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全國政協委員熱議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
??節用裕民 節儉興國(議政建言)
??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盡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全國政協委員結合實際,圍繞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積*建言資政。
??——編者
??制度建設
??加強立法,強化監管,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
??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淮安市副市長王紅紅: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國現行法律中雖有制止浪費行為的原則規定和要求,但比較分散,系統性、針對性還不夠強。
??建議就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立法問題認真研究、深入論證,通過制定法律或者作出決定等形式,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具體明確規定,做到國家、社會、單位、家庭各個層面全覆蓋,糧食生產、儲存、消費等各個環節全覆蓋,從而建立勤儉節約、珍惜糧食的長效機制。明確政府部門責任,發揮市場作用,按照“誰產生廚(餐)余垃圾誰付費”原則,對餐飲經營單位收取一定垃圾處理費。結合“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等活動,線上線下相結合,常態化開展公民道德宣傳教育和法律知識普及。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金臺律師事務所主任皮劍龍:
??造成餐飲浪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尚未形成不敢浪費的懲戒機制、不能浪費的防范機制、不易浪費的保障機制。建議先盡快制定厲行節約反對食品浪費相關條例,明確具體的獎懲措施,試行取得成效、深入論證分析后再上升為法律。只有將反對浪費行動納入法治軌道,依法制止、防范和懲處浪費行為,才能從根本上制止浪費行為,形成“不敢”“不能”“不易”浪費的長效機制。我國國土遼闊,每個地方的飲食習慣、風土人情不一樣,因此,各地應當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出臺相應實施細則。同時,要增強對地方立法的指導力度。
??建立完善執法監督檢查機制。明確執法監督檢查的重點內容、監督方式、發現問題的處理方式等。比如:對于發現的餐飲浪費行為,人們可以進行舉報,職能部門接到舉報后應立即處理。對公款餐飲浪費行為要依紀依法問責,情節嚴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對普通消費者的浪費行為,可以因地制宜、循序漸進采取相應處罰方式。
??宣傳教育
??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
??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國資委巡視組副巡視員黃寶榮:
??民以食為天,糧食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糧食安全關系到社會穩定。要倡導“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需要切實加強宣傳引導,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大力宣傳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思想觀念,讓節約資源、珍惜糧食的理念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讓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共識化為切切實實的行動。積*開展杜絕“舌尖上的浪費”公益活動,發動普通消費者、餐飲企業、公益組織參與其中。
??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還應大力弘揚艱苦奮斗精神,積*踐行綠色生活方式。鼓勵人人都躬行節儉,實現從“要我節約”到“我要節約”的轉變,讓節儉節約成為一種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習慣和修養。同時要加大輿論監督力度,及時曝光鋪張浪費現象。隨著宣傳教育的深入、餐飲行業的自律、監管檢查的及時跟進,必能形成珍惜資源、反對浪費的強大合力。
??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連云港市農科院院長徐大勇:
??從吃飽飯到吃好飯,人民群眾生活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但好日子不等于鋪張浪費地過日子。要通過加強宣傳教育,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
