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全國**個辣椒雜交品種“早豐1號”,連續多年栽培面積占全省70%的“蘇蜜1號”西瓜,享譽華東的“蘇椒5號”辣椒、“春豐”甘藍……近日,記者從江蘇省農業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江蘇農科院)獲悉,該院蔬菜研究所(以下簡稱蔬菜所),累計育成省級以上審鑒定品種220個,蔬菜品種與技術覆蓋全省65個縣市蔬菜主產區。
??“新時代,飯碗里有飯了,還要有菜才能吃得更好更香,吃得更有味道、更加健康。”江蘇農科院副院長孫洪武告訴記者,消費需求迭代正在驅動蔬菜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格局發生新變化,“一村一品、一鄉一特、一縣一業”讓人們的飯桌對新奇特異蔬菜品種有了更多期待。
??破解種子要靠“別人”的尷尬
??近年來,我國蔬菜種植面積穩定在3億畝左右,年產量在7億噸以上,年銷售量占世界總量的50%。作為蔬菜生產與消費大省的江蘇,2018年蔬菜播種面積2152 0173 3840.7萬畝,蔬菜總產量5625.1萬噸。
??過去,我國許多蔬菜品種都是從國外引進,打破蔬菜種子種苗依靠“別人”的尷尬局面,成為全國農業科研單位的重要攻關任務。
??針對華東和江蘇市場的需求,蔬菜所確立了育種主攻方向,重點開展辣椒、番茄、茄子、西甜瓜等近30種蔬菜作物的遺傳育種、栽培技術研究及科技服務工作。建所40年來,一大批優良蔬菜成果和高效栽培技術,大大推動了江蘇乃至全國蔬菜產業的發展。該所誕生了我國**個辣椒雜交品種——早豐1號;蘇椒5號則備受種植者和消費者追捧,成為上世紀90年代主栽品種。近年來,科研人員加緊開展辣椒抗疫病和病毒病候選基因克隆及功能驗證工作,為抗病育種加碼助力。
??作為我國*早開展番茄抗病育種的單位之一,江蘇農科院在上世紀70年代牽頭完成全國番茄病毒種類鑒定及分布研究,隨后成功育成蘇抗1-9號番茄,相關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等多個獎項。
??新型栽培模式告別靠天吃飯
??在加強品種選育的同時,配套栽培技術也成為研究熱點。蔬菜栽培研究專家沈善銅介紹,江蘇農科院研發出江淮地區大棚蔬菜高效栽培與綜合利用、營養液無土栽培等技術,在生產上得到廣泛推廣。近年來,在蔬菜設施栽培、無土栽培及設施農業規劃設計、蔬菜高效精準LED光質光譜研究及蔬菜超高產營養機理研究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大進展。
??蔬菜種植有了科研助力,菜農再也不用靠天吃飯。
??“科技服務與科技創新是我們工作的兩大主線。2003年,蔬菜所成立了江蘇省江蔬種苗科技有限公司,2005年,蔬菜所又在院知識產權平臺上,以轉讓品種權、合作開發等形式從事科技成果轉化,協助種子企業繁種與技術服務?!笔卟怂L王偉明介紹說。
??成果轉化是走向生產、服務生產的必由之路。如今,蔬菜所已在蘇州、宿遷、無錫等地共建產業研究院5個,為地方專項、特色蔬菜產業發展提供服務。
??2018年1月,鹽城響水縣與江蘇農科院共同成立了江蘇**西藍花產業研究院,目前,已推廣試種新品種60余個,推廣新技術8項,大大提高了西蘭花種植的科技含量和產品附加值,為響水西蘭花供應國內各地市場,輸送海外市場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持。
??智能機械讓種植省時省力
??過去,科研人員為提高產量,在育種技術上苦下功夫;如今,“省時”“省力”成為了蔬菜培育的新命題。
??“前幾年國內蔬菜產業非常興旺,因為當時勞動力成本比較低,如今人工成本上漲后,競爭力大大降低。因此,急需推廣蔬菜產業的機械化與智能化,研制出適合國內種植條件的農業機械。”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長張友軍認為,江蘇農科院在蔬菜產業機械化方面已進行了有益探索與逐步推廣。
??專家表示,蔬菜機械化水平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多學科結合支撐。經濟適用的裝備技術、完備先進的園區規劃、方便作業的棚室內設施結構、簡化規范的栽培技術、因地制宜的農具選擇、完整統一的質量作業要求等,都是蔬菜產業實現機械化需要考慮的問題。
??2019年10月,江蘇農科院裝備所承擔的“設施蔬菜生產關鍵技術與裝備配套技術研發”通過驗收。這一在淮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內實施的項目,讓人們感受在蔬菜培育中,機械化幾乎貫穿了全過程。(作者: 張曄 ? 季天宇)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