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 中新網北京5月17日電 轉基因是天使還是魔鬼?轉基因食品安不安全?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所長林敏研究員的回答是前者。他17日說,轉基因育種與傳統雜交育種在本質上是相同的,展望轉基因發展,其技術乃大勢所趨、產業則勢不可擋。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當天在北京舉行主題為“科學家的社會責任”學術報告會,林敏做《轉基因作物產業化及其安全性評價》報告時作上述表示。他說,實際上自然界轉基因現象隨處可見,而勞動人民在很早的時候就利用了這種轉基因現象――稱之為傳統雜交的方法來進行新品種培育。
林敏稱,轉基因育種是傳統雜交育種技術的延伸、發展和新的突破,它與傳統育種技術相同之處都是對基因進行轉移,不同之處是轉基因技術可以打破物種界限,實現更為精準、快速、可控的基因重組和轉移,使定向培育動植物新品種成為可能,在抗病蟲、抗逆、高產、優質等性狀改良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對緩解資源約束、保障糧食安全、保護生態環境、拓展農業功能等方面有巨大發展潛力。
轉基因技術發展可用兩句話來概括:一是人類有史以來發展*快的技術,全球轉基因作物面積每年增長基本都在10%;二是轉基因產業在爭論中飛速發展,全球轉基因作物規模化應用已逾14年,種植總面積達1.34億公頃,每年數億人群食用轉基因食品。
言及備受關注的轉基因食品安全問題,林敏強調,迄今尚未發生具有科學實證的轉基因食用和環境安全問題。投入市場的轉基因食品,都經過*嚴格的安全評價、*透徹的研究。“對未知事物,科學尚不能回答的一些東西,公眾有畏懼心理是可以理解的,科學家、管理部門和媒體要共同行動起來,消除公眾疑慮”。轉基因技術的發展目前還處于初級階段,如果有**轉基因技術廣泛應用于工業、農業、環保等領域,進入到尋常百姓家,公眾才能真正接受。
2006年,中國將“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列入國家16個重大科技專項,2009年農業部頒發一個玉米(資訊,行情)品種、兩個轉基因抗蟲水稻的安全證書。歷經多年的發展與積累,中國現已初步建成獨立的轉基因育種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體系,轉基因作物研發的整體水平**于發展中國家,水稻、棉花(資訊,行情)等轉基因作物的基礎與應用研究已形成特色優勢并進入國際前列。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