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原標題:不戴口罩手套 “赤手空拳”操作,外賣廚房衛生狀況堪憂
如今,手機點外賣已經成了很多人享受美食的**,不少外賣廚房緊跟這一趨勢,轉變經營思路,取消堂食,將檔口全部做成外賣后廚,僅供外賣取餐。
記者連日來暗訪時發現,有些外賣廚房從業人員除了不按規定戴口罩、手套外,還“赤手空拳”切熟食、拌熟食,甚至有人收錢后,不洗手直接操作,衛生狀況堪憂。
現場1員工接觸食品不戴口罩手套
純外賣模式隔絕了商家與消費者的直接接觸,也弱化了他們時刻保持衛生整潔的自覺。
4月28日,記者對木塔巷、下水巷等部分外賣廚房店進行了暗訪。記者統計發現,20多個商家中店員僅有6人戴了口罩,2人戴了手套,19人穿圍裙,3人戴發網,有的店員戴口罩不戴手套,有的只戴手套,不少店員絲毫未察覺到自己的違規操作行為。
記者注意到,除了不按規定戴口罩、手套外,個別店內員工的衛生習慣也讓人一言難盡。在記者隱蔽拍攝的視頻中,廚師一邊光著膀子炒菜,一邊說話,口水四濺。
木塔巷是城區做外賣比較集中的一條飲食街。據記者蹲守觀察,這20多家外賣廚房中只有幾個員工在備餐時戴著口罩,許多店員在烹飪或打包時大聲交談,佩戴手套的員工寥寥無幾,而且都集中在“燒烤”等需要上手接觸油膩食材的外賣廚房。
在一家名叫“大碗小碗刀削炸醬面”的外賣廚房外,記者目睹了員工徒手抓燒烤料進行燒烤,食品烤熟后,直接用手放進餐盒中,讓外賣員帶走。
現場2垃圾桶上架菜盆
記者來到木塔巷美食城,看到幾乎每家商鋪廚房門口都有一個透明玻璃做的圍擋,里面堆放著不少紙箱子。
在一家廚房里靠近門口的地面上,記者看到一個裝滿饅頭的大塑料袋。在另一家廚房,記者看到冰箱前放著一個不到一米高的垃圾桶,桶上架著一個鐵盆,里面裝了半盆辣椒,看上去已經清洗過了,盆下的垃圾桶上套著一個泛著油光、邊緣還沾著白色液體的黑色塑料袋。廚房的地面滿是水漬,上面還散落著不少菜葉。
美食城里有一家麻辣燙店,店外過道堆放著不少未拆封的蔬菜,幾袋已經削皮的土豆和沒削皮的土豆摞著擺在門口。美食城衛生間門口的一側地面上,放著幾個方形塑料盆,一個盆里正泡著粉條,讓人看了很不舒服。記者看見一男子從廁所出來,一邊甩著手上的水,一邊從擺放的物品中穿過。
記者發現,這家美食城的廚房操作人員大多沒有穿工作服,都身著日常便服。記者在其中一家廚房看到,一名中年男子從外面抽完煙回來,直接進了廚房,也沒換衣服和圍裙就站在操作臺上開始忙活起來。
商家口罩和手套是每個從業人員的“必須品”
張掖路一家熟食店的老板稱,熟食是直接入口的,所以作為從業人員更應該規范操作。戴口罩和手套是必須的,這是對消費者的健康負責,也是從事餐飲行業所必須的自覺性。
木塔巷一家快餐店老板表示,員工衛生一定要注意,做到勤洗手、勤換工作服。操作食品時,一定要佩戴口罩和手套,讓每一位顧客吃上放心、安全的食物,做餐飲就是在做良心。
監管部門沒有強制性法律法規只能按操作規范勸導
5月8日,記者來到城關區臨夏路市場監管所。
該所所長陳立稱,根據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要求,**,從業人員應在食品安全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第二,從業人員應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不得留長指甲、涂指甲油、佩戴手鏈、手串等;第三,專用操作區內,從事其他加工制作的從業人員,宜佩戴清潔口罩,其他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從業人員宜佩戴清潔口罩。
陳所長強調說,針對從業者如何做、如何遵守以及是否必須佩戴口罩、手套等沒有強制性的法律法規,只有行業操作規范,所以在平時的工作中,執法人員在遇到沒有佩戴口罩和手套的從業人員時,會對對不規范的行為進行勸導,同時要求商鋪負責人強化內部管理,加強自查自糾,提高其主體責任意識。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