??加強國情教育。我國人口眾多、土地資源相對不足。作為世界上*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以占全球6.6%的淡水資源和9%的耕地養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我們從根本上消除了饑餓,但糧食產需處于緊平衡態勢。加強國情教育,可以讓人們進一步感受到節約糧食的緊迫性和必要性,提高厲行節約的自覺性、主動性。
??針對餐飲消費方面存在的一些陋習,要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引導活動,充分發揮輿論監督作用,對社會上存在的浪費現象予以批評,倡導養成勤儉節約的美德,形成儉樸文明的行為習慣。將開展文明城市創建等活動和反對餐飲浪費緊密結合起來,督促餐飲行業將制止浪費行為作為常態化工作抓好落實、抓出成效。
??剛性約束
??遏制公款消費中的各種違規違紀違法現象
??全國政協常委、九三學社湖南省委主委張大方:
??餐飲浪費非小事。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切實遏制公款消費中的各種違規違紀違法現象。各地相繼出臺措施,大力整治浪費之風,群眾反映強烈的公款餐飲浪費行為得到有效遏制。同時,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公款餐飲浪費現象仍然沒有根治。
??建議紀檢監察機關持續強化執紀、監督、問責,對公務支出、公款消費相關行為緊盯不放,對“舌尖上的腐敗”問題堅決懲治,杜絕各類鋪張浪費、違法違規行為的發生。在正風肅紀的同時,有效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守護好群眾的“菜籃子”“米袋子”。強化各方責任,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形成嚴格的監管和懲戒機制,*大限度地發揮制度之劍的強大威懾作用。不僅要“嚴”,而且要“恒”,把根治餐飲浪費頑疾成效作為衡量治理能力的重要標尺。
??紀檢監察機關還應當把加強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教育納入黨政機關作風建設的重要內容,融入干部隊伍建設和機關日常管理之中。對日常監督過程中發現的浪費問題深挖細查,達到查處一案、教育一片、警醒一方的效果。
??全國政協委員、云南省農科院院長李學林:
??相對于生產環節,我國糧食消費環節的制度規范是短板。建議盡快從制度層面制止餐飲浪費,這既是居安思危、保障糧食安全的需要,也是實現糧食高效率、高質量利用的需要。制止餐飲浪費,制度建設應分類施策。
??對于公款餐飲消費,制度建設要強調剛性約束,對相關的鋪張浪費行為從嚴懲治。建議今后一段時期內,紀檢監察機關對公款報銷人數、報銷數額進行重點監督,通過問責、通報等方式,形成對公款消費從嚴監督的共識。機關、學校等單位的公共食堂,必須強化硬約束,要從食材采購、加工制作等環節把關,在強調適度、實惠的同時,提高飯菜質量;同時,規定相應的監督檢查、獎勵處罰機制。
??對于一些公共性較強、社會關注度高的餐飲消費,也應有明確的規制,督促活動舉辦方拒絕奢華浪費,以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對于市場化經營的餐廳,有必要在點餐環節明確其提示義務,從源頭避免出現大量過剩。
??道德養成
??切實加強引導和管理,培養學生勤儉節約良好美德
??全國政協委員、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諾山基諾族鄉衛生院副院長資艷萍:
??隨著生活條件不斷改善,食物種類不斷增加,餐飲浪費的現象也時有發生。節約糧食,必須從娃娃抓起,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尤為重要。幼兒園階段,不少孩子就開始在園內就餐,幼兒園教師引導孩子節約糧食,既能讓孩子從小養成不浪費的習慣,也能在當下通過“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反過來影響大人節約糧食。
??在學校推進節約糧食教育,不僅要營造鼓勵節約的氛圍,更要設立懲戒浪費的制度。從學生個人品行的評價,到班級之間的評比,都應該建立針對浪費糧食行為的負面評價制度。在這方面,既需要學校主動探索,也需要教育行政部門對相關工作加強指導和監督。學校是有條件推動“光盤行動”的場所。在保證學生營養的前提下,精準供餐有助于減少學校整體的浪費,實現“食堂光盤”。還可以通過探索光盤行動的激勵機制,比如“光盤換水果”等方式,引導學生適量點餐、主動光盤。
??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政協副主席賴明勇:
??杜絕校園糧食浪費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從加強思想引導和改善校園餐食供給兩端共同發力,建議:
??在思想引導方面,注重將節約糧食的宣傳教育納入德育過程。充分利用課堂主渠道對學生開展節約教育,并結合不同年齡段學生特點舉行生動具體的教育實踐活動。將糧食節約與獎懲機制結合起來,中小學以班級為單位在固定餐位用餐,參與文明餐桌評比,將學生日常用餐節儉表現作為評先評優參考因素。
??在餐食供給方面,推動供餐方式精細化、個性化。通過設置大小份、自助餐等選項,對不同年齡、不同口味學生進行按需供給、按量計價。在食堂設置微波爐,提供公筷、環保可降解打包盒等服務。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在有條件的學校實現學生提前網絡訂餐,并通過大數據分析完善校園餐食種類設置,*大限度滿足學生個性化的餐飲需要。(本報記者姚雪青、魏薇、楊文明、孫超采訪整理)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