的突破,體驗遠不達預期,從包裝、品類到推出節點上頗有跟風之嫌,整個產品線給人以“多而亂”的印象,甚至被解讀為“投機動作”,反而失去了匯源原本的鮮明調性,泯然眾人也就在意料之中。
??而比起康師傅、統一等飲料巨頭,匯源在銷售上又毫無優勢,這些強勁的對手早已打造出了一張有效控制終端的分銷渠道網絡,細分和可控性優勢明顯。匯源的分銷渠道優勢一直在餐飲,而通路和零售渠道卻是大短板。沒有抓牢自己的優勢,卻扭頭進軍自己的弱勢,品牌效應自然江河日下,從而造成市場占有的下降乃至萎縮。
??不過,如果因此就斷言匯源回天乏術,未免太早了些,但不管怎么樣,留給匯源的時間不多了。
??本文綜合整理自江瀚視野觀察、創業派、藍鯨財經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