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記者19日隨同幾位專家走訪了廣州市內試點生鮮雞銷售的肉菜市場。在現場采訪中,記者發現老廣們對于生鮮雞的接受程度仍有待提高,特別是不少街坊對生鮮雞的口感、營養等都持懷疑態度,并在現場與專家進行了討論。
隨行專家表示,從科學角度來說,生鮮雞不僅營養價值與活雞相差無幾,而且口感可能還更好,只不過,消費者還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除此之外,專家還表示,生鮮雞的推出,大大改善了檔口環境,并將對公共衛生狀況的改善起到推動作用。有關部門監測結果顯示,自5月4日廣州市部分地區試點生鮮上市政策之后,這些地區的禽流感病毒污染檢出率一下子就從*高60%降到了0%。
市民還需慢慢適應生鮮雞
下午5時30分,越秀區小北登峰肉菜市場,一家販賣生鮮雞的檔口冷藏室里剩下幾只大個兒的生鮮雞。檔主羅小姐告訴記者,今天總共進了30只生鮮雞,賣了25只,比之前生意要好一些。但市民對生鮮雞的接受程度還是不夠。她表示,以前每天能賣100只活雞左右,現在每天只能賣20幾只生鮮雞。“很多街坊都覺得不好吃,我也買來吃過,還是不適應啊。”旁邊一位顧客主動走上前向記者表示,并與隨行專家進行了討論。
對此,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廣東省疾控中心副主任楊杏芬表示,這其實還是消費者飲食習慣的問題,需要慢慢適應。“從科學的角度來說,宰殺后2.5-4.5個小時的雞體內將釋放乳酸,這都會導致肉質僵硬,所以烹飪口感并不好。雞肉要經過6-12個小時,才進入*合適烹飪的肉質純熟期。而生鮮雞從宰殺到上市,大概需要4-12個小時,也就是說,在買到生鮮雞時,雞的肉質剛好進入了*適合烹飪食用的階段。”她向這位市民解釋道。除此之外,她還建議隨行的相關部門結合電視美食節目,以多種形式向市民推廣生鮮雞。
對于民眾普遍質疑的生鮮雞營養物質流失問題,楊杏芬表示,大家完全不用擔心。她表示,生鮮雞從屠宰到銷售的全過程都遵循了雞肉生物化學的自然變化規律,在適宜溫度下有序地完成,并一直處于后熟階段,“在這個階段,雞肉內的蛋白質將分解成較多的肽類、氨基酸及具有鮮味的核苷酸,營養物質更容易吸收”。
旁邊另一家販賣生鮮雞的李小姐在接受采訪時則表示,生鮮雞市場剛剛起步,消費者處在嘗試習慣階段。正因如此,供應商更應該在品種和樣式上尋求多樣化,適應不同的消費群體。目前,生鮮雞供應商提供的生鮮雞品種有限,樣式單一,所以也需要進行改進。她建議供應商可依據不同雞類品種、不同雞肉部位,按斤生產,以適應不同消費者的各種需求。
試點市場“零封”禽流感病毒檢出率
生鮮雞與活雞的口味之爭在短期內還難有定論,不過廣州生鮮雞試點推廣對市場的改善已經體現出來。盡管不少檔主對于生鮮雞的市場仍然抱有疑慮,但在談到周邊環境的改善時還是十分認同的。“原來**做下來,渾身潮乎乎的,確實不舒服。雞毛、雞糞也都堆著,臭烘烘的。現在換上冰柜了,檔口確實干凈了不少。”一位檔主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她自己也算過一筆賬,這次檔口改造花了她不少錢,但也幫助她省掉了一些成本,“現在都不用再雇人來幫忙殺雞了,也不用照看在檔口過夜的活雞了,其實也輕松了一些。”另一家轉型售賣生鮮雞的檔主也表示,不用再穿厚重的防水鞋和防水手套,也確實讓他們舒服不少。就連周邊做生意的檔主也笑著說,沒有了雞毛、雞糞、污水還有臭味的侵擾,他們做生意的環境也改善很多。
廣州市食安辦主任趙南先此前就曾披露,保守估算,越秀、荔灣試點區域原來活禽檔口產生的活禽宰殺垃圾多達2000噸/年,而現在的生鮮家禽檔口基本不再產生垃圾。而走訪專家更表示,這項舉措對公共衛生的貢獻可圈可點。“廣州市自5月4日起在部分地區開展生鮮上市后,市場環境監測結果顯示,禽流感病毒污染一下子降到了0%,市場中禽流感病毒污染水平顯著下降。”
廣東省疾控中心首席專家、傳染病預防控制所所長何劍鋒向記者介紹道,5月1日到3日之間,有關部門在越秀區各肉菜市場監測了270多份樣本,其中市場檢出核酸陽性樣本的比例高達60%。而在荔灣區,同期監測了152 0173 3840份樣本,其中監測到核酸陽性樣本的市場占比也達到50%,“核酸陽性就說明這些樣品中帶有禽流感病毒。傳統肉菜市場中竟然如此高概率地檢測到流感病毒,充分說明了此前活禽售賣模式對公共衛生的挑戰。從疫病防控的角度出發,我也認為,生鮮雞的售賣應該成為一種趨勢”。對此,不少人都鼓勵轉型生鮮售賣的檔主要堅持下去,并多多向周邊市民推介生鮮雞。廣州市更表示,對試點地區市場及檔主的補貼方案已經上報,其數額將高達數千萬元,這筆錢將用于補貼這些積*投入“轉型”當中的從業人員。
南方日報記者 鐘嘯
見習記者 彭琳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