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深陷“偉哥門”后,海南椰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曾發布公告稱,違規產品是否為正品尚未斷定。對于*初檢測結果,將重新委托第三方權威機構進行復檢。
然而到了8月11日,劇情卻發生了逆轉,經由四川、海南兩地食藥監部門檢測,涉嫌添加違禁化學物質的椰島鹿龜酒實為正品。
新京報記者梳理資料發現,海南椰島并非首次對抽檢結果存在異議。5年前,海南椰島曾因旗下“知客”白酒被曝有懸浮物而多次申請復檢,但*終被認定為不合格產品而予以銷毀。
“偉哥門”風波后,海南椰島公布的2015半年報顯示,其酒類產品銷售同比減少6.56%。
業內人士認為,明星單品鹿龜酒風光不再后,在生產管理上投入力度隨之減弱,品控和內部管理方面出現放松,因此導致問題頻發。
反轉食藥監:問題鹿龜酒并非假貨
7月31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關于51家保健酒、配制酒企業69種產品違法添加行為的通告》,有51家企業因違法添加西地那非(俗稱“偉哥”)等化學物質上榜,海南椰島所產鹿龜酒位列“正在調查”名單當中。
海南椰島此次涉事產品批次為2013年10月(100毫升),抽檢地點為四川綿陽解放街互惠超市,抽檢結果顯示為“不合格”。
事發后,海南椰島于8月3日發布公告稱,“通告中涉嫌違法添加的檢測樣品系標識為椰島產品,但其是否為正品,公司將配合相關部門進行徹查。”
據報道,事件披露后,海南食藥監局派專人趕赴四川,與當地食藥監部門聯手進行調查。經初步確認,四川方面抽檢的產品(包裝)確認為海南椰島出產的正品。
面對這一結果,海南椰島董事會辦公室方面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抽查出正品不合格,“實在事出突然”。經海南椰島與四川綿陽食藥監局雙方協調,目前已經將封存樣品和同一批次產品,送交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進行復檢,同時申請海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公司所有批次庫存產成品進行檢測。復檢結果出來后會**時間披露。
再現旗下“知客”白酒曾陷檢測結果糾紛
據了解,海南椰島該問題批次產品目前市場存量約為200瓶,已按食藥監總局通告下架、封存處理。事實上,海南椰島并非首次檢出問題,其旗下“知客”白酒產品也曾陷入檢測結果糾紛。
2010年,海南椰島海口大曲“知客白酒”出現懸浮物,被消費者舉報。經銷商及工商部門隨后將相關產品送檢,經查為不合格產品。海南椰島當時回應稱,“不合格的是抽檢樣品,不代表整個批次不合格”,同時委托質監部門做進一步檢測。
隨后,海南省質量技術監督稽查總隊隨機抽樣432瓶椰島“知客”酒,檢測報告結果為“實物質量不合格,標簽合格,綜合判定為不合格”。相關部門向海南椰島作出處罰決定,要求海南椰島公司不再生產不合格產品,并沒收、銷毀了該批不合格白酒。
對于這次質量風波,海南椰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春昌曾回應,“知客”酒每年只有幾百萬元的市場銷量,與公司年銷售收入1億多元相比,份額非常小,即使不再生產,對海南椰島也沒有太大影響。
困境管理投入減弱或致品控放松
陷入“偉哥”風波后不久,海南椰島集團公布了2015半年報。報告顯示,海南椰島今年1-6月實現凈利潤152 0173 3840.46萬元,比上年同期大幅減少96.43%。
海南椰島主營業務涉及酒業、房地產、特色食品,三大領域同時出現利潤下滑。其中,酒類產品銷售實現9384.01萬元,同比減少6.56%。
海南椰島在2014年財報中坦言,其酒類業務遇到壓力,全國性品牌投入不足,現有鹿龜酒和海王酒兩個系列產品尚未形成全國性的核心產品。
業內人士認為,椰島主營酒業利潤連續下滑,明星單品鹿龜酒風光不再后,在生產管理上投入力度隨之減弱,品控和內部管理方面出現放松,因此導致問題頻發。
新京報記者 李棟
(原標題:質疑“偉哥酒”?海南椰島又遭“反轉門”)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下一篇《紅燒山藥排骨的做法》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