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今年以來,一個名為“必果水果”的微信公眾號,逐漸在杭州濱江區域內的寫字樓和社區住戶中火了起來。這家以O2O為主要銷售模式的微商,用水果產品優良的質量,平易的價格,以及快速及時的配送,贏得了以辦公室白領為主人群的青睞。
水果生鮮,被業界認為是電商*后一片尚未飽和的市場,擁有上萬億元份額的市場潛力。近年來,水果電商也是各路資金涌入的主要領域之一,不光天天果園、本來生活、沱沱工社等“先行者”們不斷融資,不惜重金建立全產業鏈,以搶占市場份額;年輕創業者們也躍躍欲試加入,嘗試自己的商業模式,試圖開疆辟土;就連順豐快遞等看似與水果生鮮毫不相干的企業,也捧著熱錢試水水果電商想要分得一杯羹……
“生鮮電商價格戰是貼著成本在打”,業內人士表示,事實上,被巨量資金熱捧的水果電商行業仍獲利者寥寥,“燒錢”模式能走多遠尚不得而知。
杭州年輕創業者試水水果電商
“必果水果”于去年8月上線,核心團隊都是“90后”,包括兩名浙江大學的在讀研究生,和一位媒體人。
成立短短半年多時間,“必果水果”已經擁有數萬粉絲量,日均訂單量達到了幾百單,日均營業額達數萬元?!氨毓钡膭摿⒄?、CEO劉浩所學專業是廣電工程,而現在卻做了“水果生意”,對此他卻不以為然:“北大學生能賣豬肉,我們為什么不能賣水果?”
劉浩說,目前一個“四二一家庭(指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四人,父母親二人和一個獨生子女構成的家庭)”的年水果消費達到了2000元左右。業內估算杭州每年水果消費市場規模達到50億-60億元。
“杭州作為準一線城市,有多個商圈和大量寫字樓,其中年輕白領,尤其是女性對精致的水果餐有大量潛在需求,而目前這個市場還沒有太多競爭者進入,對我們來說是巨大的機會?!?/p>
“必果水果”的團隊利用自己的專業技術能力,自主開發了針對消費者、配送人員、理貨人員等多個客戶端進行統籌調度管理,直接從勾莊水果批發市場進貨,并建立了自己倉存體系,每天配送3次。
“消費者進入我們的平臺后,就能方便快捷地選水果、查訂單,對于配送人員來說,一有訂單生成,手機信息將**時間提示訂單詳情、配送路線,以及購買記錄、果品簡單介紹,簽收后,還能從顧客那獲取真實直觀的評價。”
在濱江的大部分區域的社區和寫字樓,用戶下單之后,“必果”基本上能做到1-2小時內配送上門,并且價格比水果實體店便宜10%-30%。除了“必果水果”,浙江外國語學院在校生曲春旭和幾位同學,在今年2月份上線了水果微店和電商網站“微果匯”。
依托于學生消費群體的購買力,“微果匯”在學生宿舍樓中設立了“自提點”,有效地解決了水果配送中的時效和成本問題。
其實劉浩和曲春旭還不是杭州**批涉足水果微商的大學生創業者,丁蘭生活網的“85”后CEO錢進,依托于網站幾十萬的日均流量,去年上半年就建立了全市**個網上農貿市場“菜丁蘭”,在丁蘭街道范圍內,通過線上下單、實體農貿市場配送的模式售賣蔬菜水果等生鮮產品。
水果電商大佬加大“燒錢”力度
2012年,中國生鮮水果正式邁進電商元年。此后,水果電商銷售額幾乎每年都以倍增速度迅猛發展。天天果園、本來生活、沱沱工社等一大批垂直生鮮電商橫空出世,優質水果成了*大的賣點。
其間也出現了很多營銷大獲成功的案例,比如,遠的有美國前駐華大使駱家輝通過天貓網站推廣車厘子大獲成功,近的有褚橙在“本來生活網”的運作下大賣,紅*一時,也讓褚時健這位年逾古稀的“創業者”東山再起。
盡管這幾年間不乏有出局者,但絲毫不能阻擋“熱錢”不斷涌入這個行業的腳步。不久之前,前華為榮耀總裁劉江峰宣布其創立的生鮮電商Dmall在沒有Logo的情況下,已獲得IDG(國際知名投資機構)等1億美元天使投資。
而京東則宣布投資千萬美元,戰略入股水果電商天天果園。按照劉江峰的預期,Dmall的目標是5年實現盈利。
