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在對韓國三星[微博]、LG和中國臺灣的友達、奇美等6家面板廠商開出**張反壟斷罰單后,今年年初,貴州茅臺(152 0173 3840.95,3.66,1.88%)(600519.SH)和五糧液(20.40,0.43,2.15%)(000858.SZ)也因違反《反壟斷法》,被發改委處以巨額罰款。而今,合生元等外資奶粉企業正在成為發改委反壟斷調查的*新目標,業內人士還表示,預計醫藥業會成為發改委下一步反壟斷調查的對象。
實際上,這是發改委在國內第二次以價格縱向壟斷的依據來調查行業,此前被調查的是白酒企業。今年年初,茅臺、五糧液因實施價格壟斷行為被發改委合計罰款4.49億元,其中,茅臺被罰2.47億元,五糧液則收到2.02億元的罰單。而上述罰款金額占兩家酒企2012年銷售額的1%。
此次,反壟斷局表示,有證據表明,這些奶粉企業的產品在中國市場價格偏高,從2008年以來漲價幅度達30%左右,已涉嫌價格縱向壟斷。
發改委兩次的調查依據均為《反壟斷法》第十四條,該條規定,禁止經營者與交易相對人達成下列壟斷協議:(一)固定向第三人轉售商品的價格;(二)限定向第三人轉售商品的*低價格。這一規定使得企業對經銷商的固定價格、限定*低價格涉嫌縱向壟斷。
而發改委依據第十四條對相關企業進行反壟斷調查和處罰也引起業界爭異。
“制定保底價,向經銷商規定價格基本上每家快消企業都會做,一是穩定價格體系,保證各級經銷商層面都獲得應有的利潤。在快消品行業,按三級渠道而言,一般一批經銷商大概獲得5%毛利,二批分銷商大概在10%毛利,利潤*高的是三批零售商大概30%的毛利率,渠道越往下走毛利率越高;第二是為了防止區域之間的竄貨,由于區域經濟水平及銷售情況不同,企業對各個區域制定的促銷政策也不同,由此區域之間均有價差,往往經銷商利用價差竄貨,而竄貨會使得企業銷售混亂,區域市場失控,因而企業會制定保底價,并固定經銷商價格以維系市場正常價格。”一名乳企行業人士稱。
不過,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表示:“雖然企業都會制定保底價,但大部分企業都不能執行到位,只有一些對經銷商非常強勢的大公司才能執行,事實上,嚴格而穩定的價格體系也是他們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勢之一。”
“盡管固定價格、限定*低價格這種現象普遍存在國內多個行業,但普遍存在未必就是合法。”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競爭與反壟斷法律事務部主任律師王俊林則表示。
事實上,在國外,由于反壟斷執法嚴格,很少聽說標準價格,更多的是建議零售價,企業允許經銷商可根據供需狀況和優惠程度安排價格浮動。“在國外這種縱向壟斷協議都是禁止的行為,企業不敢明目張膽地做。而中國《反壟斷法》2008年才剛剛實施,不如歐美國家執行成熟。”王俊林認為。
王俊林稱:“這種操控看似是企業規范銷售秩序的內部規定,實際上是上游廠家通過向下游經銷商的施壓,尋求建立價格壁壘,從而嚴重削弱了同一品牌的內部競爭,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同一品牌內部,廠家、銷售商、供應商結成了三位一體的利益同盟,形成對市場價格的操控。如果經銷商之間形成充分競爭,其價格才不會出現虛高,消費者也能從中獲益。”
伊利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我不認為這些調查會對行業產生本質的影響,價格管理在每個企業都會存在,這也是每家企業必須要做的工作,只有穩定的價格體系才能保證各級經銷商層面都獲得應有的利潤。這次發改委對合生元等品牌的調查,目的還是它的高價定位。”
王俊林表示:“從發改委對白酒行業、液晶面板行業等調查來看,接下來還會有更多的動作,下一步執法力度會越來越大。而據其估計,醫藥或是下一個反壟斷調查的重點行業。”而對外經貿大學一名教授亦認為:“縱向壟斷在其他行業也存在,這意味著除了高端白酒、乳粉行業,其他產品、服務業也必須考慮在這一方面的合規問題。”
2012年年末,國家發改委對境外企業價格壟斷開出首張罰單——韓國三星、LG,中國臺灣地區奇美、友達等6家國際大型面板生產商,因在2001年到2006年間壟斷液晶面板價格,遭到國家發改委經濟制裁3.53億元。
在縱向壟斷屢次被發改委作為價格壟斷調查手段之一后,大公司的壟斷行為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約束,未來生產商、經銷商、消費者的三角博弈將趨向勢均力敵,因為它們的殺手锏之一的價格控制手段被取消了。
但是,發改委對壟斷協議的調查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一改目前行業內普遍存在的縱向壟斷協議,目前仍是未知數。即便直接的價格控制被取消,大公司還可以通過知識產權、返點、保證金、供貨量等手段來規避反壟斷的風險,同時達到加強對經銷商控制的目的。發改委未來處罰可能面臨舉證難的困境。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