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在不久的將來,兒童中藥將是中藥產業當中一支不可忽視、不可或缺的主力軍。超過五億規模的戰略大產品必將越來越多。”這是在日前召開的首屆岐黃論壇上,中藥專家達成的共識。但是,基于不少因素的阻礙,兒童中成藥用藥目前比較混亂,專家認為啟動針對毒副反應、不良反應的研究的兒童中成藥用藥再研究刻不容緩。
三大因素阻礙兒童中醫藥發展
據悉,國家藥品標準功能主治項中含有兒童、小兒、兒等字樣的品種共有374個。這意味該藥品兒童可以使用或者是兒童專用藥品,約占中成藥品種總數的5%,其中以兒童、小兒、兒、嬰等字樣作為藥品名稱的品種152 0173 3840個,即意味著部分品種為兒科專用藥品,約占涉兒中成藥的50%。
“兒童≠小大人、兒童用藥≠成人藥的減量。”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連達指出,目前很多人都將此畫上了等號。
據他介紹,兒童生長發育、功能不完善,兒童藥物體內過程不同,吸收、利用、分解、代謝、排出、藥物代謝動力學等,與成人不同。兒童藥物的毒副作用、不良反應與成人不全相同,但造成耳聾、和造血、肝、腎功能的影響甚于成人。因此,兒童用藥的劑型、規格需特殊考慮。
中國中藥協會副會長張世臣告訴記者,目前三大因素阻礙了兒童中醫藥發展。一是大多數兒科中藥產品說明書臨床應用功能主治定位不清;二是成人轉兒科產品缺乏兒童專有的用法用量及不良反應警示;三是多數產品說明書仍停留在“不良反應、使用禁忌等尚不明確的階段”。
兒童用藥者應慎用毒性藥材
中藥專家宋民憲介紹,兒科中成藥丸劑82個、散劑72個、顆粒劑61個、片劑41個、口服液35個、糖尿劑34個、膠囊劑18個、口服膏劑7個、注射劑6個。可含有毒性藥材的中成藥共有130個,占品種總數的34.75%;含有2味或2味以上毒性藥材的中成藥共有59個,所占比例為15.77%。
在藥品標準中沒有公布處方藥物和劑量、或者不能根據藥品標準計算出每一個制劑單位劑量的涉兒中成藥有117個品種,占總數的31。未標明年齡段服用劑量的品種有116個,占涉兒中成藥總數的31%,有年齡段的也無規律可言。
“*關鍵的是,兒童中成藥中很多含有毒性藥材,而這些成分的不良反應現在還說不清楚。”天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院長馬融告訴記者《藥典》中兒科中成藥含朱砂、雄黃、何首烏、檳榔的品種44個,朱砂的使用頻次*高。多集中在鎮驚、息風、消積、補益等方面,如治療小兒驚風、癲癇、積滯、遺尿、腦癱等。
天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用量統計,2012年,生何首烏用383.5公斤,檳榔用428.6公斤,朱砂用6.18公斤。而2013年由于中藥毒性成分被媒體關注后,引起了醫生對不良反應的高度關注,該醫院前五個月用量以朱砂減少*多,僅為0.9公斤。
“我們應該優化老藥處方,去除朱砂含量高等藥物。比如同仁堂的王氏保赤散和七珍丸。”他認為,由于對毒性藥材的不良反應研究不清楚,謹慎使用毒性藥材應該引起兒童用藥者的重視。另一方面兒童含毒性中藥材中成藥研究已經刻不容緩了。
未來研發重點包括毒副作用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兒科主任王俊宏一口氣道破了目前兒童用藥的現狀。0-14歲兒童藥僅占16.6%、3500多種藥物制劑中兒童用藥不足2%、90%的藥品沒有兒童裝、102種中成藥只有1個兒童專用品種、6000多個藥廠中只有10余家專門生產兒童用藥、產品中涵蓋兒童用藥的企業也只有30余家。
“ 而醫生走在非法執業的邊緣———50%兒童用藥超說明。”他說,造成這些狀況的原因有,藥廠不關注兒童用藥研發。兒童用藥市場需求在500億元左右,可市場不穩定,廠家不愿意貿然投資。
出于倫理問題,招募兒童臨床試驗人員非常難。兒童藥物試驗經驗不足,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高。在我國,2006年參加國家A D R監測的兒童醫院報告的相關數據,兒童服藥不良反應發生率達12.9%,其中新生兒達24.4%,成人僅6.9%。
此外,研發成本急劇上升,可缺乏政策支持。但是,很多專家都表示,兒童用藥目前也有發展的機遇,國家食藥總局開始支持兒童仿制藥的發展。藥品企業可在四方面有所作為:一是開發適于不同年齡段兒童使用的劑型和規格的藥品;二是創新藥申報時一并申報兒童劑型和規格;三是開發針對兒童特殊疾病、罕見病研究的創新藥;四是申請仿制藥的兒童用規格和劑型。
李連達認為,毒副反應是未來兒科中成藥研發的重點。此外,還可包括,兒童特有疾病、特殊用藥的研發;兒童常見病、多發病,選用兒童特點的新藥研究及老藥二次研究;兒童用藥的劑量、次數、療程的研究;兒童用藥的安全性研究,常見毒副作用,對生長發育及遠期預后有重要影響的毒副作用及后遺癥等的預防和治療的研究。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下一篇《煮飯防溢三法》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