不光是創立伊始就定位電商領域的企業,很多實體水果門店也都開始打造自己的電商平臺。
比如杭州本土的鮮豐水果,從2009年開始就逐步布局電子商務渠道。截至目前,已建立起“鮮豐”官網、天貓旗艦店、微商城等多個電商銷售服務渠道,在杭州、上海、紹興等長三角地區,有“鮮豐”門店的地方,就可實現線上訂單,線下配送。
鮮豐在康橋打造了1萬平方米的大型冷鮮庫,以此依托成立電商配送中心。這樣一來,全冷鏈配送的半徑,將會擴大到以杭州為中心的100公里范圍。
水果電商普遍遭遇盈利難題
盡管各路資本前仆后繼進入水果電商領域,但這個看似風生水起的市場卻面臨著盈利的普遍性難題。天天果園2014年業績顯示,其全年銷售額突破5億元,比上一年增長了152 0173 3840%,預計今年的銷售額還將增長一倍以上。
不過,天天果園的市場負責人陳嘉杰接受媒體采訪時卻表示,“天天果園目前還沒有盈利,短期盈利并不是主要目標”。事實上,目前還沒有一家國內大型水果電商聲稱已全面盈利,經營虧損者仍是這個行業現狀。
知名自媒體人,新農堂堂主鐘文彬向記者分析說,互聯網行業講求的是輕資產運作,賺快錢,但是水果生鮮產品的特殊性決定了需要“重資產、全產業鏈”的模式來運作。
“比如要解決保鮮問題、快捷配送問題,這就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建立倉儲、物流配送體系,目前大的生鮮電商一般都是‘上下游’產業鏈一起做,處于‘負重前行’的狀態?!?/p>
此外,水果電商要在與線下實體連鎖店競爭中占據先機,必須要在價格上體現出優勢,但是“重資產”運行讓他們在“價格戰”中難有優勢。
“目前水果電商行業的毛利率約20%左右,除去人工、包裝、物流費用,實際利潤率在10%以下。”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價格戰進一步壓縮了利潤空間。
細分領域或是水果電商未來空間
作為后來進入者,“必果水果”的運營總監楊曉飛表示,水果電商大佬們目前的商業模式并不值得他們效仿。
因此,他們在創立伊始就將市場定位在濱江的寫字樓和社區,而不是整個杭州地區乃至更大范圍,“這一方面是因為我們初創型企業資金實力有限,另一方面,我們更希望做細分人群市場,而不是‘高大全’的模式?!?/p>
“必果水果”也曾自己搭建過物流配送體系,但終因為成本過高而放棄,轉而外包給專業的物流公司來做。他認為這雖然會增加水果配送環節中的不可控性,但能把資金投入平臺開發、營銷等其他方面,而且區域市場半徑小,也把配送外包之后的風險降低了。
據了解,“必果水果”原先準備尋找一筆產業資本,做自己的APP平臺。但CEO劉浩告訴記者,APP開發完成后,他們卻準備暫緩上線,“上線自己平臺后資金壓力肯定會非常大,在目前的狀況下,我們還是盡量保持輕資產運作?!?/p>
新農堂堂主鐘文彬說,對于水果電商們“燒錢”結束*終誰能勝出,他的看法關鍵是誰能拿到更有競爭力的產品、做*好的品控和抓住消費者?!罢f到底就是誰能把產業上下游中的貨源、質量和營銷做到**,看誰能堅持到*后?!?/p>
此外,他很看好資金量有限的大學生創業者,通過微信這個平臺來做水果電商,“微商的生態目前已經逐步成熟,而他們有著很好的用戶體驗,輕資產運作方式可以規避風險,不過他們的項目要持久下去,還是需要以區別于他人的產品來贏取市場,比如通過‘新農堂’這樣的項目對接平臺,可以用更低的成本從原產地尋找更好的貨源,否則他們很難在與社區水果門店的競爭中勝出。”
(每日商報 記者:汪琦)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下一篇《最適合做湯的魚》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