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訪談嘉賓:
中國奶業協會秘書長:谷繼承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教授:李勝利
農業部奶制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北京)副主任:李松勵
君樂寶乳業奶粉事業部總經理:劉森淼
⒈奶業走出低谷了嗎?
假奶粉事件雖屬點狀散發個案,但對整個行業是個警示
乳制品進口量同比下降,占液態奶市場比例很低,但占國內干乳制品市場比例偏高
國產嬰幼兒奶粉市場占比逐步提升,2015年已達53%
記者:2008年嬰幼兒奶粉事件到現在已經8年了,國產奶業還沒走出陰影,消費者“海外背奶”現象依然不斷,這次又發生假冒品牌嬰幼兒奶粉案,怎么看這一現象?
李勝利:此次發生的上海假奶粉事件,是一個點上暴露出的問題,與之前的嬰幼兒奶粉事件不同,那次是影響全行業的問題。社會對奶業的關注度高,一方面說明奶業還需要提振信心,另一方面也可以督促產業更加健康發展。
奶業鏈條長,哪一個環節不到位,都可能出問題;有時個別產品和地方出問題,也會對整個產業造成沖擊。中國奶業正經歷一個涅槃重生的過程,人們期待透明的生產、透明的監管,信心不是“強調”出來的,需要企業品質、行業自律和政府監管的合力。
劉森淼:每一次事件對行業都是一次警醒。此次的假奶粉事件是暴利驅使,一桶奶粉,生產成本只有幾十元,假冒知名品牌,就能賣100多元甚至幾百元。
記者:奶業面臨什么樣的形勢?進口奶在國內市場占多大比例?
谷繼承:當前中國奶業正經歷特殊時期,產量增速減緩。2014年,全國乳制品產量首次出現負增長;2015年扭轉負增長,產量達2782萬噸,同比增長4.6%;其中液態奶產量2521萬噸,同比增長4.72%。
2015年,我國乳制品(含嬰幼兒配方奶粉)進口152 0173 3840.7萬噸,同比下降7.6%。折合為原料奶約1200萬噸,占國內奶類產量的比例接近1/3。其中,進口液態奶46萬噸,占國內液態奶產量的1.8%,雖占比較低,但同比增幅44%,增長明顯且呈上升趨勢。干乳制品進口132.7萬噸,雖同比下降17.8%,但占國內干乳制品產量的50.8%,占比偏高。
劉森淼:2014年下半年開始,出現了一個可喜變化:國產嬰幼兒奶粉市場占比逐步提升。從數據看,2008年—2014年進口奶粉市場份額為55%—60%以上,國產奶粉只占40%左右,但2015年國產奶粉占比已達53%。這反映出消費者對國產奶粉的信心正在恢復。
⒉國產奶真的放心嗎?
乳品企業生產集中度提高,奶牛規模化養殖接近50%,機械化擠奶率達到90%
對嬰幼兒乳粉企業實行藥品等級的監管,“月月抽檢、月月發布”
奶制品抽檢合格率達99.5%,與進口奶安全性沒有明顯差異
記者:消費者*關心的還是國產奶的質量,到底能不能放心喝?
李松勵:2008年以后,我國乳制品質量明顯提高。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數據,2015年奶制品不合格率是0.5%,其他食品不合格率是3.2%,奶制品安全性可靠性比較高。
2013—2015年,我們對15個省份的近萬批次生鮮乳進行評估,從幾個關鍵指標來看,三聚氰胺:連續七年沒有發現三聚氰胺等違禁添加物,合格率保持在****。黃曲霉毒素M1:這是全球乳業普遍關注的指標,評估顯示,國產奶和進口奶差距不大。體細胞數:國產牛奶體細胞數平均值已經降到了51萬個/毫升(美國限量75萬,歐盟是40萬),一些優質牧場,該指標20萬—30萬個/毫升。
谷繼承:奶源是奶業生產的**車間。目前在生產環節,標準化、規模化程度大幅提高,存欄100頭以上的比例接近50%,比2008年提高30個百分點,加快建設奶源基地,2014年乳品企業自建和參股的奶源基地超過20%。
在收購環節,奶站數量大幅減少,機械化擠奶率達到90%,減少了奶源受污染風險;在加工環節,對嬰幼兒乳粉企業實行藥品等級的監管,淘汰了一批落后企業。
劉森淼:近年來,國家對奶業監管越來越嚴,2013年底出臺了新版嬰幼兒奶粉實施細則,可以說是史上*嚴,奶粉生產集中度進一步提高。現在對嬰幼兒奶粉生產實現“月月抽檢、月月發布”。
記者:國產奶和進口奶質量上有很大差距嗎?
李松勵:我們對23個城市的液態奶進行了評估,其中1/4的樣品是進口奶。結果表明,國產奶和進口奶在安全性方面沒有明顯差異。
部分進口液態奶保質期長達310天,且進口UHT(超高溫瞬時處理)滅菌奶的糠氨酸含量顯著高于國產UHT滅菌奶,存在過度加熱和添加復原乳的風險。因此,并不是說進口奶一定比國產奶質量高。
谷繼承:要知道,奶以越快的時間進入人體,人體吸收就越好。低溫巴氏鮮奶,從養殖到加工、物流、配送需要全程冷鏈,這是進口奶很難做到的。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