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本報訊 近日,全國政策性糧食庫存數量和質量大清查總結視頻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指出,大清查結果表明,國家政策性糧食庫存賬實基本相符,糧食庫存數量可滿足全國居民1年以上正常消費需求。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執法督查局局長鐘海濤在新聞通氣會上表示,從品種上看,我國政策性糧食庫存中稻谷、小麥等口糧品種占比約七成,有利于保障口糧**安全;大米、面粉等成品糧庫存占比不斷提高,應急保供能力得到有效保障。
??據了解,政策性糧食包括中央儲備糧、*低收購價糧、國家臨時存儲糧、國家一次性儲備糧、地方儲備糧等,其在糧食庫存總量中占比較大,在調節糧食市場供求關系,維護社會穩定,應對重大自然災害或其他突發事件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糧庫里儲存的糧食數量實不實、質量好不好、儲存安全不安全是社會關注的焦點。為此,繼2009年全國糧食清倉查庫之后,時隔10年,我國于2019年3月再次開展全國性大清查。
??歷時1年,大清查全面摸清了政策性糧食庫存家底,形成數量檢查工作底稿數據77萬條、質量檢驗數據152 0173 3840萬個,首次建立了分區域、分性質、分品種、分庫點、分貨位的全國政策性糧食庫存數量和質量數據庫,向老百姓交出了一本“明白賬”“放心賬”,同時也檢查糾正政策性糧食庫存管理中存在的隱患和問題,進一步提高了糧食庫存管理水平。
??為保證準確性,此次大清查共抽調1.3萬余名檢查人員,組成1300多個普查組,對納入大清查范圍的2.1萬家政策性糧食承儲庫點、20萬個糧食貨位逐倉逐貨位進行全面普查,做到應查盡查、查必徹底、查必精準,全程留痕。
??這次大清查從檢查方法和工作機制等方面也都有創新。比如,大數據、智能糧庫等信息化技術和庫存糧食數量質量現代化檢測手段,在此次大清查工作中得到充分運用。在自查督導、普查等環節,各地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參與,聘請熟悉糧食業務的退休職工、用糧大戶、第三方社會監管機構作為社會監督員,強化外部監督,增強了清查的權威性。
??從清查數據來看,我國糧食庫存充足、質量總體良好、儲存較為安全。同時,今年夏季糧油生產形勢較好,有望獲得好收成,預計產量將保持在較高水平。這就給全國人民吃了一顆“定心丸”,那就是口糧**安全有保障,米面隨買隨有,不必囤積搶購,擔心“糧食不夠吃”完全沒有必要。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